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房工地上的通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11:23  南都周刊

  在擂鼓镇东面的茨沟村,一条公路把村子划成了两部分。一半处于新擂鼓镇重建的规划范围内,直到10月末仍保持着地震后的破坏原貌;而另一半属于传统的农村,农民们最早在8月就已经开始自建永久性住房。

  一户农房重建时间大概需要3个月左右,尽管第一个《北川住房灾后重建实施方案》早在7月20日就公布,大致的国家资助政策也已明晰,但大部分北川农民仍然在修缮旧房子,或者住帐篷。根据统计,北川农村需要重建住房23552户,加固维修15348户。但到9月底,累计开工大约8000多户,占1/4。从绵阳向北,经过安县到北川,越接近北川,农房重建情景就越少。

  “早一点建房,价格也便宜一些,” 茨沟村村民肖秀兰庆幸自己早在9月初就建房子。那时,每块新砖价格是0.4元,旧砖是0.14元,还得到二炮官兵的免费帮忙。“虽然比地震前建房还是贵了很多,但如果进入10月才开始建,造价会更高。”

  灾区农民重建住房的成本正在迅速上升。在10月底,北川临近江油与安昌的擂鼓、通口等镇,每块红砖的价格已涨到了0.65元以上,在交通不便的北川西部山区甚至超过了1元,而在地震前只需要0.3元,于是,在地震中承受了财产损失的灾民,还需要付出额外的高价重建家园。

  为了跟上灾区重建庞大的建材需求,在交通便利的擂鼓、通口等镇,当地政府与山东的对口援建单位在10月以来实施了补贴政策,对由统一购进的建材提供相当于价格1/4左右的补贴,今年每个农户提供16000-22000元的建房补贴,但对于北川城乡庞大的重建需要来说,这无异于杯水车薪。从各地运送到北川的高价非统购建材仍然供不应求。“如果能让农民分阶段分批自建房屋,或者情况会好得多,”在猫儿石村,一个来自江油的包工头向记者说。

  根据每户农房耗砖3万到5万块的建设量,如果北川3.6万个住房受损/倒塌的农户都开展住房重建,那样将消耗大约1.8亿块砖头。巨量的建筑规模引来了各种淘金者。

  进入11月,擂鼓镇就像一个巨大的工地,水泥厂等释放的粉尘与阴雨混合在一起,把城镇的上空染成了白茫茫的一片。来自江苏盐城的两个商人与当地人合作,在废墟里直接挖出建筑碎料,压缩制造售价3毛7分的免烧环保砖,尽管日产量有4万块,但完全供不应求。“很多修房子的一来就说要拉10万,我亲自上马都搬不过来。我们还要开设更多生产线。”砖厂的负责人对记者说。

  在北川各乡镇废墟与板房里张贴的新广告,大多是售卖水泥等建材。来自四川、山东等地生产商纷纷在此划地开生产线,以至于江油地区的砖厂在震后四个月后再无立项上马的空间。各种工厂的匆匆上马也造成了一些问题,譬如很多二手或质量不及格的机器只运作了一两天就出问题,以至于投资者与机械供应商的纠纷时而发生。

  除了建材厂商,各种施工队也在抬价,每平方米达到150-200元不等,这比震前高出了两三倍。为了节省工钱和应对相当于震前两倍的物价,农民自己动手修房子,几乎以最简陋的方式经营自己的震后生活。

  北川中心的南迁

  灾区高昂的物价,不但困扰着重建家园的北川人,连北川县级的干部们也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在北川干部董玉飞自杀事件发生后,全国各地的记者云集到北川,很多基层干部与记者的交流,对话往往就是从加工资开始。

  地震后,随着曲山旧县城的陷落,新的北川政府都搬到了安县的安昌镇,由于南迁的城镇人口太多,安县各城镇的房租都大幅上涨,平时1800元月租的两室一厅套房,在半年里逐步上升,达到了大城市的2500元的水平。“刚搬迁时,我们开始只能在办公室睡觉,现在很多人都跑出去租房子,普通的一居室都要1500元,而且特别难找。”北川县旅游文化局一名副局长说,“县里很多部门都搬到这里,把以前一点人气都没有的安昌完全带旺了。”

  如今的安昌镇,已完全看不到曾是安县县城的痕迹。镇上满街都是北川政府悬挂的标语与横幅,随处可见北川政府各行政机关,北川县工商局建在一个市场的二楼,旅游文化局则“藏”在新华书店后面。在安昌周边的板房安置点,还居住着近万名的北川人。

  记者采访过的所有北川官员都认为,包括安昌在内的两个原安县半镇区的辖地将成为北川的一部分,就只等中央的正式宣布而已。

  在过去,北川只有曲山与擂鼓两个一级城镇,而其他乡镇的居民数都在2000人以下。在5·12大地震里,曲山全城尽毁,逃出生天的接近3000名县城居民被安置在绵阳辖内的三个灾民板房安置点,从此擂鼓镇成为了最大的灾民的安置点,也成为了实际的北川中心,其板房超过6000套,在安置点聚集了接近1.8万名北川灾民。这里的板房区,山东济南的援建系统以最高的规格去建造,小学、诊疗所、沐浴间、厕所、厨房、健身广场以及绿化地一应俱全,其下水道设施还参考了城市的标准,而其他一些地方的板房区,有的连洗澡间都没有。

