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网上身份信息核查服务暂停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10:21  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侯莎莎)上周五,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开放公民身份信息查询。此举一出立即引起争议,很多网友质疑涉嫌侵犯公民隐私。昨天记者登录查询服务中心网站时发现,该服务已于上周六被关闭。

  数百网友热议开放查询是否侵犯隐私

  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发布开放身份信息核查网上自助服务的当天,不少网友就发出了质疑。记者发现,在短短两天的时间里,网易论坛里《5元钱就能查身份证,公民隐私谁保障?》的文章,已有近300名网友跟帖。

  “只需要5元就可以查到一个人的年龄,最主要的是,那些查你信息的人不是警察,也不是你的朋友,而是其他的人。”网友李诺言认为,这样必然会泄露公民信息,“就单说身份证号码被泄露出去,就会给犯罪嫌疑人创造机会。”

  “假如你的姓名是冷僻字,也许一个陌生人,就可以通过正常渠道查询到你的家庭住址,想想也是一件非常让人担忧的事情。”网友七里飘香写道。

  系统维护服务暂停

  11月8日,记者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网站登录“在线服务自助”时,看到《关于网上自助身份信息核查服务暂停的通知》。“用户您好:因中心系统正在完善,暂停网上自助身份信息核查服务,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特此通知!”

  其实,针对公众关于泄露个人隐私的担忧,自一两年前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开始提供手机短信等形式的身份信息核查服务时就已出现。“身份查询中心”副主任陆素冰此前曾表示,从身份信息核查服务的定义和服务流程可以看出,此项服务仅对核查人主动发出的核查请求作出是否一致的应答,不提供其他任何信息。查询时必须同时输入被查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系统只显示“不一致”或“一致”并附带身份证上的照片。如果想通过姓名查询对应的公民身份证号码,或者通过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对应的姓名或其他信息是不可能的。早在去年3月18日,公安部就已针对广大群众对身份信息核查服务会不会涉及个人隐私的质疑,在中国政府网站发布了相关解释说明。

  不少网友经过网上的实际操作也已经发现实际情况确如陆素冰所言。“网上公开的资料很有限,就一张身份证上的信息,其他没有的!各位不需要担心!”“只要知道身份证号码就知道生日、性别和户口所在地,多的无非就是一张照片。”

  2年查出160万不实身份证件

  据新华社报道,假身份证作为罪犯通行的“名片”,已经渗透到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我国每年因假身份证造成的各种损失数以亿计。

  其实,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从2006年就已开始向社会提供身份查询服务。到目前为止,已为银行、金融监管机构、电子商务、公证等行业累计服务了4000余万条次。其中,有160万余人次身份证号码查询在核查时显示为“不一致”或“查无此号”。这在预防和减少假冒欺诈违法犯罪及其带来的经济损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网友shlhm1974提到,“现在假证太多了!我们公司以前招员工,有好几个卷款逃走,去报案结果还是假的身份证,现在找人都是先去查身份证真伪,假身份证的人当场都穿帮!”RJ173

  专家建议

  查询时最好不提供照片

  昨天,记者就此事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宗玉。王教授认为,公民身份信息查询这项服务并未侵犯公民隐私权。

  王教授说,查询人只有在已经知道被查询人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查询,因此,查询结果主要起验证证件真实性的作用。例如在雇佣保姆、招聘家教等情况下使用该查询功能,属于交易相对人主动透露了姓名和身份证信息以供验证。“如果一些汽车销售商、保险公司的客户登记信息流传出来,被不法分子利用,并以此从网上调出事主照片制造假身份证,查询服务中心是否也应负有责任?”对于记者的问题,王教授解答说,这种情形属于保险公司、汽车销售商等私自透露或出售了公民信息,应追究这些相对责任人的问题。但王教授同时也建议,查询服务中心如果在查询时只提供“一致”、“不一致”的验证服务,取消照片显示,则更加妥当,毕竟很多人不希望自己的照片被别人看到,即使是非常熟识的人。RJ173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