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75期:浦东开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14:17  新京报

  总第75期“1990年5月3日上海市浦东开发办公室、上海市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挂牌”

  一日三十年——5月3日

  ●1986年“华航”货机事件获得圆满处理

  ●1988年国务院作出《关于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

  ●1990年浦东开发办公室和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挂牌。

  ●1990年江泽民作《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讲话

  ●1994年世界首创转基因水稻在安徽合肥市问世

  显示改革决心中央打出浦东“王牌”

  时间:1990年5月3日。

  镜头平移:一幢破旧的两层小楼。

  小楼的下层是仓库,阴暗、潮湿、散发着阵阵霉味。

  镜头推近:一个工作人员“为了遮丑”,拉过一块门板,把小楼下层的过道挡住。

  在小楼前面,两块白色的长方形木牌被郑重挂起。

  上面写着:上海市浦东开发办公室、上海市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

  这个“遮丑”的工作人员,就是挂牌的办公室的首位负责人沙麟。

  镜头拉开:一片黄浦江东岸的土地,5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部分是稻田、荒野和炊烟袅袅的村落。

  镜头甩动:2008年4月,一片宁静的阳光中,浦东新区度过“18岁的生日”。没有大型庆典、没有领导致词。

  原来的荒地上,是492米的中国大陆第一大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以及493家中外金融机构的华丽楼群。

  新区动机

  风波之后中央需要树立改革形象的“旗帜”

  邓小平:请上海的同志思考一下,能采取什么大动作,在国际上树立中国更加改革开放的旗帜。

  “80年代中期,浦西已经车水马龙,拥挤不堪。而一江之隔的浦东,还是稻田和荒野”。提起浦东开发之始,蒋慧 工难掩激动。18年前,他是浦东开发办投资处主要负责人,现任浦东新区政府办副主任。“纵观世界上跨江河的大城市,江 河两边都很繁华。上海要发展,需要拓展浦东”。

  开发浦东,最初是作为上海市政府的战略设想提出。

  蒋慧工记得,1984年之前,时任上海市长的汪道涵已提出“研究浦东开发”的问题。

  此后,江泽民任市长和书记后,上海成立了浦东开发研究小组,汪道涵担任总顾问。不过,“那时还是做一些研究性 的工作”。

  1986年前后,上海市把浦东开发的设想上报中央。

  提名叫“新区”。

  “当时中国习惯搞特区,而特区带有封闭性。有人提出在四面环水的崇明岛搞特区”,蒋慧工介绍,“上海觉得这样 不好搞”,浦东开发就一直停留在研究阶段。

  1989年的风波,意外地带给浦东一个机会。

  当时中国遭到国际制裁,改革开放面临挑战。“中央希望有一个举措,向世界表明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政策和步骤 都没有变”。蒋慧工说。

  据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回忆,1990年1月21日,邓小平到上海过春节。期间,他提出请上海的同志思考一下 ,能采取什么大动作,在国际上树立中国更加改革开放的旗帜。2月13日,邓小平返回北京。在前往火车站的途中,时任上 海市长的朱镕基谈到开发浦东,邓小平当即表示赞成。

  回京后,邓小平与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进行了长谈。

  在说到“改革开放要尽快加大力度”时,他加重了语气:“比如抓上海,就算一个大措施。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 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他还向中央领导同志提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问题,并明确指示由李鹏总理管浦东开发这件事。

  3月28日至4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等一班人,对浦东进行了专题调研,并迅速形成《关于上海浦东开发几 个问题的汇报提纲》。

  4月18日,李鹏在上海视察时宣布:中央和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 些经济特区的政策。

  1992年10月,十四大提出“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至此,开发浦东从上海市政府的想法上升为国家战略。

  经济之“坎”

  引入“土地批租”惹有关部门严词责难

  中央领导:这件事我观察了三年,看正反两方面的效果、影响。土地批租换来的资金不得了1991年2月18日, 大年初四,邓小平再次到上海过春节。浦东当时没有能够接待的酒店,只好请邓小平到浦西的新锦江饭店。

  在41层旋转餐厅,浦东新区规划图摆在眼前———这是李佳能在大年夜赶制出来的。他当时是浦东开发办副主任。

  据他回忆,小平站在规划图前,指着窗外依稀可见的浦江东岸,语重心长:“抓紧浦东开发开放,不要动摇,一直到 建成!”“这是小平事先给我们打预防针:开发浦东,肯定有多种阻力。”蒋慧工说:“开发浦东反对的人不多,但是有很多 人看着我们,一旦有风吹草动,就出来反对。”阻力随后到来。

  开发浦东最需要的是钱,当时的预算是需要8000亿。

  “这对于解放后大部分收入上缴中央的上海而言,根本就是天文数字。对浦东更是一道难迈的‘坎’。”李佳能说。

  中央有一些返税和贷款的优惠政策。但是更多的需要浦东自己想办法。

  据蒋慧工介绍,开发者们选择了“两手”:一只手在土地上做文章,引入“土地批租”的模式;另一只手从资本市场 上募集资金。

  “土地批租”就是把部分土地由农村集体所有转为国家所有和管理。财政进行一定投入后,再将之与各种资本结合, 逐步形成“土地吸附资金-资金提升土地价值-土地更多吸附资金-新区不动产升值”的循环。

  “土地买来卖去,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蒋慧工说。这一思路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各种诘难纷至沓来,有关部 门甚至严肃责问:浦东搞“土地批租”的理由是什么?有没有政策支撑?

