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海啸中,世界更需要开启未来的世博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1日07:27  解放日报

  ●主持人:本报记者柳森

  ●嘉宾:陈信康(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经济研究

  院院长、教授)

  当全球金融海啸扑面而来,波及世界经济,此时的中国和上海,恰恰面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刻。众多关注2010年世博会的人都在探问:如此严峻而复杂的世界经济大环境,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到底是危机还是契机,上海又该如何应对?

  主持人:在您看来,这些宏观背景上的波动或挑战,是否会给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带来影响呢?

  陈信康:我想,在这样一个充满各种复杂变量的大背景下,2010年上海世博会能否如预期中的那样成功、精彩、难忘,将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眼下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带来的世界经济震荡,影响究竟有多大、多久。第二,中国、上海能否如约履行自己对于世界的承诺。尽管前者可能给参展国、参展企业参与世博会的资金、精力投入,带来一定间接影响,但相较而言,后者更为关键。因为,世博会就其主体而言,是主办国的国家行为。世博会最终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中国的经济状况是否平稳,世博会主体平台的构建、落实是否顺利。

  就目前来看,虽然全球金融危机非常严重,但中国的基本面受到的影响不大,总体情况还是好的。同时,上海尽管遇到了转型压力,但正在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希望能够抓住变革性的机遇更上一层楼。而具体到世博会筹办层面,一切工作正按既定规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首先,围绕世博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开展的大型项目投资,已早早落实到位。其次,在世博园区最为核心的永久性建筑“一轴四馆”中,世博轴和世博中心的地下部分施工都已经结束,中国馆最为关键的四大基柱也已经完工,工期已经过半。而在参展国数量方面,上海世博会更是已经创下历史之最,至今有意向签约参与企业馆展示的也还有很多。因此,在当前的背景下,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体的、直接的影响不会很大。

  主持人:当前的情况,会不会影响世博会的参观客流呢?毕竟,人气是一场盛会放大其正效应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陈信康:按照固有的逻辑,当宏观经济波动或金融危机迎面而来,消费者对于未来的信心往往会因此受到冲击。近来,很明显,即便是在一些一向推崇超前消费的发达国家,人们也普遍开始增加自己的防御性储蓄。而在我们身边,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未雨绸缪,开始捂紧口袋、减少不必要的消费。

  但我想,一方面,时间会帮助大家缓释一时的心理焦虑,对未来经济形势形成更客观理性的预判。另一方面,我们不应忽视,越是危机时刻,尤其是当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在我们面前展开的时候,我们更需要一场真正能够开启未来的盛会。从比较浅的层面来看,在经济不振的年代,盛会往往能够凝聚人气、汇聚资源,成为各方人士寻求发展机遇的重要平台。而从更深层面来看,当我们已经意识到当下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变现有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合理、国际间贸易结构的不平衡,以及产业内在驱动力后劲的不足时,一场自1851年以来、一直承担着展示人类当前最顶尖技术创新成果使命的盛会,不正是当下的世界所需要的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2010年世博会对于人气的吸引力绝不容小觑。

  主持人:也就是说,不仅“世博机遇”不减反增,而且,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危机中还蕴藏着开启未来的契机?

  陈信康:的确如此。可以预见,这场在关键时刻孕育着人类未来的盛会,不仅将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管理者、企业家、科研人员、各阶层的人士提示中国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努力方向、带来关乎未来生活的思考和探讨,也将助力世界各国在此找到开启未来成功的钥匙。

  主持人:那么,在当下这个距离世博会只有500多天的冲刺时刻,作为主要承办城市的上海,又应如何着力,去牢牢抓住这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呢?

  陈信康:当硬件建设将近尾声,构建整个城市的“软实力”,就成为筹办工作的核心任务。而在接下来的冲刺阶段,上海能否回答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便显得尤其关键。首先,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那么,上海能否首先做好表率,把一个文明、健康、和谐的上海展示到世人面前?其次,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上海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是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源远流长的文明沉淀、和谐环保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稳定而又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形式多样、风格多元的休闲选择和购物环境;还是既能与现代科技完美嫁接,又能满足现代人体验型需求的无限创意?再则,追溯久远的世博记忆,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贝尔的电话、莱特兄弟的飞机,包括如今我们早已司空见惯的百货商店、主题公园、自动售货机、俱乐部,都曾一一在世博会上横空出世,突破了人类既往的概念、想象或生活方式。那么,在2010年世博会这个以技术创新为灵魂的舞台上,作为东道主的中国、上海,将展示怎样的创新?能否给当代人类社会,带来新的思考与启示?

  显然,对于以上问题,能否交出一张完美的答卷,并不简单。不仅需要上海经济社会各领域人士的群策群力与开拓创新,还需要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撑。若属于新兴产业,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孵化机制、制度环境亦不可或缺。但这个过程本身,对于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何尝不是一次顺势而为的有力拉动呢?

  也正因此,接下来,能否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比什么都重要。一方面,如果上海经济发展得好,那么世界对于中国、上海,对于上海世博会的关注和信心也会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如果上海能将自身的发展诉求,与各项筹办工作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那么,世博会无疑将是上海更上一层楼的一个重要契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