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型教室”
期待新理念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07:17  解放日报

  闸北区彭浦新村幼儿园利用信息技术,把传统教室变成“剧场”;宝山区高境镇三小120平方米的教室,黑板可以搬着走,听课和活动有机融合……近来,沪上出现多种“新型教室”。专家建议,随着硬件设施的提升,教师育人新理念应更加到位。

  窗帘关紧,灯光熄灭,明亮的教室转眼变成一间小剧场。5日上午,彭浦新村幼儿园大班的多媒体教室中,一整面墙充当“幕布”,黑乎乎的森林背景中,传出一阵摩托车声和一只卡通小猪报案失窃的声音。谁是罪犯?小朋友们开始了一节课的“侦探之旅”……

  闸北区幼儿园推广多媒体互动技术后,不少教室变身类似的“故事剧场”。孩子们津津有味地扮演角色,观察力、判断力、合作能力等得到提升。

  而在高境镇第三小学,一二年级三合一的多功能教室,也颠覆了传统教室的面貌。校长吴凌凌介绍,学校由幼儿园改建而来,他在国外小学考察时发现,低年级的小朋友更适合玩中学、做中学,于是保留了原本120平方米的教室格局,划分为学习区、活动区和班主任的办公区。数学课上,花瓣形的课桌,可随意搬动组合成不同规模的小组。上语文课时,黑板架可自由移动,学生也可随手从“图书角”取阅相关书籍。老师们反映,教室格局的变化,使学习形式更加灵活,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部分校长坦言,办学质量的提升,仅依靠硬件还远远不够。以“剧场教室”和“多功能教室”为例,教师只有将封闭的、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变为开放式的、互动的教学过程,新型教室才真正有“用武之地”。


本报记者 李爱铭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