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冰雪飞扬会有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06:44  哈尔滨日报

  今天,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倒计时100天之际,哈尔滨市各比赛场馆、场地纷纷进入临战状态,开始进行最后阶段的冲刺。

  为了更好地展现各场馆的准备情况,本报记者日前兵分三路,对各个比赛场地进行了实地踏察。在一些已经多次采访过的场馆,记者发现这些老场馆经过整修之后承接赛事能力大有提高,为迎接大冬会的到来,哈尔滨市将老场馆提格升级,场内设施按照大冬会的要求进行更新换代。在新建的场馆,记者发现了更多的能体现科学性、人性化的元素。为了迎接大冬会的到来,这些新建的体育场馆充分考虑大冬会的需要,同时,这批新建场馆在建设之初就为赛后使用提前做好了打算。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体育场馆不仅做好了比赛场地方面的建设,同时在辅助设施方面也下大力气进行建设。这些辅助设施能够让参赛的运动员们,比得方便、比得舒心,相信这也有利于他们创造出更好的成绩,为这届在哈尔滨举行的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增添一份又一份精彩。

  从今天开始,还有100天,精彩即将上演,让我们默默地倒数,热情地期待。

  各赛区场地设备全部就位

  大冬会所有冰上比赛将在哈尔滨市内举行。速度滑冰比赛将在黑龙江速滑馆进行,设有2500个座位;冰壶项目比赛将在黑龙江滑冰馆进行,可容纳4200人;花样滑冰项目比赛将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体育馆进行,设有10000个座位;女子冰球项目的比赛将在可容纳5500人的哈尔滨冰球馆进行,男子冰球项目的比赛在新建的哈尔滨体育学院大学生滑冰馆进行,设有2600个座位。上述冰上比赛场馆的维修和建设均已完成。短道速滑项目的比赛将在新建的哈尔滨理工大学滑冰馆进行,有坐席3800个。

  在亚布力滑雪场进行的高山滑雪比赛场地已经建设完成。滑降、超级大回转、大回转、回转等项目的比赛将分别在这里举行。越野滑雪比赛场地按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竞赛规则共有5条线路:短距离1条、2.5公里2条,3.75公里2条。同时在起终点区域附近设有裁判楼、打蜡房等服务设施。举行跳台滑雪比赛的K90跳台已进行试运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场地始建于1994年,并根据比赛要求重新进行了维修,新建的裁判楼工程和自由式滑雪争霸赛场地的建设也于10月份完工。

  单板滑雪和冬季两项比赛将在帽儿山滑雪场举行,用于比赛的单板平行大回转场地、争霸赛比赛场地、U池单板比赛、空中技巧比赛场地和冬季两项比赛场地均已建成。

  花样年华 会展中心体育馆

  承担项目:大冬会开闭幕式 花样滑冰

  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体育馆,拥有固定座位10603个(固定坐席8463个,伸缩式活动坐席2140个),场地使用面积3525平方米。场地地下铺有国际先进的冰面制冷系统,可以进行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等冰上比赛。场地两端各有一个LED彩色大屏幕,大冬会开闭幕式上,馆内观众将通过这里观看圣火点燃和熄灭的过程。

  举行冰上项目比赛时,冰面温度保持在零下6摄氏度,而观众席的温度将在20摄氏度,每个观众坐席下方都有中央空调的供暖系统,以使观众能够拥有一个舒适的观赛环境。赛场南北两侧各有6个出口,在比赛进行时将全部打开,供观众通行使用。赛场内还设有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和轮椅升降台,供残疾观众使用。

  除赛场外,体育馆内还设有运动员休息室11间、记者工作室5间、贵宾室4间、裁判员室4间、技术官员室3间、兴奋剂检测2间、医疗室1间以及一个能够同时容纳400人的新闻发布厅。按照国际大体联的要求,兴奋剂检测室和医疗室进行了重新安排和设置。各房间均配有闭路电视、电话和网络接口,其中,闭路电视将实时提供场内比赛的电视信号。为了给比赛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和休息环境,各房间还根据需要配备了饮水机、微波炉等设施。

