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故意低价出租鱼塘之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15:02   央视《致富经》

  2008年11月7日,央视《致富经》播出《故意低价出租鱼塘之后》,以下为节目内容。

  2008年10月10号,记者在浙江省衢州市采访时,正好赶上浙江一家鲟鱼养殖公司在给场里的300多条母鲟鱼搬家。

  鲟鱼养殖场生产部经理 孟祥龙:“这个鱼太大了,人抓不起来,只能用拉网的方式。我们用的是普通网慢慢弄到一边。”

  记者:“多大一条?”

  鲟鱼养殖场生产部经理 孟祥龙:“大概两百多斤。”

  这些每条重达200多斤的鲟鱼已经饲养了7、8年时间,因为原先没有场地只能先暂养在湖南镇水库下游的土池里,记者采访时给鲟鱼新建的水池刚刚完工,于是他们就通过拉网的方式,让鲟鱼游到水库边上的水渠里,顺着水流游到水池的附近后再通过工人搬到水池里。

  记者:“这工作要做多久?”

  鲟鱼养殖场生产部经理 孟祥龙:“大月要两三天,很费力气。”

  记者:“一条多少钱?”

  鲟鱼养殖场生产部经理 孟祥龙:“如果这条鱼能繁殖出鱼苗的话一条鱼价值好几十万。”

  记者:“三百多条呢?”

  鲟鱼养殖场生产部经理 孟祥龙:“那就是价值连城了。”

  这些价值不菲的鲟鱼原本是在千岛湖安家落户,是一个养殖户把这些鲟鱼从千岛湖搬迁到衢州柯城区。这一搬不仅使这家养殖公司走出死鱼的困境,而且也带动了柯城区40多户村民养殖鲟鱼,每年创造上千万元的财富。引荐的这个人叫王益文,今年43岁,身高只有151厘米,别看他个子矮小,在衢州水产界可是一个名人。

  柯城区花园街道缸窑村村民 黎耀富:“这个人名气蛮大的。”

  柯城区花园街道缸窑村村民:“个子是比较矮,但是养鱼非常精。”

  这个在别人眼中评价很高的王益文,有着极其坎坷的人生经历。

  王益文的母亲 吴菊兰:“生的时候去叫医生,医生还没有到就生了,就生在地上了。”

  王益文的父亲 王满棠:“不知道是双胞胎,只有一件衣服,第二个生下来就被冻死了。”

  夭折的是王益文双胞胎的弟弟,体重只有3斤多重的王益文幸存了下来。

  王益文的父亲 王满棠:“我们没有的吃,营养好长得高,没有的吃就长不大的。”

  母亲奶水不足加上家里非常穷,王益文饱一顿饿一顿,从小就长得比同龄人矮小,同村的孩子见到王益文总要嘲讽讥笑他。

  王益文的父亲 王满棠:“就是讲他这么不会大,这么低这么矮,人家就叫他矮子斗。”

  王益文:“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一种自卑感在里面。”

  个子矮小的阴影一直笼罩着王益文,“矮子斗”的外号深深刺痛了他的心,这让王益文比同龄的孩子更懂事,从小就拼了命读书,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1984年王益文顺利考上了大学--浙江省水产学院。

  王益文的大学同学 徐成旺:“他当时方方面面,学习成绩在学校里都是很优秀的,出类拔萃的。”

  毕业后,王益文被分配到衢州国营鱼种场,不到三年的时间,年仅28岁的王益文就当上场长,这让不少同龄人都非常羡慕他。可好景不长,1995年,鱼种场因为水源污染,一夜之间,所有的鱼苗都死了。

  王益文:“一片白花花的,全部死了。等于一年的一股脑儿全部损失了。”

  死了足足60多万元的鱼苗,这让年纪轻轻的王益文有些措手不及,他想到如果这些亏损补不回来,鱼种场就可以面临解散的危险。于是王益文找到上级领导主动要求承担所有的损失。

  王益文:“让我3年时间搞停薪留职,让我这3年把60多万所欠的债务还上。当时心里没底,但是一种意志在支撑着,自己一定能行。”

  1998年,王益文向亲戚借了3万元在村里搞起了鱼苗养殖场,没日没夜地干。

  王益文:“经过第一年下来,我们也能拿到8万的销售额,当时除掉成本还有5万多的收益。”

  有了效益后,王益文又扩大了规模,三年下来就把鱼种场的60万元亏损还上了。2002年他正式辞了职。除了培育青鱼、武昌鱼等鱼苗,也开始尝试冷水鱼的养殖。

  2005年,听一位朋友说,位于千岛湖的一家鲟鱼养殖公司养的鲟鱼每年都要死掉一部分,接触过各种鱼类的王益文听说后很快知道了问题所在。

  王益文:“夏天水温很高,不太适合养殖鲟鱼,经常发病。”

  鲟鱼养殖最高的水温不能超过28度,千岛湖夏天的水温太高,鲟鱼经常发生死亡现象。

  记者:“当时死的量大不大?”

  鲟鱼养殖场技术部经理 刘海:“让大家感到很心疼,死的量很大。”

  记者:“比如说100条能死多少条?”

  鲟鱼养殖场技术部经理 刘海:“30多条。”

  记者:“都是多大的鱼死了?”

  鲟鱼养殖场技术部经理 刘海:“死的鱼都很大,四五十,七八十斤都有。我们心里很难过。”

  鲟鱼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体形大、寿命长、最古老的一种鱼类,适合生长的温度是18度到25度,国内也就1998年才开始人工养殖鲟鱼。这家养殖公司是专门养殖鲟鱼取鱼子生产鱼子酱的企业,七八十斤的鲟鱼一条价值好几万元,仅仅2004年这家公司就损失了300多万元,正当刘海和公司的几个高层领导发愁时,王益文找到刘海说:“有一个地方非常适合养鲟鱼。

  王益文:“他这个地方离我们场三四百米路,常年的水温最高不超过28度,最低不低于8.5度,所以这个温度很适合养鲟鱼。”

  王益文说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养殖场,位于湖南镇水库的下游,养殖场里引的就是水库的水,水温水质都非常适合养鲟鱼。王益文主动提出要把60亩鱼塘出租给刘海,当时刘海正在四处寻找基地搬迁,王益文的鱼塘给他们的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