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网民将无网可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10:03  《小康》杂志

  在2008IP地址资源研讨会上披露的一个数字让所有人震惊:目前中国绝大部分网络均采用的IPv4地址已经 用掉80%,分配速度只剩830多天。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有效措施,那么两年后前仆后继的新网民将无法正常上网。

  ★采写/《小康》记者 孙晓青

  互联网的魅力不言而喻,超大的信息量、超快的更新速度、超猛的爆料、超广泛的沟通,让越来越多的人沉浸在这样 一个大千世界里。网络的功用有多大?很多人都会告诉你,生活里再也不能没有它。

  中国网民规模世界第一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很多业内人士都用爆炸性来形容。今年7月份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 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首次确认中国网民规模以2.53亿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

  这个通过敲击键盘和轻点鼠标的方式所赢得的“世界第一”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中国网民的力量,其影响更是让人们 不容小觑。华南虎照风波、山西黑煤窑事件、抗击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地震、奥运盛事……无论是对重大事件的评论和 参与,还是揭露黑幕,网民们都形成出足以左右事件结果的影响。

  网民的迅速增加让中国的互联网蓬勃发展。据报告中调查显示,网络音乐使用率达到了54.5%,用户高达2.1 4亿人,网络新闻的使用率为81.5%,而博客、个人空间及论坛的访问率也跻身到前十名,用户突破了1亿人大关。社交 类网络应用在中国呈兴起之势。

  百度CEO李彦宏在其博客中提及,中国互联网的创新以及中国经济真正受惠于互联网,要以互联网人口的规模为前 提。而现在,正是到了互联网发展的好时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此次调查中,网络新闻重新杀入应用前三甲,预示着商业价值将最先体 现在网络媒体和网络广告领域。这一结论也正好应了腾讯董事长兼CEO马化腾的观点。马化腾认为,中国互联网走上成熟阶 段的时候,网络广告的产业也随之发掘出来。一旦市场环境转冷,企业就需要做更加精准科学的网络广告投放评估,这对腾讯 来说都将是难得的机会。

  如果说业内人士更看重互联网经济的开发和应用,那么对普通网民来说互联网无所不能的实用性则是最大的吸引力。 记者随机采访了50位网民,应用网络娱乐休闲的达到100%,应用网络办公的占到80%,应用网络求职的占到46%, 应用网络投资的占到44%。几乎所有的网友表示网络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互联网IP地址数量告急?

  就在我们看到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喜人势头时,IPv4地址资源只剩下830多天的消息让人们的心中罩上一层 乌云。因为这意味着,大约到2010年时,如果不使用新的地址资源,新网民将无法正常上网,网络运营商的业务也无法拓 展。

  众所周之,互联网上的每台主机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就像是每个人的身份证一样,而其在以TCP/IP协议 为核心的当代互联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中各系统的识别和传输数据的路由主要是依靠IP地址。

  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是IPv4地址资源,而这一资源是有限的。中国近几年的互联网发展的速度让IPv4地址消 耗速度增快。据权威数据显示,从2006年12月开始,中国的IPv4地址数量年增长率均保持在30%以上。而正是这 样的分配速度,让IP地址数量出现了告急的状况。2008IP地址资源研讨会上披露出,全球所剩IPv4地址最迟将在 2010年前后耗尽,届时将没有新的IPv4地址可供分配。

  CNNIC的一名业务主管表示,IPv4地址耗尽问题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新问题,只是由于互联网经过十几年的 爆炸式增长,最近几年其紧迫性才凸现出来。“2008年6月的IPv4地址资源的人均拥有水平为6251个/万网民, 与2007年12月相比,网民万人拥有量减少了191个,这是网民数增长水平超过IPv4数量增长水平的缘故。而如果 地址资源耗竭无疑对中国互联网发展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

  也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认为尽管中国确实缺乏IPv4的资源,但短期而言并不需要为此而感到紧张。从软件上升 级改进IPv4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对此,该主管认为,目前确实有一些补救方法,“可以变长子网掩码(VLSM)技术以提高IP地址利用率,还可 以重新回收利用分配出去但未被使用的IP地址,甚至可以使用私有IP地址转换技术NAT以节省公用地址的使用,但NA T这种对互联网打补丁的方式本身会对互联网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当然这些方法都只起延缓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地址枯竭谁先受波及?

