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地瓜地上 厦门特区破茧而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2日03:49  海峡都市报
地瓜地上厦门特区破茧而出(图)
江平

  1981年10月15日,湖里响起一阵开山炮声,这片2.5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中国搞经济特区的第一批“试验田”;但它却引来众多非议,有人要在这里砌上围墙,把资本主义“圈”在里面……当年的创业者为您讲述一段惊心动魄的“特区往事”

  本报记者 林海峰 文/图

  湖里,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若不是看了当年的老照片,很多年轻人还不知道,在上世纪70年代末,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之地,小山丘的周边,唯一蕴含生机的是一大片地瓜田。

  正是在这片当年还是“远郊”的土地上,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准在厦门湖里,划出2.5平方公里土地作为经济特区;1981年10月15日,随着一声开山炮响,经济特区破土动工建设。

  毫无疑问,改革开放三十年,厦门乃至全省最大的一件事,就是获准设立经济特区,成为全国首批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中央为何把经济特区安在厦门的湖里?特区成立伊始经历了多少的惊涛骇浪?在这块试验田上,特区的建设者付出了怎样的艰辛?11月3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原厦门市副市长、原特区管委会第一任副主任江平,请他为我们讲述那段激动人心的岁月。

  “小平提出要建经济特区,福建和广东反响最强烈”

  江平,1949年11月6日,作为南下干部来到厦门,从年轻时的帅小伙到如今的两鬓花白,他见证着厦门这60年来的风风雨雨,而特区成立前后的那段岁月,无疑是他这一生中最值得珍藏的时光。

  本月3日,坐在记者面前的江老,记忆之门慢慢开启,他声音洪亮,时而表情凝重,时而豪气万丈。

  那是1980年的4月份,八闽大地春暖花开。小平同志提出要搞经济特区,全国各地都积极响应,争做第一批经济特区,而广东和福建最为强烈。江平说,最后,广东批了3个地方,就是深圳、珠海和汕头;福建批了一个地方,就在厦门,在人们熟知的湖里。

  “当年,厦门是海防前线,岛上哪有什么像样的基础设施,很封闭,经济也很弱,而福州也在积极争取。”江平回忆道,最后,经省委、省政府反复比照后,考虑到厦门有几个优势:与东南亚华侨联系比较多容易吸引外商;湖里离老市区比较近(当时的市区仅限于中山路、思明路周边),可以依托老市区和原有的基础设施;湖里多为坡地,占良田少,不会对农业造成影响等。1980年7月10日,省委、省政府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关于建设厦门经济特区的报告》,当年10月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厦门湖里划出2.5平方公里建特区。

  “作为‘试验田’,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在成立时极其低调”

  1980年11月26日,厦门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与厦门市平级,直属福建省政府领导。“当时,第一任主任是省委副书记郭超,后来是副省长王一士……我作为厦门市长期分管经济的副市长,也被抽调过去当第一副主任。”江平说,搞特区谁都没有经验,刚调任过去时,大家心里也没有底。

  有一个细节,在现在看来还非常有趣:当时,社会上议论纷纷,有不少人认为,深圳用铁丝网把特区与香港分割开来还不够,厦门,应该用围墙和土砖把湖里砌起来,把资本主义“圈”在里面;工人们进出要换衣服,不要把资本主义的东西带出来。

  作为“试验田”,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在成立时也是极其低调的。办公地点就租在湖滨饭店十楼的几间办公室里。管委会设一室四处,即办公室、人事劳动处、工商管理处、建设处和财经处,省市抽调而来的30多名干部,就在这里集中办公。

  成立之初的那段时光,苦中有甜。当时,管委会的领导和工程师说,要到地瓜地里实地考察工作时,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根竹棍,因为那地里常有老蛇出没,而工程的规划图,也大多是在地瓜地里修改、描绘的。

  “搞特区,基础设施要先起来,才有条件让外商进来”

  经过一年筹备,1981年10月15日,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破土动工,这就是开启厦门历史的著名的“湖里第一炮”。

  “仪式很简陋,只有一大排推土机的轰鸣声,不像现在有彩旗、有锣鼓、有放鞭炮,还要有领导剪彩。”江平回忆说,当年,破土动工的地方,就在现在厦华电子厂房附近的一个小山丘上,上面还种着地瓜、花生,虽然当时拆迁赔偿款很少,但村民们听说是建特区还是非常支持的。而所谓的“放炮破土”,就是将9个丘陵平整成能够办工厂的场地。

  第一声炮响后,湖里的“五通一平”开始了。“搞特区,基础设施要先起来,才有条件让外商进来。”江平说,“五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讯、通邮、通车和平整土地),在现在看来根本就不是困难,可在当年却是个大问题,中央就给了50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厦门自己拿出几百万元,就这样干起来了。

  “湖里炮响后,我们管委会的同志又兴奋又很担忧。”江平说,当年的对外交通很不便,没有机场,到厦门来的客人只能坐火车,当时也只有一条鹰厦铁路通往厦门;海上就一个和平码头,不是深水港,货轮只能停靠小码头;打个电话还要去邮局排队、填单、挂号,要等个老半天。这么差的条件,外商哪敢来?当时就通过经贸部,批下了一笔来自科威特的2200万元贷款,建设厦门高崎国际机场。

  “这么大的摊子,资金根本不够用,只能再寻找贷款的路子”

  “机场主体工程是跑道,即使资金到位了,我省又没有大型工程的建设经验,怎么办?”江平说,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项南倾注了大量心血,多番去北京,请求资金援助和项目立项后,省里又把时任闽江水利水电工程局局长张林,调往厦门以“项目承包制”的做法搞机杨建设。

  作为省内首屈一指的水利设施建设单位,闽江水利局在混凝土浇灌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尤其是他们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在省内绝无仅有,量大、速度快。正是依靠包括闽江水利局在内的十多家建设单位超常规的建设速度,才促成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在1983年10月22日顺利通航。

  值得一提的是,机场从动工兴建至正式通航,前后仅用了一年零九个月,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地方自筹资金建设的机场,也是我国运用外国贷款建设的第一个机场。其前所未有的建设速度,赢得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赞誉,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

  “机场是边筹钱边建设,可还有获交通部支持的深水港建设,获邮电部支持的从日本引进万门程控电话建设,这么大的摊子,资金根本不够用,只能再寻找贷款的路子。”江平说,当时,中国银行也非常支持,时任行长带领总行和香港分行来厦考察,商讨联合搞特区开发,最终拍板共同成立厦门经济特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其中厦门占51%的股份。为了表示厦门政府的决心,时任厦门市市长、特区管委会主任邹尔均担任第一任董事长,江平担任第一任总经理。

  当时,联发公司实收资本1个亿,又通过中国银行向日本发行200亿日元债券,用这笔资金,联发开始全力投入湖里特区的开发,进行土地平整并兴建通用工业厂房,使得湖里的建设速度大大加快。

  此后,东渡新港第一期工程建设等一批配套基础设施工程也陆续开始施工,厦门经济特区由此起飞。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