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国强
时值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最新的第11期《中国改革》杂志推出了非同寻常的纪念专刊,大胆触摸时代的脉搏,深入挖掘和展现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诸多面相。
《中国改革》30年专刊,全景式的史诗画卷,权威性的梳理解读,前瞻性的反思引导。她既是一种回顾总结,更是一种剖析深思,层层递进,鞭辟入里,让历史启迪现在,让现在告诉未来。
专刊以“30年,我们创造历史”、“30年,改革在路上”、“下一个30年”、“30年改革人物”等四大版块为主轴,兼顾改革人物和案例,覆盖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叙述全国各地多种改革创新道路,收录众多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商界人士的各色观点,全景式地描绘改革开放。
专刊从追寻历史的脚步出发,而主要的着眼点却是现在和未来。
位居前列的《千年变局、百年复兴与30年改革》一文,把改革开放置于一百多年的民族奋斗史中进行分析,更将其置于中华民族千年来的历史长河中来看待。《2008:面向未来的纪念》则驻足2008年,在解读中国发展成就的同时,关注未来的道路。
《1978:中国时刻》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当代年轻人既熟悉又陌生的1978年,这段记忆中的改革元年,让人感慨万千接下来的几篇文章,分别回顾了农村改革、民营经济、国企改革、对外开放、金融、法治、文化、高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凸显30年改革开放中市场经济主体的形成和市场经济规则的建立,从纵向梳理了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已过而立之年的中国改革并未止步,它仍然在路上。接下来的板块“30年,改革在路上”,聚焦新世纪中国政府正在进行的改革措施,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许多“新政”。
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又掀起新一轮思想解放之风;上海开始了行政体制转型的新步伐;天津滨海新区的金融探路;成渝城乡统筹试验区的启动;重庆则倾力打造“西部增长极”;湖南长株潭正大步走向一体化;浙江谋求产业转型和升级;昆明将仇和“铁腕”进行到底,;贵州省贵阳市则大力推行“公推竟岗”,将干部选任制度改革推向深入;武汉提出了中部崛起和“两型”社会的口号;
在社会和民生方面,国家批准的多个综合配套试验区走在了全国前列……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改革开放30年过去了,下一个30年也正在缓缓走来,未来改革开放应该怎么走?在“下一个30年”板块中,资深经济学家高尚全、吴敬琏、曹远征等提出了未来经济领域的挑战和对策,著名社会学家李强、唐钧等强调了社会公正、公平问题,而于建嵘、王晨光、王长江等则对民主法治建设寄予厚望。专刊最后还辟出篇幅,特别纪念了为改革开放做出贡献的众多人物,如杜润生、任仲夷、于光远、袁庚等。还以唐山为个案,剖析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轨迹。
短短一期杂志的篇幅,当然无法全部囊括30年里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那些事,但作者和编辑们的拳拳之心却毋庸置疑。
愿这些推动改革开放事业的努力,能够为推动中国前进作出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