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跑遍全福州只找到一家花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2日02:42  海峡都市报

  17年前,想给心上人送花的小伙子好辛苦———

  本报记者侯希辰肖春道

  给心仪的女孩送上一束玫瑰花,这在今天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可在十多年前,想在福州城里买到一束包装精美的鲜花可谓难上加难,因为那时不仅花店难寻,而且卖的都是人造花。

  昨天,记者找到福州第一批开花店的万力,听他讲述鲜花是怎么一步步走进福州人的生活中。

  “仅有的一家花店,卖的全是塑料花”

  “那时候看外国电影,总觉得奇怪,人家见面怎么就喜欢送上一束花?”万力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大家接触到越来越多时尚的东西,送花就是其中一个。

  不过,万力和朋友们遇到一个难题,城里竟然找不到一家卖鲜花的花店。“当时,我跑遍了福州,发现整个城里就一家花店。”万力说,那是福州人造花厂开在湖东路附近的一家小门市部,卖的全是塑料花,只有红黄两种颜色,一束塑料花要二三十元。

  “当时,大家生活刚好起来,还没到消费鲜花这些‘奢侈品’的地步。买塑料花的主要用途,就是结婚时放在家里讨吉利。”万力觉得开花店卖花挺有前途的,便于1991年在茶亭街开了一家只有十多平方米的花店。

  店开了,可进店来看的人很少,买花的人更少了。开了一年,万力这家花店有了生意,“真要感谢兴起不久的卡拉OK,因为那时大家唱歌要送花篮,就有卡拉OK店找我们做花篮。”万力说,1992年,福州有了三四家花店,终于开始卖鲜花了,“有人在五四路开了家园艺批发店,那里有进一些鲜花。花的品种只有玫瑰、康乃馨、满天星三种,全都是从上海空运过来的,一枝玫瑰的进价要1元多。

  我们也不知道鲜花能不能卖得出去,就几家花店一起去要货,大家一周只敢进200枝左右。”万力说,那时玫瑰一枝卖3元,买的人很少,偶尔有谈恋爱的年轻人来买一枝,还要藏在口袋里,好像怕被人知道一样。

  “那时买花的人有一个特征,大多是骑着摩托车来的”

  “到了1993、1994年,买花的渐渐多了起来,开始有了开业、过生日、看病人送花的。”万力印象特别深刻,那时来买花的人有一个特征,大多都是骑着摩托车来的,摩托车要一万多元,是有钱的象征。

  万力说,当时送花可是相当新潮的,“记得有次朋友生日,我送了一束鲜花过去,在场所有人都很惊讶地说,啊,是鲜花,朋友也觉得很有面子”。

  那时起,花店开始有了扎花、插花的服务项目,“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包装纸,就是用玻璃纸把花包起来,再扎上个红带。插花也没有现在用的泡沫底座,我们要到田里挖黄土,插花时用水泡一下,花直接插在土上。”万力讲,甚至插花用的装饰叶片都要自己上山去采。

  1995年2月13日晚上,“我和朋友在吃饭,听到隔壁桌有人说,明天是情人节,外国人都要在这天谈情说爱。当时我们还很好奇,什么叫情人节。”万力说,没想到第二天开店后,就有人来买玫瑰,一打听,才知道情人节要送玫瑰的。那天买玫瑰的人真多,店里也没准备,中午就全卖完了。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