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武警安徽总队恪守科学发展观应对自然灾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14:16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11月10日电(中央台记者郭海涌 《人民武警报》记者许志天)日前,在武警部队举行的参谋长集训班上,安徽总队总队长夏鹤少将介绍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组织指挥抢险救灾的做法,引起与会人员的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该总队的成功实践,不但为当前部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供了生动教材,同时也为各级有效应对自然灾害提供了有益启示。

  

武警安徽总队恪守科学发展观应对自然灾害

  兵贵神速紧急出动

  

武警安徽总队恪守科学发展观应对自然灾害

  集中兵力克难攻坚

  

武警安徽总队恪守科学发展观应对自然灾害

  科学抢险勇堵(摄影 管涌)

  

武警安徽总队恪守科学发展观应对自然灾害

  领导带头率先垂范

  武警安徽总队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抢险救灾工作,取得骄人战绩。近年来,他们先后参加抗洪抢险、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矿难救援、山林扑火等各类重大抢险救灾战斗60多次,抢救转移群众28万多人,挽回经济损失140多亿元,不但完成任务十分圆满,而且部队自身无一伤亡。他们的出色表现,受到了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赞扬。在谈到他们的成功做法是,总队长夏鹤少将总结出六条经验体会。

  一是把听党指挥、忠诚使命落实到高标准做好处突准备上。安徽地处南北气候交汇带,是个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2000年以来,仅淮河流域就发生过4次重特大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严重损失。立足这一基本省情,该总队党委在学习胡主席“加强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建设,更好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的重要指示时,深刻认识到:听党指挥、忠诚使命,就要勇于在抢险救灾中打头阵、当先锋,充分发挥武警部队职能作用。针对自然灾害事发突然、情况紧急、危害严重的实际,他们把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扎实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切实提高部队快速反应能力的具体行动中。总队领导以对党和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带领所属各支队领导,会同地方水利、防汛部门,对全省1300多处重要河流、水库的险点险段逐一进行勘察,绘制兵地要志,收集水文地质资料,制订了抢险救灾预案。探索推行了“分层次系统训练法”,强化抢险救灾专业训练。每年都要组织船艇操作手集训,举行“江淮利剑”首长机关带实兵综合演练,着眼最难、最险任务设置情况,锤炼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还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充实了各类抢险救灾装备和物资。通过预有准备,使部队始终处于良好战备状态,确保了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最先反应、最快到达、最好处置,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二是遵循规律科学指挥,提高抢险救灾综合效益。总队党委深切感到,党的创新理论是应对自然灾害的科学指南,也是指导抢险救灾的根本遵循;要通过各级领导科学组织和正确指挥,让广大官兵真切感受到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实践威力。他们注重把科学发展观运用到抢险救灾的全过程,贯注落实到组织指挥战斗的每个环节。针对抢险救灾环境恶劣、任务艰险、情况复杂的实际,始终把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有机结合,切实做到“用兵讲科学、排险讲方法、救灾讲规程、攻坚讲战术”,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抢险救灾的军事、经济效益。在用兵上,他们遵循“就近用兵、量险用兵、梯次用兵、成建制用兵”的基本规律,把主要兵力投入到重点地区、关键部位,形成“保障重点、关照全局、相互呼应、快速高效”的科学部署;在险情处置上,坚持领导、专家和群众相结合,重大抢险战斗请专家现场指导,教育官兵严守操作规程、严格战场管理、严防盲目蛮干,避免因处置不当造成自身损失和引发次生、衍生灾害,切实提高抢险救灾效能。在协同配合上,坚持尊重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与军队、民兵等抢险救灾力量团结协作,形成整体合力。在2007年淮南花家湖抢险救灾战斗中,针对大堤出现大面积塌陷、开裂的危急情况,总队领导迅速调集上千名兵力重点防守,会同地方水利技术专家,对50多公里长的干堤逐段勘察,重点掌握险情性质、位置、湖面风速、堤防土质、厚度以及历史上曾发生溃堤的部位,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迎战第三次洪峰紧急处置预案》,明确了不同时段组织措施和兵力部署,区分白天、夜晚、台风、雷雨等不同天气环境下的10多种应对方法。部队严防死守20多个昼夜,确保大堤无一溃决、人员无一受损,被当地群众称为“奇迹”。

  三是立足全局统筹兼顾,实现“前方打胜仗、后方保平安”。针对部队多头作战、任务繁重的实际,这个总队领导在组织指挥上坚持统筹兼顾,一手抓抢险救灾指挥,一手抓固定目标执勤和临时性勤务组织,确保前方、后方工作“两不误”。2007年夏天,淮河流域发生自1954年以来流域性最大洪水,皖西、皖南山区又相继发生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面对严峻局面,总队党委立足全局精心谋划,对指挥力量进行合理分工,迅即成立1个基指和4个前指,组织4900多名兵力奔赴一线,同时派出3个工作组对部队正常执勤进行不间断检查督导。前方抗洪部队连续奋战31个昼夜,打赢50多个重大战役;后方执勤部队严密组织勤务,圆满完成20多起临时性勤务,同时确保了全省上百个固定执勤目标万无一失。

  四是持以人为本,激发部队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个总队领导深刻领悟科学发展观尊重科学、尊爱生命的本质要义,始终把以人为本作为指挥抢险救灾的重要原则,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确保参战官兵自身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针对抢险救灾现场险情迭出、难以预测的实际,他们对官兵采取了严密的安全防范措施。凡涉水、乘船作业都要求官兵穿救生衣,抢险现场设有观察哨、安全员,事先明确紧急避险路线,规定紧急避险信记号和撤离先后次序。各部队把预防车辆、淹亡、雷击、触电等事故作为重点突出出来,层层实行安全责任制,确保抢险救灾各个环节安全不出问题。针对抢险救灾战斗日晒雨淋、条件艰苦的实际,总队党委注重把关心爱护送到一线,想方设法搞好生活、医疗保障。各级政治机关深入官兵中开展宣传鼓动,及时宣扬先进典型,用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凝聚激励官兵。以人为本思想在组织指挥中的生动体现,极大激发了官兵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战斗精神。广大官兵面对艰难困苦英勇顽强、毫无怨言, 部队形成了持久强大的战斗力。

  五是领导干部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发挥良好示范效应。这个总队领导认为,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领导干部的模范行动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最有感召力的号令。他们在抢险救灾中,广泛开展了“党旗飘起来,党徽亮起来,领导干部形象树起来”活动,总队主要领导和广大师团职领导干部坚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与广大官兵同甘共苦、生死与共。哪里最危急,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前沿,他们就将指挥部开设到哪里。2008年8月,滁河大堤突发重大险情,危急关头,总队领导亲临一线靠前指挥,与战士们一起战恶浪、堵塌方,冒雨战斗30多个小时,终于排除了险情。事实证明,英勇善战的官才能带出英勇善战的部队,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就能在群众中产生广泛而积极的示范效应。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