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总建筑师挂帅 设计农民房屋

  关键词

  城乡规划

  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合理安排市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百姓故事

  “成都市灾后农村住房重建规划大会战,可能对于所有参与其中的规划编制设计机构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四川凯来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总建筑师潘登说,对于他所在的公司,同样如此。“因为农村房屋的规划设计,几乎没有先例可借鉴。”

  凯来公司的大多数客户是房地产开发商,做的都是城市里的规划和建筑设计。“乡村修房子,可能受到成本的限制,都是农民自己修建,好像没听说过还要规划设计。”这次在政府主导下的住房重建规划,包括了整个新型社区规划以及农房的建筑设计。

  公司参加大会战,潘登亲自挂帅,成立了专案小组。大多数时间花在了前期调研上。农房重建,自然要符合农村的特色,就要深入了解农民的需求;此外,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重建,不单单是房屋的修建,还要让与城市一致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都延伸到重建的新型社区内,让新型社区在重建中得到提升。潘登说:“那段时间里,工作量至少是以前的两倍,因为面临的问题有很多。”

  户型设计就是完全的创新。重灾区大多在山区,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当地农民在从事传统农业之余,发展观光是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手段。在户型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房间用途的灵活性,让农户在满足居住需求的同时还可以腾出空间经营农家乐等。在整个新型社区的规划中,还考虑到当地产业的发展。崇州街子镇高墩新型社区紧靠旅游环线,正是发展观光农业的好地方。这个社区的规划就非常巧妙,让环线上的游人隔湖望去,看到的是茂密的果树林,吸引其停下脚步。

  潘登说,虽然困难,不过整个团队在会战中得到了锻炼,也为公司开辟了全新的业务领域。“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财富。”

  其实,凯来公司面临的困难,正是几年前成都市规划局所面临的。“以前,规划局只管城市和部分县城规划,只有几百平方公里。”市规划局局长张樵说,2003年成都市开始推进城乡一体化,提出要做统筹城乡的规划并将之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时,大家都懵了。“过去我们做的都是城市规划,学的也是城市规划,农村规划该咋做?统筹城乡的规划又该咋做?”对于这个全新的课题,书本上没有理论,从来没有经验可学习,惟一的办法就是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完善。

  五年实践

  五年画出覆盖“全域成都”规划蓝图

  成都认为,科学的规划是科学发展和依法行政的基础。从2003年成都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伊始,科学的城乡规划就被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和基础位置。

  城乡规划管理实现“满覆盖”

  成都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分割”特点。按照“三个集中”理念,科学制定全域总体规划,成都率全国之先实施城乡规划变革,实现了规划编制的满覆盖。按照城镇群发展格局、走廊式城市形态、多中心布局结构,制定完善了中心城-新城-镇-中心村-聚居点五级城镇体系,即以中心城区为核心,14个县城发展形成中等城市,以306个乡镇为基础,发展形成新型小市镇,在乡村地区推动农民集中居住,形成600个左右的中心村和约3000个聚居点。同时,以城市发展战略为导向,区域总体规划为核心,控制性详规为基础,各类专业专项规划为纽带,形成了覆盖全市的总体规划、专业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的城乡规划体系。近年来,先后完成了《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修编;完成了区(市)县县域总体规划、县城重点镇及部分一般镇总体规划;编制了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完成了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等各类专业专项规划;全市重点镇以上城市建设用地(含工业集中发展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了100%。

  随着城乡规划管理机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成都市城乡规划管理实现了从城市到农村、从平面到空间、从管理到服务的“满覆盖”。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审批、属地管理、强化监督”的模式和“管两头、放中间”的原则,从2005年到2007年,成都市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改革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改革全市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的意见》,对全市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机制进行调整和加强。建立完善了市和区(市)县两级规划委员会,形成了政府组织、部门合作、专家咨询、公众参与、规委会决策的城乡规划决策机制。在中心城区设立5个规划分局,郊区(市)县成立规划管理局,推动规划管理审批重心下移,将主要的规划审批职能下放到区(市)县,推行建设项目规划审批属地管理,实行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统一受理和集中办理;实行城乡规划白皮书制度,完善重大规划公示和听证办法,明确规划公开的方式和内容;切实加强农村地区规划建设管理。在区域中心镇设置规划管理所,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定,规范了农村地区规划管理。同时,构建了全市统一的测绘管理体制,建立了全市统一的、覆盖全市域12390平方公里的成都统一平面坐标系统。

  切实执行科学的城乡规划

  必须切实执行科学的城乡规划,规划才能真正发挥基础和龙头作用。2005年,成都市组建了规划执法监督局和城乡规划督察专员办公室;2007年,又整合全市城乡规划监督资源,将城乡规划督察专员办公室与规划执法监督局合署办公。同时,建立完善了市、区(市)县、乡镇(街办)、村(社区)四级新增违法建设预防和查处体系,进一步强化了规划监督工作。同时,先后组织了外环路生态保护带、出入城主要通道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全市违法建设清理排查工作专项督查等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了规划的严格执行。

  汶川特大地震给成都市龙门山沿线的部分市(县)造成了重大损失。根据《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结合成都实际,将住房重建、基础设施重建、公共服务设施重建、产业发展和生态修复等11个方面的内容,综合纳入市域城镇体系规划、都江堰市城区重建规划、镇重建规划、农村重建规划和风景旅游区重建规划等五个部分进行统筹规划。成都市打破常规,创新工作方式,多方协调,广泛动员和组织国内外200多家规划编制设计机构,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办法为指导,开展了多次规划设计大会战。经数千名专业技术人员艰苦奋战,全市重建规划全部完成,并已按规划全面启动建设。

  深化改革

  围绕“统筹”下工夫

  访成都市规划局局长张樵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成都在规划方面已经有比较好的基础。

  “站在新起点上,成都要做的还有很多。”市规划局局长张樵说。

  首先是加强城市规划。统筹城乡规划,绝不意味着暂时放弃或者忽视城市规划。张樵表示,下一步在继续做好农村规划的同时,还要继续加强城镇规划的提档升级。过去城市规划缺乏特色,“千城一面”,同时城市的发展也缺乏完善的产业支撑规划和公共设施配套的规划。“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改善的地方。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建设一个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的城市。只有城镇、乡村两方面都得到提升,才能形成新型城乡形态。”在推进城市规划过程中,将借鉴过去农村规划中的一些经验,选取试点逐步铺开。

  “我们已经按照统筹城乡方向走了5年。我们要解决的已经不是方向问题,而是提升问题。”张樵认为,成都已经实现了城乡规划的满覆盖,然而“覆盖了”并不意味着“统筹了”,现在我们的差距主要在“统筹”二字上———这也就成为了未来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要在新型城乡模式上进一步探索,真正把城镇和农村统筹到一起来进行规划,争取探索出一套成都特色城乡统筹的规划模式。

  在这次灾后重建住房规划中,时间紧、任务重,采取了很多超常举措,也积累了经验。张樵说,例如在农村地区重建规划工作中,为紧密结合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和新农村建设,塑造新型城乡形态,成都市制定了《成都市农村地区规划建设技术导则》和《农村地区建筑布局和环境设计图集》,明确要求灾后重建要结合长远发展,立足当地实际,突出产业支撑,充分体现发展性;要结合自然地形地貌、民风民俗,塑造风貌特色,避免夹道建设,千村一面,务求多样性;要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优化生态环境,注重与环境的相融性;要求农村住房要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和标准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让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实现共享性。“四性”要求不仅适用于灾区的农村建设,还将在其他非灾区(市)县推广执行。

  本报记者 李娅 张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