  冰贵神速 黑龙江省滑冰馆

  承担项目:冰壶比赛

  冰壶是一项技巧运动,对冰面的要求较高,为此,黑龙江省滑冰馆用时3个月对场馆进行改造。

  省滑冰馆的温度会让选手和观众感到非常适宜。打开滑冰馆的大门时,一股暖意会扑面而来。运动员休息室的温度在24摄氏度左右。馆内所有的房间都是集中供热,室温可随时调控至需要的温度。在大冬会开幕式之前,所有运动员休息室内还将安装电视转播器材,这样,运动员们就可以边休息边观看隔壁场地赛事的进度。

  场地内的温度略低,但看台上仍然可以保持在20摄氏度,观众看起比赛来会很舒适。观众席共有座位近4000个,分别被红、黄、绿三色醒目地分隔开。改造后,冰场护栏板墙更换成铝合金框架和PVC板,加强了抗撞击能力。冰场护栏外的通道,也由过滑的大理石换成塑胶跑道。

  为了更好地进行赛后利用,改造后的滑冰馆并不是专业的冰壶馆,仍可进行常规的花样滑冰、冰球等项目的训练、比赛。今年年底时,还要将场地冰面重新处理,改成冰壶比赛的专用冰面。目前滑冰馆已从美国购入了专门处理U形冰面的扫冰机,改造冰面仅需一周时间。

  改造升级 黑龙江省速滑馆

  承担项目:速度滑冰

  黑龙江省速滑馆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268平方米,场馆长200.71米、宽104.64米,冰道面积5124平方米,馆内有坐席近2000个。该馆承办过世界杯速滑赛分站赛、亚洲速滑锦标赛等国际性速滑赛事。

  速滑馆还设有大小会议室、贵宾室、运动员休息室,以及裁判员、记者休息室、兴奋剂检测中心、浇冰车库、广播室、电视转播室、灯光控制室、通讯服务室、磨刀室等21个辅助房间,这些房间门上贴有中英文对照名称,但房间的具体安排还要等待大体联的最后确定。辅助房间内能召开小型会议及新闻发布会,比赛场内还设有电子计时记分系统及彩色大屏幕。

  大冬会召开之前,省速滑馆进行了全面改造,屋面防水、网架防腐、辅助胶跑道浇注等项目的施工逐一进行。

  随着大冬会比赛的日益临近,省速滑馆的改造工程已全面完工。

  据了解,本次工程建筑面积为22268平方米,共更换屋面板18000平方米。

  赛会计算机处理中心建设完成

  据了解,大冬会赛会的计算机处理中心已经建设完成,目前大冬会计算机处理和网络服务系统的建设进展非常顺利。

  根据国际大体联要求,与会人员报名注册软件编制与注册系统已经完成,各类人员的证件式样已通过组委会的审定,并呈报国际大体联。根据国际大体联关于国际大冬会的要求,赛会共设置5个制证中心。赛会主注册制证中心位于哈尔滨市黑龙江大学运动员村,两个分制证中心设在亚布力滑雪场和帽儿山滑雪场。贵宾制证中心设在哈尔滨华旗饭店即大冬会官方宾馆。媒体制证中心设在哈尔滨市内大冬会主媒体宾馆。

  赛会的各类报名注册软件已经编制完成,并与大冬会计算机处理系统相连接,各阶段和分项的报名注册已经或将录入,计算机处理系统为注册制证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和数据保证。

  各比赛场地的计时记分设备已经全部到货,并基本完成相应的安装,计时记分设备的检测将在近期全面完成。电子计时记分显示屏的设计制作按计划在10月底前全面完成。按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竞赛规则和本届大冬会的设项要求,12个大项和82个小项的比赛成绩处理软件和综合统计软件已编制完成,并在10月与各项目比赛场地的计时记分项目设备进行通讯连接和检测。计时、记分和成绩系统能够与现场电视直播有效兼容。

  在调试成功后,组委会将请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专家进行认定,并报国际大体联批准。同时,通过赛前的各项测试赛进行检验和调试,以确保大冬会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和服务系统的准确和可靠。

  赛会期间,大冬会组委会将在各运动员村指定宾馆、比赛场馆、新闻中心等设置赛会信息查询系统终端,为与会人员提供信息查询服务。

  亚洲雄风 亚布力滑雪场

  承担项目:高山滑雪 越野滑雪 北欧两项 跳台滑雪 自由式滑雪

  亚布力滑雪场始建于1980年,坐落在国家AAAA级亚布力旅游滑雪度假区,占地面积2255公顷,海拔1374.8米,每年雪期长达5个月之久。亚布力滑雪场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大锅盔山、二锅盔山、三锅盔山等相邻山峰形成的山形地势,是我国寒温带地区难得的能够建设国际标准滑雪场的区域。这里曾成功举办过第5、7、10、11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和第3届亚洲冬季运动会雪上项目比赛以及一系列国际比赛。亚布力滑雪场无论雪道、索道、造雪系统,还是各项配套服务设施,都处于国内各大滑雪场的领先地位。

