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场悄悄举办的供需见面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1日03:23  海峡都市报

  16年前,福建电子工业学校的这一举动在全省是首次,这对当时学生分配的计划体制,无疑是一次颠覆,无疑需要很大勇气。当年的亲历者讲述他们是如何冒险“突围”的

  本报记者张伟

  几张课桌,连桌布都没蒙。

  学生是接到学校通知才赶到教室的,手中“简历”只是几张学校发的推荐表,用人单位看过“简历”后,就开始“面试”。16年后,陈建忠这样回忆当年“供需见面会”的场景:现在人才市场的所有元素,它都具备了,只是稍显稚嫩。

  陈建忠现在的职务是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学校前身是福建电子工业学校。

  1992年,学校在全省率先“吃螃蟹”:由学校单独组织供需见面会。许多原本要按计划分配回山区、农村老家的同学,因此留在了省城或沿海。3年后,国家开始对大中专毕业生分配体制进行改革,“双向选择”为世人熟知。大家这才意识到,这个中专学校提前3年的举动,在建国后一直实行的“统一分配”体制下,具有多大的勇气。

  “许多同学在分配后都被迫放弃专业,这让老师们很心痛”1992年,小平南巡后,很多胆大的大学毕业生开始尝试自己找工作。在创办已有14个年头的福建电子工业学校内,一个在后世看来颇有颠覆性意味的举动,在酝酿中。

  作为当时全省唯一的电子工业学校,毕业生大多定向就业到各个电子企业。“当时政策是统一招生,统一分配。”陈建忠说,一到学生毕业时,学校就要把毕业生资料上报给人事厅,由厅里统一分配,通常是让学生回原籍工作。

  上世纪90年代初,这套原则行不通了。大量外资或合资企业在沿海出现,一些原本设在南平、三明的电子企业,纷纷向沿海迁移。这样,按计划分配回原籍的学生,回到内地家乡,却发现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如今的院长、时任副校长的林东告诉记者,他在调研时发现,许多同学在分配后都被迫放弃专业,这让老师们很心痛。

  1991年,学校向人事厅调配处申请:扩大学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的自主权。说白了,就是希望能以学校名义搞个供需见面会,只要用人单位和学生合意,毕业生就可上班,这就绕开了计划分配。这在当时已属“第一个吃螃蟹”,如按计划分配,多数学生要到上班那一天,才真正跟用人单位见面。

  “上头很支持。”林东说,“上头”也意识到问题:一边是沿海电子企业需要大量员工,银行邮电系统升级也需专业人才;另一边,经过专业培训的毕业生,却闲在内地无所事事。

  1992年春天,眼看着毕业时间越来越近,学校几名领导出动到用人单位送邀请函,最后来了三四十家单位。第一次供需见面会就这样“悄悄”地办了起来,没有留下任何图像资料。

  “没有那场供需见面会,只能回老家修电视”1992年,福建电子工业学校毕业了300多人,黄须杰就是其中之一。如今他跟同学开了个电子器材公司,也当上了老板。时至今日,他依然认为,没有那场供需见面会,他只能回老家修电视。

  黄须杰的这个班很特别,是学校第一届自费班。在当年,“自费”意味着读书期间,无法把户口迁到福州,也就无法享受商品粮待遇,自费生是不包分配的。黄须杰是马尾琅岐人,也就是说,农村户口的他只有一条路:回乡。

  “很多同学来找我,不甘心就这么回家。”黄须杰的班主任陈颖说。供需见面会的消息,就是在这时透露出来的。黄须杰说,同学们都很兴奋,毕竟多了条留城的路。

  黄须杰参加的是冠捷电子的面试,因为专业成绩不错,很快就到企业生产技术部上班,一起被录取的还有十几名同班同学,他后来又跳槽去了另一家公司。1995年,按照当时政策,在城市里有固定工作,且工作单位愿意接收的,都可迁入户口,黄须杰把自己的户口从琅岐迁了过来。

  再后来,他又再次下海,跟同学一起开电子器材公司。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