  中国的新增网民中除了传统的应用台式机和固定终端接入互联网外,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应用手机上网。只要上网,就 需要占有IP地址,手机上网也不例外。据统计,全国范围内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数已经达到7305万人,占全部网民数的 28.9%。

  在记者调查中,很多被调查者罗列了手机上网的好处。“简单易行,而且能够随时随地不受限制,此外,资费也不断 下调。”正是出于这些原因,这些被调查者和他们身边的人才逐渐选择了这一上网方式。有业内人士分析,手机上网正在成为 网络应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前景被市场普遍看好。

  新增网民中除了手机网民的部分外,占据最大的还有农村用户。据一份调查显示,在中国网民中,农村网民的比例日 益增多,去年全年农村网民的增长率达到127.7%,占到新增网民的4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奚国华副部长表示,要进 一步扩大农村信息网络覆盖,不断提高应用普及水平,为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享受信息通信技术与服务提供便利。可以预见,农 村用户的增长将掀起中国网民数量增长的新一轮浪潮。

  不难想象,一旦IP地址耗尽,将会首先影响到这些增速较快的网民们的正常上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专家表 示,这不仅是影响到正常上网的问题,而是会制约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网民同时在线规模受限,制约互联网新业务、新应用的 开放及规模性部署。此外,IP地址资源的紧缺与各国加速争抢形成恶性循环,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大型IT信息系统获 得IP地址的成本将越来越高,最终没有IPv4地址可用,成为产业规模的瓶颈。

  “一旦IP地址匮乏可能会迫使人们普遍使用私有地址或动态地址,这样会形成网络的单点故障点和性能瓶颈,影响 效率和稳定性。而私有地址也不是合法的,所以不能出现在公共网络,因此,视频、网络电话等功能将不可用。此外,这样做 还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管理难度增大。这些都是会出现的问题。”相关专家表示。

  IPv6地址打响规模战

  目前,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引起全球高度关注。由IPv4向IPv6过渡成为国内外广泛的共识,这被 看做是解决IPv4地址耗尽问题的根本途径。

  据业内人士介绍,IPv6的全称是“互联网协议第6版”,是国际权威互联网标准制定组织IETF制定的下一代 互联网核心协议。其地址是128位编码,能产生2的128次方个IP地址,地址资源极端丰富,可以有效解决IPv4地 址匮乏的问题。此外,在IPv6下,IP地址将可充分满足数字化生活的需要,不再需要地址的转换,可以提供更安全,更 为广阔的应用与服务。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经启动的项目包括了由中国工程院牵头,八部委联合实施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 NGI)、中科院的“IPv6网络关键技术及城域示范系统”、国家发改委的“下一代互联网中日IPv6合作项目”等。 这些计划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专家指出,2008年将成为各国向IPv6网络转换、过渡最为集中的一年。据数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9月 ,全球IPv6地址总计分配66290块,其中美国分得14729块,高居榜首。德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韩国等 紧随其后。

  IPv6在我国的推广程度仍然很低。我国大陆地区的申请目前只分得53块,处于全球第16位。业内人士指出, 与IPv4网络相比,目前IPv6网络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还没有进入到广泛部署实施阶段。IPv6产业链还 不完善,还处于产业发展的形成阶段,没有形成统一的全国性地址管理分配机制。

  相关互联网专家指出,目前各大网络运营商积极跟进IPv6研究,但基本还处于产业发展的形成阶段,没有进入广 泛部署实施阶段。中科院信息办有关专家表示,国家应制定行之有效的国家行动计划,有效组织协调,拿出过渡路线图和解决 方案,平稳过渡,将目前制约我国网络发展的各方面问题统筹解决。

  链接

  目前欧美日本等国家均已从国家战略层面上来应对IP地址耗尽的问题,着手实施向IPv6过渡的战略规划。最具 代表性的是美国和日本政府的过渡计划。虽然目前美国并不短缺IPv4地址,但仍然有很强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因而在向 IPv6过渡方面态度是很坚决和明确的,美国军方和政府都出台了相应政策来推进向IPv6的过渡。目前,美国申请的I Pv6地址位居世界第一。

  日本政府制定了“e-Japan”的战略,明确了IPv4向IPv6过渡的时间表和路线路,由于政府重视,企 业积极,故迄今日本在IPv6的研发和应用走在亚太各国乃至世界的前列,日本厂商在IPv6网络设备与信息家电中占有 很大优势。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