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你能看见多远的未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3日10:33  新京报

  -新观察

  现在有些人很怀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他们的就业观念是“我是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一颗红心、 两种准备”。不过历史并没有让这些砖如愿以偿,像他们想象的那样被用来建成牢不可破的大厦。怀念者说,那是因为决策者 的一些失误。言下之意是,如果没有这些失误的话,这种就业观念就会大功告成。

  但是,他们应该思考的是,在国家的决策中,砖的意见是否重要?如果他们不是任随搬移,而是有更多的博弈空间, 那样的决策失误是不是可以减少很多?

  让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工作的权利和自由,而且惟其如此才能促进社会资源更有效的配置,简而言之对自己对国家都 好,这是“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完美诠释。这项政策在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推出以后,大学生们普遍拥有的却是一种告别“ 进了大学的门儿,就是国家的人儿”的被弃感。

  人生漫漫,前途茫茫,何处是我的归属?好在当时竞争并不激烈,市场也日趋自由,很多人尝到了自主择业的甜头。 但是好景不长,收费和扩招使大学生就业几乎又变成了“单向选择”,又是一块任随搬移的砖:任好单位搬。就业意愿调查显 示,单一的功利性选择成为大学生的择业倾向,比如去大城市的高收入单位,广州的外贸与金融,上海的商业大公司,北京则 是国家机关。

  从教育投资的角度看,追求快速的高回报无可厚非。但是,人们担心这种就业观念的单一会造成社会发展的不均衡。 按照完全市场化的“一般均衡效应”理论,这并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最终会实现真正的均衡。不过这 是一种近乎无政府主义的理想,而就业是一个政策导向极强的市场。所以,这种对于不均衡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其实是对政府 干预下的资源分配的担忧。

  我不知道次贷危机之后的经济不景气对美国大学生的就业观产生了怎样的改变,只记得几年前我在美国接触到的很多 学生,他们毕业后的第一选择是去国际NGO组织工作两三年,那真的是如今很多中国人怀念的“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世 界最需要的地方去”。更多的学生没有这样选择,但是也没有急匆匆地追求短期的高回报,而能够相对从容地对漫长的人生做 一个规划。他可以指着这个规划告诉你,十年后他在干什么,二十年、三十年后又在干什么。

  如果他不喜欢拥挤的街道,他就不会把未来计划在纽约。如果他发现中国的潜力,他不一定马上就跑到北京去,而是 一步一步地走过去,每一步的状况都心中有数。从这里面,我看到的是对长远未来的期许。这种期许来自社会发展的秩序感和 安全感。

  马斯洛列出的需求层次是: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

  如果前两者没有解决,后面的需求无从谈起。我们需要追问的是,什么是真正的秩序和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来自社会的深沉结构,而不是来自警察的日夜巡逻。在真正的和谐社会里,自主择业才能呈现出更多的可能性。

  □老卡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