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观察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个体户”这个字眼始终带有些许“弱势”或者“另类”的感觉。
经济体制改革之初,个体工商户一度大量涌现,并在短时间内充斥了城乡商品市场。这一社会变化固然让公众享受了 便利、充足市场供应所带来的快乐,但同时有关个体户的社会信誉度却始终很低。社会舆论普遍认为,个体户的可信任程度要 比国营企业差,甚至是以次充好、坑蒙欺骗顾客的代名词。
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耳熟能详的“个体户”字眼,现在已淡出了人们的日常话语。其实,个体户这一词汇诞生之初 颇具政治经济学的含义———为了界定其政治属性有别于国有和集体经济模式。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企业的政治属性早已被淡 化,个体户的原始含义也逐步隐退。
当年的“个体户”如今也已呈现两个明显的变化,或成功地发展成为颇具规模的现代私营企业,或是各种类型的以创 业、谋生为目的的初级工商业者。即便对于后者,“个体户”的字眼也不大再有人提起了。
然而,字眼的变化并无法遮掩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尴尬。三十年前的个体户需要为基本的合法地位而努力,而三十年后 的个体工商户则为获得更加公平的市场地位而奋斗。
国家工商总局之前发布的数据清晰地表明了这一问题:1999年全国有个体工商户3160万户,到2006年6 月底下降为2505万户,减少约650万户,平均每年减少87万户。导致个体户锐减的原因大致有:注册困难、政策扶持 缺位、税费负担过高。
具体而言,从申请注册一家公司到开业,内地注册需走过7道关,需时长达111天;尽管每年国内有大量与中小企 业相关的创业基金和项目基金,但由于基层执行力度不够,这些资金往往到不了真正的中小企业手中;政府各部门的收费、罚 款数量繁多,包括工商管理费、市场管理费、年检费和质量检验费等等,巨额的开支让大量个体户陷入经营困境。
可见,从当年政治意义浓厚的“个体户”,到今天的个体工商企业,尽管经济体制改革让公众接受了私营经济模式, 但相关的法律、政策和制度却没有对其历史贡献给予应有的关照与回报。
回顾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往往会提及国企改革先锋的诸多故事,但是谁曾想过,要不是因为大量个体户涌现,使得垄 断国企陷入经营困境,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或许还将延迟。更为重要的是,个体工商企业承担了大量国有、集体经济所无法承 担的社会就业需求,这对于人口负担压力巨大的中国而言,贡献“善莫大焉”。
“个体户”偏于社会一隅,这是不正常的经济现象。海外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活跃的个体私营经济对社会进步具有 重大意义,无论是微软、谷歌,还是苹果公司,这些国际企业的巨头无不诞生于微小的私人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讲,个体工商 业者才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的源泉,因此,他们应该站到法律和政策舞台的中央,受到更多的关照和扶持。
□马红漫(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