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非职业剧社点燃观众戏剧热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10:23  北京日报

  

非职业剧社点燃观众戏剧热情

  本报讯(记者李洋)昨晚,朝阳区文化馆“9剧场”里,一百多位年龄段各异、自掏腰包的观众挤在6排座椅上看话剧。实在没地儿坐的,就挤在舞台边沿,席地而看。由北京戏剧家协会、市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和朝阳区文化馆主办的“非非视线戏剧群英会”,这样的场面已连续出现3个晚上。非职业、非专业、非商业的民间戏剧社正在这里通过真诚的表演,点燃人们对戏剧的热情。

  整个周末,三里屯街道隔壁剧社的演员们连续演出3场自编话剧《死了都要爱》。该剧改编自电影《僵尸新娘》,但在表演中融入很多让人捧腹大笑的当代元素。小时候唱过的儿歌、《星球大战》的音乐、“我是希曼”的咒语、还有《北京欢迎你》等,把一个解读真爱的故事演绎得既紧张刺激,又温暖可爱。

  “隔壁剧社”的名字来源于赖声川话剧《暗恋桃花源》里的一句台词“隔壁剧社,什么人都有”。眼前的这个剧社真的是什么人都有。制作人兼编剧、导演、主演佩佩,是电视编剧,导演杨东兴是广播制作人,演员中有贸易职员、物理教师、图书编辑、图书公司职员、社区干部、文秘、学生以及退休在家的大叔。他们因为共同的爱好在去年初成立了这个剧社,又在今年初和三里屯街道一拍即合,有了固定的排演场地。

  在戏剧群英会第一轮演出(11月、12月)中亮相的7个剧社,大都有类似的“起家史”。虽然是非专业表演,但观众却有着胜过看专业表演的热情。演出结束后,观众冲上舞台和演员拥抱,甚至要联系方式的场面时有出现。观众张小姐说:“票价才20元,他们又是非专业的,我当然不会像看商演那么高要求。也正是因为知道他们是非专业的,才被他们的热情和能量感动,看他们演,我就想自己也上台试试。”张小姐的话引起很多观众的共鸣,大家都感到那些在学校里曾有过的舞台梦,那些年轻时曾有过的创作激情,被台上这些勇敢的人再次点燃。

  本周末,非非视线戏剧群英会将奉上北国剧社的《安妮日记》,据介绍,票已经卖的差不多了。甚至后面几个周末的演出中,有的场次已被热情观众整场包下,再送票给喜欢戏剧的朋友。RJ188

  图为三里屯街道隔壁剧社演出的《死了都要爱》。

  本报记者 方 非摄 RJ195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