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讲述昆仑站建设“秘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04:09  新晚报

  哈尔滨新闻网讯(李俊杰)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将于本月中旬到达南极中山站,然后,部分内陆队员将奔赴南极内陆,在冰盖的冰穹A地区建立昆仑站。按计划,明年1月下旬完成建站任务。

  曾两次赴南极参加科考的黑龙江测绘局极地测绘中心主任吴文会告诉记者,冰穹A位于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海拔4093米,空气稀薄,年平均温度接近-60℃,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但它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是“天然的实验室”。迄今为止,只有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等少数发达国家拥有内陆考察站,昆仑站位于冰穹A最高点西南方向约7.3公里处,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六座南极内陆站。

  据吴文会介绍,这次建设昆仑站将动用12辆雪地车运送600多吨物资到冰穹A。每个雪地车拉4至6个雪橇,整个车队长达两公里,如同一列火车。昆仑站近期目标是建成可供15至20人夏季科考的度夏站,再升级扩建为满足科考人员越冬的常年站。此次设计的昆仑站的主体建筑面积为近350平方米,设施一应俱全。

  南极到处是茫茫冰海,景观极为单调,在这里生活有与世隔绝的感觉。科考队员在这里至少要待上两个月,心理压力是最大的挑战。因此,昆仑站在设计上尽可能人性化,以此来弥补环境对人心理造成的影响。比如室内设计与家具多采用温暖、艳丽的色彩,同时,还设计了多功能活动室,作为会议室兼餐厅和队员们交流聊天的场所。昆仑站设有10间宿舍,每间虽然不足5平方米,只住两人,分上下铺,有可折叠工作台,有点儿像火车上的小包厢,但床更宽、更长,每个床头还有个供氧装置。为抵御低温,昆仑站主体结构全部采用耐低温的不锈钢,在-190℃时仍能正常使用。不锈钢结构和组合式工程舱外,则是复合夹芯的保温板。

  昆仑站建成后将依靠1280公里外的中山站作为保障基地,所有的物资必须靠内陆车队运输,单程大约需要18天的时间。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