  雪道 可承办国际A级赛事

  亚布力滑雪场,拥有符合国际比赛标准的滑雪场地。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K90跳台滑雪、U型池单板滑雪、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滑雪等场地已经得到国际相关组织的认证,具备承办国际A级赛事的能力,完全可以保证大冬会期间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

  据了解,亚布力滑雪场雪道总长度达50公里,建有高山滑雪、跳台滑雪、冬季两项、自由式滑雪、U型池单板滑雪和自由争霸赛滑雪比赛场地。无论是大冬会比赛场地,还是旅游滑雪场地,谈起雪道的平整度,是让亚布力滑雪场骄傲的事情。亚布力滑雪场的雪道平整度也颇有讲究,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不破坏雪道,每年夏天,滑雪场的工作人员都会在雪道上撒播草籽。

  除此之外,亚布力赛区所有滑雪比赛场地均在方圆5公里内,对于曾参加大冬会的运动员来讲,将是一次集享受性、舒适性、安全性为一体的比赛。

  索道 安全舒适空间宽敞

  亚布力滑雪场在原有索道基础上,又引进了国际最高品质的奥地利多贝玛亚公司的6人吊箱、4人吊椅混编索道和6人吊箱及固定抱索器双人吊椅索道。目前,雪场共有索道11条,全长10468米。其中奥地利产拖挂式6人吊箱索道1条,运力1000人/小时;奥地利产拖挂式6人箱椅混编索道1条,运力2400人/小时。奥地利产2人固定抱索器索道2条,至大锅盔运力650人/小时,至二锅盔运力350人/小时。日本产单人固定抱索器索道2条,运力200人/小时。国产双人固定抱索器索道5条,k125索道运力600人/小时,自由式空中技巧索道运力300人/小时,其他三条索道运力400人/小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奥地利多贝玛亚公司生产的6人吊箱与以往的索道运送系统不同,除全封闭外,吊箱外还配有滑雪板、单板滑雪板的存放插槽,做到人与滑雪器具分离。吊箱保温效果好,布绒的座椅、宽敞的空间,即使坐进6名体态健壮的外国运动员也不会感到拥挤、寒冷。

  造雪 雪质达到国际标准

  亚布力滑雪场造雪系统全线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造雪管线遍布整个雪道区域,增加了造雪速度,提高了造雪质量,延长了滑雪时间。大冬会期间,造雪机分时段造雪,厚度、松软度都会达到国际标准。

  在亚布力滑雪场的各个雪道上,每80米就有一个分水泵,只要将分水泵连接造雪机,其余的事情可全部交给计算机操作。由于亚布力冬天寒冷,分水管线全部置于地下并做保温处理。分水泵采用回水原理,当停止造雪时,造雪水源自动回归分水管线,从而避免分水泵内部结冰导致造雪系统瘫痪。

  亚布力滑雪场造雪线路全长11460米,按照国际雪联标准,具备在无自然降雪、气温在-3℃、湿度50%造雪240小时,造雪深度按场地区分分别达到0.3/0.5米,总造雪面积431800平方米,造雪量205690立方米,整个雪期造雪用水量400000立方米。

  交通 火车直通雪场腹地

  亚布力滑雪场交通便捷,独有公路、铁路专用线。单向双幅的高速公路及火车滑雪专用线直通滑雪场腹地,火车每天从哈尔滨朝发夕返。

  目前,通往亚布力滑雪场的火车运载能力达625人,全部为软座,每天往返哈尔滨、亚布力。在大冬会举办期间,火车的运行次数以及运载能力将视比赛情况增容。

  新冰上刃 哈体院滑冰馆

  承担项目:男子冰球

  哈尔滨体育学院滑冰馆始建于2006年10月,2007年9月主体设施完工,馆舍建筑面积12060平方米,场内看台可同时容纳2500人观看比赛。

  哈尔滨体育学院滑冰馆是为2009年哈尔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而建设的比赛馆,平时用于该院学生的冰上运动教学与训练。该设计在用地极为紧张的情况下,把比赛场地与训练场地叠合设计,使之成为国内首座双层冰面的滑冰馆。设计中最大限度地强化体育馆的功能,确保举办国际单项比赛的各项技术要求,同时适当兼顾场馆多功能使用要求。解决场地问题的同时,也达到了节能、节省设备投资的目的。馆内备有三台先进的浇冰车,可以在15分钟内完成场地冰面的修复、保养工作。

