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公路民谣”说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1日16:56  扬子晚报

  我的家乡,在苏北里下河地区的一个欠发达县份,这里河汊密布,是典型的鱼米水乡,虽然幽僻恬静,但一度交通闭塞,人们一直饱受出行不便之苦。“遍地都是宝,没路全是草。”、“年年五谷丰,就是路不通;有货卖不出,致富一场空。”是那时家乡交通落后的真实写照。

  “要想富,先修路”、“富不富,先看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水乡的农民认识到交通阻碍了生产致富,于是,修路成了乡亲们最迫切的事情,最后一家集一点资,修成了一条简易的土公路。“夏季路翻浆,冬季雪阻车,晴天扬尘土,雨后路泥泞”、“乡村土路,晴通雨阻。”虽然路况差,但乡亲们心底里还是兴奋了好一阵子,毕竟水乡有了一条通向外面的路了。

  时间长了,加之缺少管护,这条土公路实在难行。“车在路上跳,人在车中跳,心在肚里跳”、“波浪式的公路,摇摆式的汽车,喊头晕的旅客。”人们这样形容村里的公路,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县里对这条土公路进行改造,修建了砂石路,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都能行车了。

  “村道修到家门口,方便出行又快捷,调整结构促发展,农民口袋鼓起来。”有了砂石路,家乡的鱼蟹虾水产品装上车,一天时间就能运到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乡亲们的口袋渐渐地鼓了起来。

  进入九十年代,水乡的经济日益发展,两条省道、204国道穿境而过,路状也越来越好。“乡乡通,道路通,经济兴”、“门前招个手,汽车到省城,做好生意往回走,省城就在家门口。”农产品半夜上车,赶到城里还能卖上早市。

  进入新世纪,水乡老百姓以前想也不敢想的高速公路修成了,盐淮高速全省联网,真正是四通八达。人们夸赞说:“乡村路,国道路,高速路,路路四通八达;发展路,致富路,小康路,路路都是和谐路。”

  前年,县里实施了农村公路改造计划,不拿农民一分钱,将乡村公路全部修建成水泥路,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公路。“公路修到家门口,站棚设到家门口,通车通到家门口。”乡亲们对“村村通”的喜悦溢于言表。

  “公路民谣”,见证了江苏公路事业的飞速发展,记录着家乡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建湖 夏海文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