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点评:西北风的十年(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3日12:25  大众网-齐鲁晚报
专家点评:西北风的十年(图)
胡月是“西北风”的代表歌手之一。

  深圳大学教授、音乐史专家谷勇谈起近30年流行音乐发展第二阶段1989年到1998年的10年表示,这个阶段流行音乐的主题是文化反思,代表作是“西北风”。谷勇认为,这个阶段是中国流行音乐至关重要的10年,“1988年刚好是改革开放10年,那个时候全国出现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集中在讨论中国的文化究竟怎么走,是全盘西化还是走中国自己的有特色的道路。这一时期的电影以《黄土地》、《红高粱》为代表,音乐上则出现了‘西北风’。如《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胡月、杭天琪、范琳琳是这一风格的代表歌手。

  在“西北风”猛烈地刮过之后,音乐上出现了一个间歇期,在1992年到1993年,这一阶段出现了许多红色经典歌曲的翻唱,比如《红太阳颂》,刘欢、毛阿敏等大腕都唱过这类歌曲,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上的回归。“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不再专注于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而是更多地寻找心灵的平静。这一时期的歌曲不再是呐喊和震撼,而更像是文化上的按摩,安抚人们焦躁不安的心灵。”谷勇说。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民族化的音乐再度出现,谷勇认为这一阶段是“西北风”的后效应,“如《回到拉萨》、《青藏高原》、《天堂》等,都是受‘西北风’的影响,‘西北风’是用陕北民歌,而它们是用藏族、蒙古族的民歌。可以说‘西北风’影响了整个上世纪90年代的创作风格,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本民族的音乐,流行音乐开始民族化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