  在地震前,擂鼓镇是北川县的工业中心,有水泥、板材等工业存量。当地政府曾在震后争取擂鼓镇成为新北川县城的所在地,但由于擂鼓处于地震断裂带,这个方案最终被地质专家所否决。不过擂鼓在北川未来的纽带地位也极为重要,这里将是老北川山区与外界的连接点。

  实际上,在地震后,漩坪、禹里等川北乡镇的居民,就有安排或自发地大规模撤离到擂鼓以南的北川与安县地域。在重建北川计划中,北川县政府也倾向于将北川的中心南移。在10月下旬,北川第一次召开了震后的全体干部大会,提出了在安昌以南的板凳桥地区建造新县城的规划。

  “以后北川就是两个中心了,北部山区的人以擂鼓为中心,而聚集在安县的灾民则以安昌为中心。”长年在北川代理某全国品牌的商人丁晓乔已经嗅到了新商机,记者采访时,她正在擂鼓,着手把过去在北川中心城镇的生意恢复起来。

  在震后重返擂鼓镇的人,都会惊叹这个灾区中心的变化是如此迅速。由于有三年免工商续费及免税等优惠,很多当地人在板房门口做起了各种生意,从餐厅、发廊、麻辣烫到豆浆铺,一些灾民甚至成了收租者,每月以数百元价格出租板房或帐篷。山东援助单位的员工、军人、志愿者乃至记者成为商铺的常客,晚上的烧烤摊坐满了操着不同方言的人,尽管,大多数在灾难中遭受了物质和精神双重打击的灾民,还没重新过上夜生活的习惯。

  谋生与旅游业愿景

  在擂鼓镇胜利村村民何易喜眼中,北川的重建是一种人生的机遇。他的田地在地震后被改建成板房社区旁的大路,而他的身份也从农民转成了城镇居民,“突然间”有了购买社保的资格。

  没有土地去耕作,他尝试着在路边搭起两个帐篷,一个做小卖店,一个租给外地人,自己白天还到水泥厂上班。“如果擂鼓能成新北川县城就更好了,”他说,“人多就机会多,而且国家投这么多钱在这里,你难到就分不到哪怕亿分之一?”

  不过更多灾民——大部分是失去了家园的山区农民,或者被安置在其他灾民安置点的城镇灾民,他们并没有路段、资金等经营个体商业的基础,他们的收入仍依靠每个月300元(在10月后变成每个月200元)的救济金。没有在地震与泥石流中完全失去田地的农民,通常奔波在板房(帐篷)安置点与山区之间,照顾牲畜与庄稼。由于地震后的虫害与鼠害大幅度减少,亩产反而提高了一到三成。

  为了谋生,或者赚钱盖房子,很多北川灾民选择了出外打工。在过去,北川人多以农业为生,种植五谷及药材等作物,而在地震之后,数万失去土地,尤其被堰塞湖或塌方埋掉家园的灾民,甚至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则要重新开展自己的新生活。

  “从漩坪走出来之前,天天担心余震和洪水;出来以后,天天坐在这里,却不知道明天该怎么过。”在安昌的漩坪灾民安置点,37岁的王乐喜坐在板房里回忆着过去。上个月他穿过北川旧县城,发现有老乡在那里向参观者兜售北川地震前的照片,他也加入了这个淘金队伍。

  在众多的未来前景里,北川政府对旅游业情有独钟。为了实现“三年再造新北川”的目标,旅游业已被北川作为“先导与优势产业”来发展,以求刺激经济,创造就业。在县旅游文化部门的计划里,北川将投入197亿元去发展旅游业,把全国对北川的关注变成旅游的收益。这个资金规模,比山东三年内援建北川再造的资金规模还要高出一倍。地震博物馆、唐家山堰塞湖旅游区等项目已获得国家以10亿计的补助支持,而擂鼓镇将被建设为一个现代化的羌寨风格建筑群。

  不过北川在地震后被破坏的情况,使这些旅游业的愿景都有待时间考验。“确实北川受到了全中国的关注,领导、来宾、游客到这里都会去看看旧县城地震后的样子。不过现在最需要解决的是交通,目前从擂鼓向北的公路还没打通,山区里的路况也不好,如果不先把基础的东西弄好,把景点搞得再高规格、再漂亮也有局限。”原北川旅游文化局局长罗胜利说。

  北川文化旅游局纪检局长邓红,现在可算是北川最大的旅游业务员,刚到山东、韩国等地推广北川旅游。“我们现在提的就是‘在地震废墟上建旅游大县’,我们的核心旅游产品就是地震旅游。有些基层干部和群众会担心这样的投资规模并不符合实际,但旅游业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只能说三年内会恢复、建设好,若说收回投资,那是长远的打算。”

  无论如何,在“三年重建新北川”的口号下,北川,乃至北川人已经开始了农业转向工商业的第一步。盘踞在北川入口的猫儿石村,在省里的统一安排下,正被打造成高规格的“吉娜羌寨”。在政府的愿景与外来援助的推动下,北川人将面临更多的拆迁、迁徙、重建,其曾经悲痛、焦虑的人生,也必随之改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北川 重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