  “当时压力非常大,困难特别多。”蒋慧工说。

  后来中央一位高层领导表态,“这件事我观察了三年,看正反两方面的效果、影响。土地批租换来的资金不得了。” 最高层同意了浦东的做法。

  蒋慧工说,现在1.7平方公里的小陆家嘴平均1平方公里可以产生150亿元GDP.“浦东发展,从来没有缺少 阻力”,蒋慧工总记得小平当年的嘱托,“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

  ……更多内容请看新京报

  □本报记者杨万国上海报道

  -新观察

  定义浦东要在“创新”

  浦东,是继深圳等老特区之后,中国改革突破重重障碍、再次起飞的见证。

  浦东的成功主要表现在经济上,但市场经济要发展,绝不仅仅是企业与金融机构数量上的增加。徒有其表的改革,无 法使改革成果制度化,使后人共享。市场国家的成功,无不是市场制度的成功,浦东也不会例外。

  浦东面临的挑战,来自于行政与规则,表现形式则是创新。

  浦东的行政改革,采用了“大部制”的模式。机构合并人员精简,自然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基础。但浦东的“大部 制”再往前走,很可能困难重重。如果从中央到市不进行相应的行政体制改革,浦东的改革很可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因为浦东没有僵化行政体制下部委一一对应的组织架构,将被倒逼回传统行政体制。

  以金融中心而论,层层审批的模式,使浦东的金融创新举步维艰,浦东有政府主导下的商业银行服务、债券市场、期 货市场,但缺乏为企业股权交易、股权融资的平台等,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的活力。

  为此,浦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进行大胆改革,法不禁止即可尝试。国务院批准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 显然为今天新一轮的闯关埋下了伏笔。

  上海必须发展现代服务业。香港的落地免签、自由港、外汇完全可自由兑换,上海也可争取尝试。但要争取到这些政 策,上海必须表现出足够的胆魄,改变目前大政府、大国企的形象,代之以大市场、大社会、小政府,进行自我改革,在改革 中积累足够多的经验,使各方对上海创立与遵守市场规则的能力重新认可。

  浦东十八年的改革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是突破陈规,摆脱上海金融中心的水泥城堡的幻觉,进行关键转折的 时候了。这也是中国发展的需要。

  浦东特区之特,需要新一代改革者以过大关的精神,才能给出新的定义。

  □叶檀

  温故知新

  “宁要浦西床不要浦东房”观念在变

  上海市民迁徙方向实现历史性转变。

  当地统计部门最新数据表明:自1990年4月18日中国政府宣布开发开放浦东迄今的两年多时间里,居住在上海 黄浦江以西的市民,已有两万余户约6万多人跨江东迁。这表明上海市民长期固守的“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 观念正在改变。

  长期以来,在上海人的心目中,浦西是城,浦东是乡,于是,“有女莫嫁浦东郎”,宁肯蜗居浦西而不愿过江东。

  开发开放浦东,使冷清的浦东一下子“热”了起来。以南浦大桥建成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市政工程建设,给浦东新区 面貌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黄浦江两岸的差别正在缩小,这是上海人口东迁的主要原因。

  目前,上海市人均住房面积6.5平方米,人均住房不足2.5平方米的特困户主要在浦西。迁往浦东,新配住房一 般人均在8平方米以上。“拥挤在浦西不如宽敞在浦东”,已成了市民的新的心态。

  权威人士分析说,未来10年,随着浦东开发速度的加快,浦西市民东迁将出现第一个高峰期,迁徙人口预计达60 万人。

  摘编自人民日报1992年8月15日电原题《“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观念正在改变。

  那时流行

  上海“永久”

  流行时代:20世纪八九十年代

  流行指数:★★★★☆

  上海永久自行车公司,始建于1940年,名为昌和制作所,是中国最早开办的自行车整车制造厂之一。

  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个厂开始生产“永久牌”自行车,1953年正式定名为“上海自行车厂”。1993年 4月,又改制为“上海永久自行车公司”。

  改革初期,自行车并不很普及。那时谁家能有一辆“永久”,是很令邻居朋友羡慕的事情。据报道,1978年农村 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因向国家超售万斤余粮而闻名全国的湖北农民杨小运,面对领导“想要什么”的提问,脱口 而出的就是“我想买一辆‘永久’”。

  进入80年代中期,自行车开始“流行”,中国也开始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永久”是其中的最知名品牌。

  据报道,截至2007年,该公司累计生产自行车6000万辆,为目前全国自行车市场占有量的八分之一,居全国 同行业之首。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永久”公司的发展并不是很顺利,曾连续三年亏损。现在的上海永久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注入 了新的民营企业的资金。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