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将萧克
文/章明
据说,解放军正步走的规范姿势,也是萧克将军亲自制定的
10月24日,萧克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随着他的辞世,解放军开国上将中,只剩下了104岁的吕正操。
萧克用一个世纪,抒写了不凡的人生。他既是同时参加过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和八一南昌起义的戎马将军,也是亲手创办新中国军队教育和训练的学者将军,他还是获得过最高文学奖的作家将军。
在众多国外媒体的评论中,萧克将军是一个“军中学者”,一个“善于思考、有学者风度的人”,他的 “思维如箭一般的敏捷而尖锐,蕴藏着一种令人生畏的力量” 。
战将
1907年出生于湖南嘉禾的萧克,如同所有湖南籍的将军一样,出道很早。19岁时,他借了七块大洋作盘缠,孤身一人前往广州参加国民革命军。广为人知的一个说法是,萧克参军是为了替自己的兄长报仇。其兄被大地主陷害至死。但走上革命军也源于其读书爱好。有文章回忆,有一天,父亲听到家中有哭声,推门一看,只见萧克手捧《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传》,泪流满面。
南昌起义是萧克将军一生中的转折点,由此他从三民主义转向了共产主义。南昌起义时,萧克在叶挺独立团任连长,也在这一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直至南昌起义60周年时,老将军还赋诗一首:“革命功推第一枪,英雄赤帜起南昌,洪都夜静江潮涌,卫我河山志莫忘”。
接下来的几年,萧克转战南北,屡建战功。他25岁当军长,27岁率领红六军团先遣西征,拉开了万里长征的序幕,29岁正式被任命为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抗战前夕,刚刚而立之年的萧克就任八路军120师副师长,成为那一级将领中最年轻的一位。
有件事足见萧克的睿智。1934年10月,红六军团在贵州抓到瑞士传教士勃沙特,并获得一张一平方米大小之法文贵州地图。有人主张杀掉 “帝国主义分子”,毁掉“帝国主义文件”。然而萧克却如获至宝,让勃沙特将地图翻译出来,这在此后红六军团行军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5年,萧克被授予上将军衔。有人对此颇有疑问:以萧克的经历,理应位于大将之列。但萧克对询问的人讲了个“大树将军”的故事。他说东汉的时候,有一个将军叫冯异,曾在河北参与消灭王郎割据的势力。大功告成以后,众将论功行赏,冯却退避树下,军中因此称其为“大树将军”。刘秀即位后,冯异被封为阳夏侯,并任征西大将军,后来战死军中。目击者回忆说,讲完这个典故后,萧克并没有任何评论,但言下之意很明白:古代的人都这样,何况我呢?
教育工作者
萧克是新中国军事教育的缔造者之一。从1950年起,他的军旅生涯基本上都与军事训练教学相关:他先后担任中央军委训练部部长、训练总监部副部长、部长,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军事科学院院长等职务。
在接到调任军委军训部部长时,萧克更多感受到的是责任和担忧。虽然他常年带兵打仗,和平时期的军队的重心转向了军事训练和教学,对此萧克也无太多经验。刚到总参报到时,萧克发现,自己所在的军训部,只有他一个“光杆司令”—— 没有办公地点,没有工作人员,一切都需要他来组建。但是仅仅五个月,军训部的组织架构和各项准备工作就完成了。
我军第一所正规化的高等军事院校——南京军事学院就是在萧克的直接指挥下建立的,作为陆军大学筹建委员会主任,萧克在校址勘察过程中,采纳了刘伯承元帅的意见,选定南京原国民党陆军大学的校址为筹建军事学院的地址。
对于现代化军队的建设,将军有自己的深刻见解。“掌握新技术,学会联合作战”,便是萧克提出来的,目的是为准备打赢现代化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萧克认为,现代战争中化学兵种不能缺席,在他的建议下,在四川江津成立了化学兵学校。
一支能征善战的现代化部队,需要正规化建设,需要严格的制度保证。在这方面,萧克很早就有认识。自1950年训练部成立开始,萧克带领团队参考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条令,着手编写了纪律、内务、队列三大条令的初稿。如今,三大条令仍是我国依法治军的重要法度和基本依据,对此,将军功不可没。
据说,解放军正步走的规范姿势,也是萧克将军亲自制定的。将军晚年仍能昂首挺胸,脚背绷直走正步,后生辈仍勿能比也。
作家
斯诺夫人在《中国老一辈革命家(自传)》中评价他:“像周恩来、徐向前和毛泽东一样,萧克是中国人所称的‘军人学者’的再世。”
此言不虚。萧克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是清朝的贡生,教了一辈子书,父亲和伯父也都是贡生。他六岁时即入私塾读四书五经,后又读高等小学3年,继入县初级师范学校。
在参加革命前,他就读了孙中山《心理建设》、《伦敦蒙难记》及《宋教仁传》等,崇拜三民主义。革命后读《共产主义的ABC》和《共产主义前景》。
萧克一直保留着这种好读书、善思索的习惯。每每谈起诗书,他总是兴致勃勃。一度他还开玩笑说,“诗书不仅可陶冶性情,还可换钱谋生”。原来,当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萧克就靠卖字写对联维生。
萧克著述颇丰,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过大量文章和诗作,主编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朱毛红军侧记》等书,出版了《萧克诗稿》以及长篇小说《浴血罗霄》。
《浴血罗霄》的创作从1937年就开始了,1939年的秋天完成初稿。没想到在1958年,这部小说被迫拿出,“供批判用”,说他的书“污蔑了劳动人民”,还宣传“战争恐怖论”。后来的“文革”中,小说再次被批。到了1985 年他从一线上退下后,开始认真修改这部两次“蒙难”的小说。
那时已是80岁高龄的萧克,闭门谢客,在其工作室的门上,他挂上了自写的对联——“雕虫半世纪,今再操刀,告老不惜老。戎马60年,乐得解甲,赋闲更难闲。”几年后,修改后用《浴血罗霄》之名出版的小说,荣获了茅盾文学奖荣誉奖。在夏衍介绍下,将军还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退休后,将军还专注于军史研究,曾担任了八路军系列丛书的编辑工作。萧克的名言:“历史就是历史,不能人为地歪曲事实。真理只有一个,是不能以某种‘政治上的需要’来改变的。有些同志喜欢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甚至制造材料,歪曲事实。这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研究历史要“不唯上,不唯亲,不唯权势” 。
这是萧克的治史观,也是萧克的人生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