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城南路:破落老街升华商都文化圈(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1日10:03  郑州晚报
城南路:破落老街升华商都文化圈(图)
城南路上的金石书画一条街。

  城南路,这条全长不过1.8公里、宽15米的街道,因有了背靠老城墙的契机,经过30年的积累和嬗变,一扫过去破旧、拥挤脏乱的景象,一跃成为郑州最具历史文化代表的街道之一。在商都古韵气息的笼罩下,如今这里已成为中原艺术品收藏市场的风水宝地。

  晚报记者 苏瑜/文 张翼飞/图

  火车惊醒千年古城,一时商贾云集

  1904年至1913年,京汉、陇海两大铁路相继通车,郑州成为全国的铁路枢纽,一时间商贾云集,城区扩大。随着城区向西扩展,逐渐有小部分贫民到郑州古城墙下居住,人们习惯将这里叫作南、北城壕。抗战爆发后,流离失所、沿街乞讨、无家可归的难民、流浪者多集中在这里,人们依城墙地势盖起简易房屋,有的搭草庵、窝棚,有的索性在古城墙下挖洞藏身。城壕内居住的人越来越多,城壕被多次平整,渐成狭窄街道,最终形成居民区。居民大都以小商小贩为主,其中以收破烂、卖煤土、屠宰、皮毛加工、做袼褙和地摊卖小吃的为最多。随着城壕内居住的人逐年增多,街道也变得越来越宽。

  解放后,原来的城壕旧址被修成了平坦的马路,顺着古城墙的走向,以西门(现西大街)为界,南边的叫南顺城街,北边的叫北顺城街。上世纪50年代,顺着南城墙走向的南城壕又被整修填平,命名为南城马路。1986年,南城马路增修东段至城东路,整条路被扩宽、绿化、铺成平坦的柏油马路,统称为城南路。

  3600年历史的老城墙曾遭严重破坏

  原郑州铁路工厂退休工人杨乃贤老人已是古稀之年,提起老城墙,他的眼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自郑州市金水路紫荆山公园向东到城东路,沿城东路南行至城南路向东到顺城街,经杜岭街再到紫荆山公园,一个四方区域,是郑州的商城遗址。

  今天在城南路北侧和郑州城东路南段,我们仍然能看到高大坚实的夯土城墙。杨乃贤说,家门口竟然有一座比安阳殷墟还要早的商代前期城址,1955年秋的那次考古发掘带来的这份震惊是不言而喻的,巨大惊喜甚至让专家们都呆住了:经考古发掘研究,这座城池是商代初期商汤王时修筑的首都亳城,至今已有3600年。城址呈五边形或说是近似长方形,北城墙长约1692米,西城墙长约1700米,南城墙和东城墙均为1870米,周长近7公里,面积3.43平方公里。西城墙和北城墙西段破坏较重,残墙大部分被埋在地面以下,东城墙和南城墙的大部分还保留在地面上,这就是我们今天在郑州市城东路南段和城南路东段依然能看到的高大城墙。

  说到城墙的保护,老人颇多感慨。他说在解放前这里很乱很脏,垃圾、棚居等很多东西在城墙脚下长期积累,日久天长,从底部形成了埋盖,地面不断增高,使得城墙变得越来越矮了。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从城墙上取土做煤坯,又对城墙造成了巨大破坏。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城墙毁坏的程度达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商城遗址保护工程开创大遗址保护先河

  说起这次巨变,不得不提及一个人:原郑州市商城遗址管理处主任宋秀兰。1991年,为申报商城遗址保护规划,宋秀兰数次前往国家文物局。1992年,宋秀兰针对商都遗址保护,提出了进入性管理理念。她认为,世界各国的文物保护,多是以“保护”为前提,以“利用”为目的,文物保护要通过利用向社会奉献。她还认为在繁华都市,大片保护区文物部门不去把它的价值发掘出来,别的部门就会蚕食,要变被动的保护为主动的进入性管理。经过市、省、国家数十次的专家论证,《郑州商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被国家文物局立项。

  1994年8月5日,作为郑州商城遗址首期保护工程,城南路披上了“商都文化街”的美誉,从南大街往东一直到城东路的街道全是仿商建筑,这些建筑和廊子、栅栏、雕塑小品融为一体,成为郑州一处独特的街景。

  商城遗址保护工程是商城遗址发现数十年以来首次最有效的保护,开创了大遗址保护的先河。这种“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的思路被国家文物局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