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让产权改革来解张兴让的困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16:23  新京报

  -新观察

  张兴让,原石家庄第一塑料厂厂长,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见证人,他的个人历史与社会大历史紧密结合在一起。

  张兴让是最早一批吃螃蟹的国企承包者,但他不是企业家,因为从始至终,他都在严厉的行政约束之下,没有找到突 围之道。等到1992年二次改革的大门洞开之时,第一代探路者已经让位于第二代,虽然张兴让当时还在任,但他已经离开 了时代的风口浪尖。

  如果说目前中国市场已经进入资金与实业交织的第三代市场,那么,回首张兴让的历史,可以让我们对于改革初创阶 段的历史约束,有更深切的了解,也对中国在变革中逐步建立正向的市场化激励机制,以及在建立机制过程中的行政改革的滞 后等因素,有切身体会。

  没有人能够离开市场、行政、保障基础搞改革,张兴让也不能。而张兴让的个人素质局限,也使他无法突破局限获得 更大的发展空间。他是短缺经济时代的英雄,是过剩经济时代的失败者。

  三十年改革的突破口在“承包”二字,从安徽小岗村的包产到户席卷全国,国企承包为张兴让提供了个人命运转变的 契机。以承包为抓手,以提高职工收益为基础,首创“满负荷工作法”,张兴让在产品营销、职工身份、企业剥离办社会方面 进行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改革。

  但由于没有解决企业的所有权问题,当张兴让决定实行市场化的用人机制,实行全员聘用制时,他遭遇从上而下的强 烈反对。

  他从吃螃蟹者,变成了大逆不道者,于是,以往的用工制度逐步回潮。

  为什么改革不下去?张兴让为什么失败?

  因为触动了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他对核心员工无法建立有号召力的薪酬机制,大多数人没有通过改革获利,成为改 革的失利者,改革的失败就是必然的。并且,当时政府没有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这说明,中国还不存在市场化用工的基础性条 件。张兴让的超前改革让他成为众矢之的。

  张兴让这一代改革者的退潮,既有天时因素,他们建立激励机制时遭遇基础制度的掣肘,无法实现产权改革与用人机 制的根本改革;同时也有个人因素,张兴让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产品创新、与民企竞争方面滞后于时代的要求;而张兴让 改革初期的人和,也在改革利益逐步减少、逐步分化之后,越来越稀薄。

  中国需要新一代的改革家与企业家,后张兴让一代顺势而出,产权改革成为第二代的抓手。

  就像我们不应夸大张兴让们的功劳,我们也不应忽略张兴让们的功劳,有他们筚路蓝缕,才有了中国改革的火箭往前 推进的一步步动力。□叶檀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