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家一揽子政策,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10:21  北京日报

  新华社记者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中国经济面临下滑风险的背景下,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十项强有力的扩大内需的举措,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9日晚间,在有关政策公布后的第一时间,新华社记者采访了一些经济学家、企业家和普通百姓。

  “中央的决策增强了我们对经济发展的信心”

  “这‘一揽子’有力政策令人振奋,极大增强了我们对经济发展的信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袁钢明表示,在当前我国经济面临国际国内诸多挑战的时候,出台这些政策正当其时。

  袁钢明认为,当前正在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之大,出人预料。“及时出台应对之策,将遏制经济下滑风险,有效维护经济、金融和资本市场的稳定。”

  国家税务总局科研所政策研究室主任张培森认为,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充分体现了财政政策的及时性和针对性。今年以来,财政政策已经灵活调整,这次提出更加明确了目标和方向,对保持经济增长的意义更加重大。

  “我看到这一重要消息后,印象最深的是‘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这16个字,这种表述令人振奋。”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说,这表明了政府实施这一系列政策的高效率和坚定决心,给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增强了信心。

  “必将有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财政部科研所白景明认为,财政和货币政策双双调整,充分体现出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对形势已经有了明确的判断,思路清晰,采取有力措施,把经济引到正常增长的轨道,确保经济不大起大落。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庄健认为,此次政策的出台,主要是出于对经济增长下滑过快的担心。这一系列政策将对经济增长起到较大的刺激作用。

  袁钢明认为,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说明货币政策已经完全转向。保持经济增长需要财政政策有所作为,但同时也需要货币政策适度放松,如今二者搭配使用,必将对经济平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企业发展有望获得更多动力”

  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张斌认为,这次提出的扩大内需十项措施中,备受关注的一个就是全面实行增值税转型。增值税转型有利于企业经营和利润的增加,此外,利润的增加也给企业发展带来更多动力,会给企业结构调整提供空间,并有利于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

  张培森认为,增值税改革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意味着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可以扩大企业投资,这是从投资的角度来扩大内需。

  “政策更加注重民生,让百姓的日子过得更踏实”

  “这次会议提出的扩大内需十项措施中,其中第一项就是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安居工程的建设,将对相关产业起到拉动作用,对保持经济增长作用重大。除此之外,最大的意义在于将给普通百姓带来好处。”张斌认为,我国过去对保障性住房的投入严重不足,很多低收入家庭住不起房,这项政策如能落到实处,将是有利于百姓利益的民生工程。

  “促经济增长,势必增加就业岗位。刚才我在新华网上看到我国扩大内需的十项政策,我想应该有助于增加就业。”在上海一家高新企业供职的李冰告诉记者,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肯定会对上下游相关行业带来拉动作用,一定会增加更多工作岗位。

  (据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