  除比赛场地之外,馆内还设有运动员休息室、兴奋剂检测中心、技术统计室、裁判员休息室、贵宾室、会议室和记者工作站等设施,以保证大冬会比赛的顺利进行。

  运动员村建设维修进展顺利

  大冬会3个运动员村的建设和维修进展顺利。其中,黑龙江大学运动员村的维修已基本完成,设施、备品的配套将在11月份全部完成。亚布力运动员村的新建和维修大部分已经完成,正在做进一步的完善,其余部分和设施、备品的配套也将在11月份完成。帽儿山运动员村新建公寓10月份完工,并着手进行设施和备品的配套工作。

  所有参加冰上项目比赛的运动员、官员和各参赛代表团团部设在黑龙江大学运动员村。运动员村除有运动员餐厅、运动员服务中心、注册制证中心外,还设有各种配套的服务设施。

  亚布力运动员分村设在亚布力滑雪场区域内,距哈尔滨市195公里,将主要接待参加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自由式滑雪、跳台和北欧两项比赛的各代表团运动员和官员。运动员村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均符合国际大体联的要求。

  帽儿山运动员分村坐落在帽儿山滑雪场区域内,距哈尔滨市区90公里,主要用于接待参加单板滑雪和冬季两项比赛的代表团、运动员和官员,公寓周围建筑内有较为配套的服务设施,完全可以满足赛会的需要。

  节能先行 哈理工大学体育活动中心

  承担项目:短道速滑

  哈尔滨理工大学体育活动中心始建于2005年10月,2008年4月主体建筑完工。体育中心由主馆、附馆、游泳馆三部分组成,大冬会的短道速滑比赛将在近10000平方米、能容纳2800名观众的主馆内举行。

  该场馆是集体育馆、游泳馆、训练馆、冰球馆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馆,可进行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短道速滑等多项体育比赛。馆内设有运动员休息室、会议厅、兴奋剂检测中心、电视转播中心、新闻发布厅、裁判员、官员休息室等设施与国际接轨,并在每个房间内都配有上网接口。馆内的灯光、音响均为当前国内最好的设备。场馆建设过程中考虑了哈尔滨市寒冷地区气候,使用了新型中空玻璃。此种玻璃解决了传统玻璃隔热性能与采光性能的矛盾,在拥有良好隔热性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采光性能,具有夏季隔热、冬天保温的性能,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旧貌新颜 哈尔滨冰球馆

  承担项目:女子冰球

  哈尔滨冰球馆位于哈尔滨市八区体育中心广场东侧,始建于1995年,十多年过去了,在现代化场馆不断涌现的今天,它不再起眼。不过,经过两年的改造,第24届哈尔滨大冬会的女子冰球比赛将在这里进行。

  场馆共有观众席5500个,座椅按东西南北四大方向分成四个颜色,比赛时,观众不管手持哪个位置的门票都可以快速、轻松地找到自己的坐位。新建的伪彩双基色大屏幕可以帮助观众了解场上的局势。场地四周都有加高的透明防护墙,在两个球门的后侧还加装了高至棚顶的防护网。

  该场馆人工制冷冰面为1830平方米,为迎接大冬会的召开,场馆更换了冰面制冷系统,新采用的是安全环保的乙二醇制冷。其优点是可以通过电脑控制冰面温度,根据不同比赛对冰面温度的要求,调节出需要的温度,改变冰面温度只需一个晚上的时间,而且整个冰面温度均匀。

  据了解,按照国际比赛要求,冰球比赛冰面温度应在-8℃至-9℃,比赛时,该馆的冰面会严格控制在这一温度区间。为了方便观众,赛时该馆将有14个卫生间向公众开放。馆内有运动员休息室9间,每个休息室内都有24个淡绿色的储柜式座椅,墙上装有衣架,可以供运动员更换服装休息使用。休息室内还配有一个小套间,里面是淋浴室和洗手间,淋浴室内共有6个浴头,比赛期间将全程提供热水。

