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多数台湾人都有寻根情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1日10:32  生活新报
  

  “曾经有位作家来到我这里,为我和我太太写了一篇文章,叫《在大理的月光下接吻》。后来很多年轻人慕名而来,就为了见见我们这对老夫妻,看看我的‘信普盛’农庄。”64岁的黄华雄说,“信普盛”是英文单词SIMPSON 的音译,他在台湾时是一家叫“辛普森”的船舶公司的维修人员,为了纪念他献出了人生最美好岁月的事业,同时兼顾中国元素和茶道文化,黄华雄挑了“信”、“普”、“盛”三字为农庄命名。

  黄华雄可谓赶上了台湾村的末班车,多亏认识陈博举,他在政府停止对这片土地的出售前买下了3亩左右的宅基地,更有幸以很优惠的价格承包下了双鸳村和马久邑村的两块茶地,合计400多亩,开始了他在大理的茶叶生意。然而就在一切走上正轨之时,一个消息传来:政府要收回大部分茶地,用来建造一座国际化的高尔夫球场。黄华雄的茶地面积被迫缩水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虽然球场方面给出了一定的经济补偿,然而黄华雄的茶厂又遭挫折,“我的事业起步不久,对市场运作我还在摸索阶段,就在这时,茶叶原料从每年2吨锐减到200 公斤,盈利简直为负。”在黄华雄的茶厂里,不少机器挂上了蛛网。“对不起,因为已经过了收割制茶时间。”黄华雄为厂房的萧条景象抱歉。

  在台湾村甚至附近的村落,黄华雄都是出了名的老好人。私家车在这个小镇还是稀罕物的时候,只要有熟识的村民家中嫁娶,他都会开着自己的汽车为他们忙前忙后……大家都用台湾方言亲切地叫他“阿公”、叫他太太“阿嬷”。走出厂房,我们看到外墙上的一幅漆画:一辆自行车上,前后两个人奋力蹬着踏板。自行车的手柄、两个轮胎、交叉的双腿组成了“2004”的图形。“这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是你阿嬷,我们2004年在这里作画留念。”阿公的微笑驱散了事业受挫带来的阴霾,他带着我们参观了他的书法长廊,里面有他认为可以重振雄风的转机。

  “信普盛”农庄由茶地、茶厂和一栋三层小楼组成,书法长廊在小楼的一层,其中书法落款多为“黄华山”,在二楼的茶艺厅,我们还看到了一本《黄华山书法集》。黄华山是黄华雄的弟弟,擅长行、草书法,在台湾电力公司工作。黄家书法爱好者众,黄华雄就收藏了好几位世伯的字画,另外还有他自己的作品。阿公字如其人,结构扎实又不失点睛之笔。在我们的杯中注满香茗后,阿公陶醉于混合了茶香、墨香与山野气息的空气之中。“我这里有10 间房,间间背苍山、面洱海,生活设施齐备,我想对外开放给那些文人墨客,供他们白天纵情山水进行创作,晚上品茶吟诗,我们老头老太也跟着凑个热闹……简直太完美了!”

  天色渐暗,我们来到顶楼阳台,夕阳斜照着黄华雄为祖先建造的“江夏堂”,里面有他先父先母的牌位和千年传承的黄氏祖训。其中两句说道:“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吾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黄华雄是今安徽省江夏黄氏的一支后裔,安徽、台湾、大理,江夏人走到哪里爱哪里,只要心中装着先辈、牢记祖训,哪里都是美好的家园。

  阿公的农庄坐落于台湾村的至高点,俯瞰下方,村中人家炊烟袅袅。“我们走吧,阿嬷做好饭菜等着我们了!”阿公笑着说。我们问阿公:“台湾被称为宝岛,以秀美的风光著称,为什么还有如此多的台胞选择定居在这里?”黄华雄用一句话做了概括:“大多数台湾人心中都有一个寻根的情结。”(本报记者唐文静 文/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台湾居民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