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北嘴
Jiang Bei Zui
重庆词典:说到长江、嘉陵江交汇之处,人们最先想到的当数朝天门,隔江相望的江北嘴一直以来都在扮演着配角。可你是否知道,江北嘴实乃重庆源起之地,曾是重庆城市中心。如今,江北嘴正在重新崛起,现已规划为重庆中央商务区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不久的将来,将再次成为重庆的一个城市中心。
口述历史
位于两江之滨的江北嘴,舌尖吮吸着流淌千年的浩荡江水,曾造就了这座城市的辉煌。而在未来,这里将是,商务区时尚繁华、居住区舒适怡然、市政设施完善、森林绿地遍布的“宜居之城”,并将成为我市建设“宜居城市”的典范。
历史 曾是重要开埠口岸
“江北嘴的商业,历史悠久。”江北嘴中央商务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毅称,早在东汉年间,这一带的商业便已初具规模,唐宋以来,随着航运的发展,这里成为了货物中转的集散地。明、清时期交易更显频繁,一时商号遍地,商贾云集。
1891年,重庆开埠后,江北嘴港口成为重庆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食盐、粮食、土陶、木材等交易品充街塞巷。岸上最繁华时,曾有6000余户商家。解放后,重庆港务局设立江北港务作业区,修建码头、货场、桥梁、公路等,这里又成为了重庆进出口物资的主要中转站。
现在 变身中央商务区
但随着历史的变迁,陆路运输发展迅速,水路枢纽逐渐衰落。
李毅介绍,1966年,嘉陵江大桥通车后,江北区的经济文化中心逐步向观音桥转移,江北嘴的发展缓慢下来,直到上世纪后期,江北嘴的面貌也没有发生过重大变化。
随着1999年嘉陵江黄花园大桥通车,江北嘴重新崛起的良机终于到来。2002年6月,市政府作出了对江北嘴溉澜溪片区实行土地整治储备的决定,计划对基础设施薄弱、交通发展受制约、居住条件差的江北嘴旧城,实行整体改造。2003年,重庆中央商务区规划方案获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江北嘴成了其中之一。
此后,这里居住的近7万居民陆续搬迁,成为我市建国以来主城区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拆迁。
未来 重庆形象新代表
2005年,随着重庆大剧院的破土动工,一期路网工程陆续上马,江北嘴宣告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据介绍,江北嘴的总用地规模达到约5平方公里。
在渝中半岛之上远眺江北嘴,最大的感受是,这里“天天都在变化”。
李毅称,到今年底,江北嘴还将有一次大的改观。据了解,江北嘴的重庆两大标志建筑———重庆大剧院、重庆科技馆,如今已初显轮廓,年底就将完成主体建设;占地138亩的开敞式中央公园正在建设之中,年底就将形成桂花街、香樟林、梧桐林等;江北嘴的各条主干道,也将在年底主体完工。
朝天门大桥年底通车,千厮门大桥年底动工,江北嘴不仅将变得越发美丽,交通也将更加便捷。未来,这里将成为重庆新城市形象的代表。
记忆之城VS未来之城
江北嘴上演“双城记”
“既要有现代建筑,又要保留历史遗存。”李毅称,江北嘴CBD的规划,将上演“双城记”,分为“记忆之城”和“未来之城”。
“记忆之城”在恢复。保定门、汇川门等古城门、古城墙遗址,以及明玉珍睿陵等遗迹,都将在“记忆之城”得到恢复;一些古老的路名将得以保留;原有的教堂也将复建。
“未来之城”在创新。三幢300米以上的高档写字楼在这里拔地而起,成为城市新地标。江北嘴还将全城大面积使用“水空调”,更加节能环保,城区内空气将非常清新。
江北嘴的老建筑,承载着历史。“灵石”题刻、金沙火井、明玉珍睿陵、老城墙遗址、毗卢古刹、文庙、测候亭、江北公园、文峰塔、邓家院石刻、中山林、福音堂、德肋撒堂……各种古迹遍布城中,有的还有着流传甚广的神话传说。
在江北嘴旧城改造过程中,这些遗迹都将小心地保留下来。德肋撒堂、福音堂、测候亭、明玉珍睿陵、老城墙遗址等,就被列为首批保留迁建目录。
据介绍,最早动迁的德肋撒堂、福音堂,其搬迁、重建工作,就费了不少功夫。比如,德肋撒堂原来位于江北嘴老街,2006年进行搬迁时,请来测绘、设计专家确定搬迁方案、复建设计,然后由专业的文物队伍,进行保护性拆除,一砖一瓦全部运到仓库保留。
2007年按照设计方案,对德肋撒堂进行复建,迁至中央公园内。砖瓦不够时,还去全市进行旧城改造的地块搜寻,购买同是上世纪20年代的老砖瓦。经过精心的施工,今年10月,德肋撒堂正式对外开放。
本版稿件/本报记者 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