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梯 坎
Ti Kan
重庆词典:重庆是座“山城”,沟通山上山下的阶梯,穿插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被重庆人称作“梯坎”。十八梯、朝天门码头、建兴正街等著名的梯坎,曾经是城市里高低错落的交通要道。如今,经修整后的梯坎,变身为山城步道,其功用从交通改变为健身、休闲。
10月28日早上8:30分,渝中区两路口的建兴正街。七旬老太金素贞提着一把蔬菜,一步一步的从两路口顺着梯坎向菜园坝下行。
老人在建兴正街住了大半辈子,虽然现在已经搬走了,但每天来爬这坡100多米的梯坎,已经成了金素贞老人每天的“功课”。
1962年
百米青石梯上人头攒动
金素贞老人今年已经72岁了,现在住在大黄路的和园小区。但老人的大半辈子,却是在建兴正街这坡100多米的梯坎上度过的。
“我是1962年搬家到这里的,住在建兴正街2—1。”2—1处在这坡梯坎的上半段。老人说起当时的这坡长长的梯坎,记忆深刻。“当时还是条青石板路,道路不宽,但却很陡,路面有些破烂。”
“当时搬家到这里的时候,是坡繁华的梯坎!早上5点不到,这条街就已经喧闹起来。”老人说,那时菜园坝的八一隧道还未打通,菜袁公路还未动工修建。而沙坪坝、九龙坡、江北等地的居民进出菜园坝的必经之路,就是这坡长长的青石板梯坎。
“叫卖早点的声音、推板车的声音、自行车的铃声、人们说话的声音,一早就吵醒了这坡梯坎。”金素贞老人说,当时的建兴正街,经常是人头攒动。
1996年
皇冠扶梯架起快速通道
梯坎曾经的繁华,源于交通不畅。而交通的发达,城市的变化,让梯坎无可挽回地走向冷清。
金素贞老人告诉记者,八一隧道打通,连通了江北;菜袁路的投入使用,打通了菜园坝通往杨家坪、沙坪坝的道路,人们开始不再凭借阶梯进出菜园坝了。
“而彻底的没落,是由于皇冠大扶梯的修建。”她告诉记者,1996年2月18日,皇冠大扶梯投入运行,这在菜园坝和两路口之间架起了一条快速的通道。
“我还记得皇冠大扶梯第一次运行时的情形。”金素贞老人说,皇冠大扶梯总长112米,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需要的时间只有2分30秒。
金素贞解释,以前走梯坎,从上往下走还不觉得什么,需要时间大概8分钟左右,但从下往上走,需要至少10分钟,爬上来还累得直喘气。“和爬梯坎相比,更多的人选择了坐扶梯。”
2007年
石板梯坎变身山城步道
2000年之后,金素贞老人随着儿子迁到了大黄路的一个小区居住。“搬家之后,我还经常跑到建兴正街那里去看看。”老人告诉记者,2007年,建兴正街开始重修道路,这条路变宽了,变漂亮了。
现在的建兴正街,两边种了不少树,中间已经铺设了可以防滑的石质材料,而两旁的建筑经过修葺,古色古香。
“后来有人告诉我,这是一条山城步道。主要供市民攀登锻炼,重温过去梯坎生活而修建的。”
“我基本上都是每天8点过到这里来走一趟。”老人说,在这里,她认识了不少同龄的朋友。而让老人更为惊奇的是,这坡梯坎又开始繁华起来。
老人说,自己还看到不少蓝眼睛的外国人出现在了这坡梯坎上,这些外国人好奇的走着这坡梯坎,不停的举起相机按下快门。“看来他们也喜欢我们重庆的梯坎。”
口述历史
山城步道
渝中区建委综合科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渝中区,目前已经形成了4条山城步道,包括千厮门步道、建兴正街步道、石板坡步道以及外科医院背后步道。
目前,渝中区正在规划打造一个整体的步行系统。因为,渝中区的道路大多是东西走向,而南北之间缺乏道路。因此,拟通过修建步道,来连接南北之间的道路。
“我们希望通过步道,能从上走到底,即从上半城能够直接走到江边。”到时,渝中区居民不管在哪里,都能通过步道走到江边休憩。
登山步道
来自市体育局的消息称,在主城区范围内除了利用阶梯修建山城步道之外,到2010年还将利用周围的山峦,建设完成30条登山步道。
市体育局官员介绍,从去年开始,我市全面启动全民健身登山步道工程的建设。除了修建登山梯外,工程还在沿途配置了多样的健身器材,并通过科学图示为市民提供科学有效的健身指导和形式多样的健身服务。
同时,工程的建设还注重健身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保持原有的绿地和生态,使市民在青山绿水的大自然中真正享受“绿色健身”的乐趣。
目前,主城区内的歌乐山登山道、铁山坪登山道、龙脊山登山道等多处登山步道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本版稿件/本报记者 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