  意大利雪场修整师服务大冬会

  按照大冬会所确定的培训工作方案,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高山滑雪、冬季两项、越野滑雪等5个雪上项目的裁判员和项目主管的培训已分别于7月至8月完成。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单板滑雪技术代表彼特先生、冬季两项技术代表乌巴多先生、越野滑雪技术代表托马斯先生、国际大体联自由式滑雪技术委员会主席罗克先生及高山滑雪专家卡尔先生等进行了培训讲座。

  跳台滑雪和北欧两项的裁判员培训已于10月14日至19日,请跳台滑雪技术委员会主席保罗先生和技术代表及助理盖特先生进行了培训。

  同时,已聘请国际计时记分系统团队为大冬会雪上7个项目进行全程服务,意大利滑雪协会已决定选派3名场地修整专家在大冬会期间担任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的追逐赛场地修整师为大冬会服务。大冬会12个比赛项目的专用词汇表已经翻译审定完成,将提供给赛会的技术人员、指定译员、随员和志愿者使用。

  根据国际大体联技术委员会的建议,已完成了各比赛场地平面图和断面草图的收集及技术数据的核对,编制了各项竞赛用图和各场馆交通示意图,大部分竞赛器材现已完成清点和安装调试。按要求新订购和新制作的器材将于11月底前全部到位,并完成安装调试。

  雪舞飞扬 帽儿山滑雪场

  承担项目:单板滑雪 冬季两项

  主辅设施完备

  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滑雪场(帽儿山滑雪场)建于2004年,总投资约1.8亿元,坐落在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镇,距哈尔滨市区88公里,占地面积26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建有高山滑雪场、滑雪教学训练基地和黑龙江省滑雪学校。建有初、中、高级雪道6条,总长度达6750余米。单板U型技巧场地两个,初级雪道宽度达130米,是全国最宽的初级雪道,高级雪道3条,相对落差300米,最大坡度40度,长度分别为1600米、1700米、1800米。设有脱挂式6人吊箱、4人吊椅混合快速索道1条;双人吊椅式索道1条;T把式拖牵式索道2条;拉杆拖牵式索道3条。冬季两项场地6条,雪道长度分别为5公里、2公里、2.5公里、3公里、3.3公里、4公里;越野场地6条,长度分别为1.5公里、2公里、2.5公里、3公里、4公里、5公里。

  附属设施包括靶场控制室、计时房、打蜡房、地下通道、观众席、停车场、气象站、记者席、官员及仲裁工作室等。附属设施已经基本完工。供电系统和造雪系统也建设完工;计时记分、官员工作室320平方米;运动员休息、打蜡室300平方米;观众席可容纳数千人;停车场3000平方米,附属设施完全可以满足大冬会参赛人员的需求。

  索道吊椅能加热挡风

  哈体院高山滑雪场索道是目前世界上第一条4人吊椅、6人吊箱混合式全自动脱挂索道,全长1360米,运量2400人/小时,运行速度5米/秒,全程运行时间278秒。该索道包含了当今世界上三大顶尖专利技术,即吊椅、吊箱混合运行技术、吊椅站内加热技术和吊椅全自动整体挡风罩技术。整个项目从签订合同到竣工只用了182天的时间,创造了国内大型索道从设计、生产、基础建设、安装调试到竣工时间最短的纪录。据帽儿山滑雪场工作人员介绍,拥有顶尖专利技术的高山滑雪场索道几乎是从冬奥会“移植”过来的,舒适性、运量能力可以达到冬奥会标准。

  辅助配套设施完备

  对于帽儿山赛区而言,不仅仅“移植”了冬奥会设施,在辅助配套设施方面还效仿了北京奥运会。

  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各个比赛场馆均投入了WIFI无线上网系统,无论文字记者还是摄影记者,只要携带有WIFI设备的笔记本电脑或者手机,就可以无线上网传输新闻稿件及图片。

  大冬会期间,帽儿山赛区也投入了WIFI系统,对于前来采访的国外新闻媒体记者来说,WIFI系统是一种享受式的采访。记者了解到,在帽儿山滑雪场顶端均设有节能环保的保暖房供参赛人员使用,保暖房内设有电源,并提供热饮,媒体记者可以在雪山顶的保暖房内一边观看比赛、一边撰写新闻消息。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金 淼 于勇澜 张世光

  本版图片:本报记者 杨 锐 刘玉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