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方净土不干净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11:49  民主与法制时报

  在浙江理工大学基建处处长陈松树落网后,不仅带出了分管副校长夏金荣(副厅级),还牵出了隐藏极深的原校党委书记、时任浙江省政协委员的白同平。

  法院查明,陈松树在2000年至2005年负责学校基建工程期间,为施工单位及相关人员在工程承接、工程款结算等方面提供帮助,收受10名包工头贿赂款13万余元。这些工程包括学校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学生食堂、图书馆、运动场、游泳馆等。

  2008年10月27日,杭州市检察院在对59岁的夏金荣提起公诉时,指控其在分管基建工作及任下沙新校区建设招投标领导小组组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伙同浙江工程学院设计研究所原所长沈丁,于2002年至2005年间多次向房地产开发公司的高某等人索要干股、好处费。2005年1月,高某等人经与夏金荣、沈丁事先约定,将650万元汇入沈丁与夏金荣一亲戚开办的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陈松树被抓后,白同平惶恐不安,想方设法隐匿罪证,但为时已晚。

  据检察机关指控,白同平利用职务便利,在学校工程设计业务以及浙江工程学院设计研究所企业性质证明中,为沈丁谋取利益,先后4次以少付装修材料款、接受商品房首期付款等形式,由本人或者通过其子收受沈丁送的66万余元、欧元1000元以及价值1.6万余元的钻戒一枚。

  此外,白同平还为相关建设工程采购业务单位提供帮助,通过其家人收受业务经办人贿赂7万余元。

  2008年8月,陈松树被杭州市江干区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10月27日,涉嫌受贿、挪用公款和行贿的沈丁被提起公诉。而白同平的案件目前还在审理中。

  值得注意的是,落马的校领导,大都长期分管基建、采购工作,而教务处、基建处等重要岗位行政人员任职时间也相对较长。

  一方净土不干净了

  “教育系统是最应该干净的。”浙江省一位反贪检察官感慨道。他说,他在调查案情找那些涉贿老师谈话时,都把警车停得离学校远远的,然后才把老师叫出来,另找地方了解情况。“我是怕让孩子们看见,毕竟老师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崇高。”

  近年来,浙江省纪检、检察部门反商业贿赂风暴劲刮,而教育系统的反腐风暴是最令人关注和痛惜的。浙江省教育厅一位官员感慨道,“以前教育系统还是一方净土,是清水衙门,现在水也不清了。”

  一些具有学校特色的腐败在这方净土上开始肆虐。

  在教师调动、招生、设备采购等方面也都是一些有权者权力寻租的渠道。

  2005年,温州市龙湾区教育系统的一个腐败窝案是其中的典型。在这起窝案中,下至小学校长、上至教育局副局长,包括原温州市龙湾区教育局副局长潘庆明(兼任龙湾中学校长)、原龙湾区教育局基建财务科科长易会礼、原龙湾区教育局人事科科长朱芳弟、原龙湾中学总务处副主任叶龙、原瑶溪镇第一小学校长苏世清,均因涉嫌受贿而被提起公诉,他们的落马都栽在基建财务和人事方面。

  在龙湾区,所有的学校大到校舍建设小到课桌椅的购置,都需要直管部门教育局审批。因此每个审批环节的敛财使这5名不同层次的领导捆在了一起。

  在金钱面前,一些教育工作者的良知和道德溃败。浙江平湖市学生营养配餐中心供应着全市学生的营养午餐,中心原主任朱方祥是个有30年教龄的老教育工作者。但在他的带领下,书记、会计、出纳一起把黑手伸向了学生营养午餐。两年里,朱方祥等4人在学生营养午餐里贪污了12.5万元。

  在湖州市南浔区一所中心小学里,校长、副校长、书记、总务主任、教导主任合谋,把学生的代管费、搭伙费,制作校服和购买书本收取的回扣、公款私借产生的利息、镇里下拨的教育基建款、小卖部承包金及房屋出租金等收入,均打入“小金库”,然后瓜分。

  自2005年以来,杭州市西湖区检察院依法查处的辖区高校系统职务犯罪案件17件,涉及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等6所高等院校。在被依法判决的16人中,10人被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期,杭州下沙高教园区14所高校中有9所发案,江干区检察院共查处13个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4名高校干部落马,其中厅级干部两人,处级干部7人。

  而浙江省教育厅有关处室及其直属省教育发展中心多名官员也卷入其中,被撤职或判刑。

  肃贪整治措施正在实施

  “一些校长、教师法制观念淡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有少数人自恃是业务骨干,毫无约束。”2008年10月7日,浙江省教育厅纪委副书记陈金方在接受《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采访时痛心地说。

  浙江一位检察机关办案人员分析,高校在招生录取、校舍工程建设、设备物资采购等方面拥有的自主权越来越多,高校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但与之配套的法律规范、权力监督机制没有及时跟进,绝大多数高校尚未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科学管理体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对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导致“账外账”、私设“小金库”等现象普遍存在。这种对高校权力监督管理上存在的“失范”或称“反常态”现状,成为高校职务犯罪迅速增加的关键性制度原因。“教育系统贪腐者虽说学历较高,但其实大都是法盲,把收受贿赂视为潜规则。”

  浙江教育系统尤其是高校腐败案频发,引起了浙江省委书记的关注,并于近日作出批示。一系列的肃贪整治措施正在浙江省教育系统展开。浙江省教育厅为加强高校基本建设监管,今年专门发文,规定基建处主要负责人必须5年一轮岗,校领导、基建人员直系亲属不得参与本校招投标,包括对工程联系单、项目的审计、施工都作了明确规定。浙江省教育厅同时也建立诫勉谈话制度、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巡查制度以及高校领导干部廉政档案,规定每个厅领导负责指导和监督两至三所高校廉政建设。

  2008年9月8日,浙江省内的省、市、区三级检察长和浙江省各高校校长首次共同会诊高校腐败,商讨反腐对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