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0年磨一“技” 制革少污渍

  打造西部科技中心

  经过10余年攻关,川大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出的清洁制革技术达世界先进水平,使制革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60%~70%,原料皮的利用率从50%~60%增加到80%~90%。

  新成果减少制革污染

  “在全国20个污染较严重的行业中,皮革排在第五位。”川大轻纺与食品学院石碧教授介绍说,制革业耗水量巨大,而且处理和回收难度大,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料———每加工1吨皮革原材料,最终仅得到250千克成品革,排放出的固体废弃物却达500~600千克。这些废料多是采用深埋处理,不仅占用土地,污染环境,还是巨大的浪费。“制革产生的污染中,以硫化物、石灰和铬最为严重。现在我们研制出的无铬鞣制技术和不用硫化钠与石灰的脱毛技术,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据石教授介绍,川大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落户四川的第一个国家工程实验室。新方法能将固体废弃物制作成胶原材料,成为许多化工品的原材料,还能制作成吸附材料等环保材料,从而使制革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60%~70%,原料皮的利用率从50%~60%增加到80%~90%。

  10多年不知假期滋味

  “我们实验室的灯,都是要亮到晚上10点半以后。”石教授说,为尽快研究出这套技术,实验室的老师们已经“10多年不知道假期的滋味了”。目前,这套皮革清洁技术已在我国数十家皮革企业推广,包括成都数家皮革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已实现产值20多亿元,新增利税近2亿元。

  据悉,国家发改委和川大将在两年内共同投资4300万元,建成5500平方米的制革清洁技术实验基地,推动先进制革技术的研究和技术转移、辐射。预计在5年内,新技术会推广到全国50%的皮革企业。“我们还筹备在2009年建成一个先进的制鞋技术研究所,作为中国女鞋之都的成都将有‘近水楼台’之利。我们希望看到我国传统制革业的革新,摘掉污染环境的帽子。”本报记者 余文龙 实习生 胡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