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肉票的尴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10:21  北京日报

  1972年“七一”,我把新媳妇接进了家门,与父母住在一起,1973年春节,小两口要回丈母娘家拜年,正月初二一早,我们就乘公交车出了门。

  当时我们夫妻俩都在中学教书,每月的工资加起来也才只有81元,一年省吃俭用直到过年才能添置一件像样的衣裳,可这过年的礼物绝不能太寒酸,于是,从吃的、穿的、用的几方面想下来,排列成:国光苹果5斤、布鞋一双、绵白糖2斤,父亲单位分的鲢鱼2条,加上50元钱。在今天看来这实在是拿不出手,可在当时的确算是很不错的了。当时吃肉是要凭票的,于是就把平时舍不得吃积攒下来的3份肉票带上,准备到街上肉铺里买3份票的排骨带回去,早一点出门,也是想早点到肉铺能买到稍微肥一点的排骨。

  可谁能想到,当我俩兴冲冲地来到肉铺前准备买肉时,却发现肉票找不到了——任凭我把随身带着的大包小包翻了个遍,还是没有找到,明明记得出门前我还特意从装有各类票证的饭盒里小心翼翼地撕下3份春节特供的肉票,可现在说啥也没有了。妻见我硬是找不到,原本欢喜的脸立刻气得通红,甚至连娘家都不想回了,我只得一边劝说一边赔不是。后来她干脆撇下我,一个人急匆匆地往娘家赶,我也只能拎着东西一路小跑跟着她,还要装作高高兴兴若无其事的样子。

  丈母娘用招待贵客的规矩单独给我添了一大碗排骨莲藕汆丸子汤,让我到隔壁去吃,妻和同来拜年的外甥们是无法享用的。说实话,我是有生以来第一次享受这种待遇,加之刚刚把可以买排骨用来煨汤的3份肉票给搞丢了,“触景生情”,刚刚缓和下来的内疚和自责恰恰又被这碗排骨汤给勾了出来。我是无论如何也吃不下去了。

  也许是妻进门时的模样有点不自然,也许是母亲对女儿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经母亲再三追问,妻还是把一早丢肉票,不能给母亲买来排骨的事说了出来。丈母娘听罢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小事一桩,不值得怄气,何况你们元旦前托人从河南买来的肉我已经腌好了腊肉,现在正可以吃一阵子,肉票的事千万不要再提了,就算是让别人拣到,也可以解解馋嘛!”可真是个开通的老人——过年丢肉票的尴尬就这样化解了。

  想想当年为肉票发愁的事,再看看今天超市菜场那肉案上堆满的各色肉食和肉制品,难怪今天的人们对以往围绕吃来过年的习俗已经感到厌倦——如今可不天天都在过年嘛!RJ206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