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西这几年来的‘以人为本’故事,各行各业都有,说也说不完”
本报记者林海峰
改革开放30年,对福建来说,是一部民生改善和进步的历史,在海西的这片热土上,八闽儿女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分享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民生成果。本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海西潮涌》,第二篇章“以人为本”篇今日结束,共推出7篇报道。连同第一篇章“思想解放”篇,《海西潮涌》已刊发14位“亲历风云”人物、15篇“民生记忆”故事和30幅经典的老照片,海内外媒体纷纷转载,网络点击率已超130万。
继第一篇章“解放思想”报道引发热评后,“以人为本”报道也引起省内外读者的广泛关注,众读者致电本报称赞说,“海都报,挖出来的新闻事件,亲切,耐读!”“30年来的事儿,犹如邻家故事!”读者在细读“以人为本”篇篇报道时,也对我省新一轮的惠民举措备感期待。
历史片断有代表性突显海西民生大事
在“以人为本”篇的报道中,记者深度挖掘了7位“亲历风云”人物在改革开放中享受的政策惠民体验。尽管都是历史片断、尽管篇幅有限,但代表了我省30年来的民生进步史,更突出了海西战略实施四年来以人为本的民生大事。
福建房改“三部曲”,使我省居民实现了从忧居到有居再到优居的转变。上世纪80年代起,我省探索城镇公有住房改革,为省内乃至全国的住房改革积极了试点经验。上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中期,我省的土地实行有偿出让,以国企和外商为主的开发商全面介入旧城改造和地产开发后,老百姓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商品房,人们依赖公房的传统观念才得以破除。2005年12月29日,福建省医疗保险联网正式启动,我省300多万名医保参保人员就此实现“一卡在手,走遍八闽”,实现异地就医结算,我省也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全省医疗保险联网的省份。今年4月,城镇居民医保扩大至全省,这一进度比全国提早两年时间。
扶贫是我省的民生大事。
24年前,福鼎县委的一名新闻科长冒险写出一篇有悖于当时“山乡巨变”舆论主题的稿件,《人民日报》头版全文刊发,中央领导批示,全国扶贫运动的号角由此吹响。自1994年“造福工程”启动到去年底,全省共投入3.8亿元,搬迁生活条件恶劣的村民83286户。
海西战略实施后,我省启动“村支书下派制度”,大量贫困村“摘帽”。
“以人为本”故事各行各业都有
我省在消费维权方面创造了诸多“率先”:1985年省消委会成立、1987年福建首次查处假冒伪劣商品展览、1987年我国第一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地方法规出台……“仅仅20多年,百姓的消费维权意识从无到有,消费者组织遍布全省,消费维权法律法规日趋完善,这就是扎扎实实的民生进步。”一名长期从事消费维权的民间人士说。
教育是民生改善的重点。
2006年2月8日,省政府宣布,从当年春季学期开始,我省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这比中央规定的2007年时限整整提前了一年。
今年春季学期起,我省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
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加速了人才资源的重新整合。
1992年,我省首次由学校主办的供需见面会引起轰动,此后从中专开始,很快扩展到高校,使用多年的“分配”字眼也被“就业”所取代,人才流动真正进入了快车道。
“楼上楼下,电视电话”,这样的梦想早已是历史。从1982年11月27日,中国第一部程控电话交换机在福州启用,到目前我省的“村村通移动电话”,我省城乡居民也享受着“村村通”这个民生工程便利。
从县县通,到乡乡通,到村村通,这反映了“民生”的步步深入。
“海西这几年来的‘以人为本’故事,各行各业都有,说也说不完。”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位相关负责人昨日致电本报说,2004年我省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让乡下人和城里人共享医保。“福建的医保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省建设厅有关人士致电本报称,本报报道的改革开放以来“以人为本”事件,很生动可读,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海西发展的这几年来,福建还有很多关乎民生的新鲜事。
我省将掀新一轮的惠民潮
早在去年3月,省委书记卢展工在接受《农民日报》采访时就说:福建新增财力要向民生倾斜只有发展了,才会有更多的资金去做事,人民生活水平才会提高。我们现在是以发展求和谐,不发展,饭都吃不上,怎么解决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需要资金,因此福建要矢志不渝地加快发展。
而今年7月31日至8月8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率领省委“四个专题”调研组赴泉州调研中也强调,要以人为本求先行,推进两个先行区建设。据此,众多读者纷纷致电本报说,“我们有理由相信,我省将掀起新一轮的惠民潮流,老百姓也将得到更多的惠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