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温州基因”应该如何变异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05:55  今日早报

  “温州基因”应该如何变异

  第二届“世界温州人大会”更注重创新、务实

  □本报驻温州记者 解亮

  这几天,走在温州大街小巷,有种过节的感觉,“世界温州人大会”这个词,目前在温州最为“扣人心弦”。前天,第二届世界温州人大会正式拉开大幕,1500多位“最聪明的温州人”纷纷回到故乡,他们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170多个城市,在当下世界金融风暴和制造业困局顿生之际,为这个民营经济“圣地”,探讨新一轮发展前景。

  联谊少了,论坛多了;观摩少了,推介多了;鼓呼少了,反思多了……正如开幕式上,加入“创新、实效”这样的字眼,经济“寒冬”中召开的世界温州人大会,或许更希望借此引燃未来发展的星火,力求为延续了30多年的“温州模式”,切切实实加上一个“新”字。

  市长为项目寻找“有缘人”

  前天下午,在第二届世界温州人大会投资项目推介会上,温州一下子推出了79个投资项目,投资额达260亿元。

  在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看来,这些投资项目,就好比温州集纳出的一份经济“大餐”,借着大会的召开,寻找“有缘人”。

  “在目前的经济‘寒冬’中,务实是最好的办会宗旨。以前的大会,注重联谊,这次却更注重吸引投资。”周德文说。

  推介会上,温州市市长赵一德特地向国内外温州乡贤,重点推介了3个“黄金区”——民营经济科技产业基地、滨江商务区、基础设施建设。

  在美国做旗杆和展示架生意的张武女士,笔记做得相当细致:“我们以前都是从宁波进口,这次打算在家乡找些商机。”

  一对在墨西哥做皮具生意的乐清夫妇,也不断打听相关投资机会,打算在温州寻找新的合作机会。

  “温州人在外有200多个商会,各地侨领掌握了大量的市场信息、销售渠道,可以为温州产品,提供很多实际帮助,让更多人关注温州产品。经济越困难,他们的支持作用,就越加明显。”周德文说。

  “温州基因”需要“变异”

  除了现实的经济“输液”,温州人也开始“反思”理念变革。

  前天下午2时30分,世界温州人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在成立仪式上,听到最多的声音,不是鼓呼以往成就,而是“反思”得失。与会者不约而同,期望将研究方向,直指“温州基因”如何“变异”。

  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张仁寿教授,在发表专家主题报告时,特别提到了“反思”。在他看来,温州人“敢为人先”的精神,在经济特殊变革时期,会带来巨大成绩,“请注意我说的是‘经济特殊变革时期’,所以并不意味着,永远都会一帆风顺。”

  张仁寿举了个例子:若干年前,温州和宁波的大学教育水平,基本上差不多。但如今不得不承认,无论从学校数量、学生人数、毛入学率,包括科研力量上,温州都落后了。

  张仁寿说,温州人需要让子女尽可能地进大学深造。在知识经济年代,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太密切了,只有吸引和培养更高层次的人力资本,才能维持经济发展。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博士、研究员王春光,抛出一个“尖锐”的问题:成立温州人研究中心,到底是夸耀温州过去30年的发展成绩,继续鼓呼“温州模式”的辉煌,还是应该着力探讨一下,温州的未来,究竟路在何方?

  温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余梅生,则特别提到,希望把该研究中心,建设成凝聚世界温州人、挖掘资源,进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源”和“助推器”。

  老百姓也在寻求商机

  这场经济“寒冬”中召开的大会,引来关注之重,早已注定。那么,与会嘉宾、企业家,还有普通老百姓们,到底都在关注什么呢?

  周德文说,嘉宾们除了关注乡情,希望能为“反哺”家乡献力,也看重回乡投资机会,其中更多偏向后者。

  上海温州商会会长杨介生的发言,多少印证了这样的推断:希望温州能投资建立一个世界温商总部,这个总部类似于开发区,远看像公园,近看像家园……

  温州本地企业家则更多希望这些“温州精英”,能提携他们,带来业务拓展和更多的市场信息、投资机会。

  在很多人看来,老百姓可能是大会期间,最为“惬意”的群体,大会就像节日。“其实不然,温州的老百姓,很多家中都有企业,如今面临困境,他们也会借此寻求商机。”周德文说。

  (1010901)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