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光谈诸城“卖光”:最自豪是给职工建立社保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3日12:45  大众网-齐鲁晚报
陈光谈诸城“卖光”:最自豪是给职工建立社保
陈光。本报记者 戴伟 摄

  -大变革时代的中国,有多位地方官员以大胆改革、个性十足出名。陈光就是其中的一位。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那一年,他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最先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实践了国企改革的新思路,使诸城在全国一夜出名。他的实践给中国之后十余年的国企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008年4月30日,我们如约来到陈光办公室,这可能是陈光就任省长助理以来第一次接受媒体专访。他对我们的到来显然有所准备。一一见面后,我们发现他的手中有几页信纸,他向我们解释:“这是我的老习惯了,顺着你们的采访提纲,就简单准备了准备。那咱们就开始吧。”谈起改革,陈光很兴奋,似乎有很多话要说。

  “这个月发了工资,马上就得调度下个月的支出,这个钱谁给?企业给我们交。企业不活,交什么?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财政收支平不起来,干部职工发不下工资,你这市长怎么当的!”陈光坦言当时诸城改革皆因企业和财政困境所迫。

  诸城,古称密州,山东省潍坊市的一个县级市。1991年,陈光调任诸城市市长,35岁的他进行了一场在当时中国引起轰动的改革。

  1992年4月,按中央统一部署,诸城对150家市属独立核算企业进行审计,结果是“灾难性”的:150家企业中103家亏损,43家已资不抵债。当审计部门到达一家市属单位时,该单位仓库里“文革”时的军帽满满地堆在仓库里。军帽一戳一个窟窿,但这堆废物在该单位的账面上仍然披着国有资产的外衣。

  基层的改革往往源于财政的困境。1991年的诸城有18000人吃财政饭,但财政收入不足8000万元,干部工资不能按时发放。按常规,诸城每年需500万元财政预备费,但一分也没留。半死不活的国企状况和入不敷出的财政处境,让诸城市长陈光如坐针毡。1992年5月,诸城市人大向政府申请购买“桑塔纳”一辆,陈光却拿不出钱来。2008年4月,谈起当年的“买不起桑塔纳”事件,陈光依然对当初的窘境唏嘘不已。

  “这个月发了工资,马上就得调度下个月的支出,这个钱谁给?企业给我们交。企业不活,交什么?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财政收支平不起来,干部职工发不下工资,你这市长怎么当的!”陈光坦言当时诸城改革皆因企业和财政困境所迫。

  1992年的诸城国企就是当时中国部分国企的样本,1992年的诸城困境就是当时中国困境的缩影。

  高层的调查,对于陈光来说,是一种煎熬。陈光日后回忆自己的感受,“那时候我的人生就好像一枚半空中的硬币,连自己也不知道会翻到哪一面。”

  如此困境下,1992年10月诸城市在“以明晰产权为突破口,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多种形式推进企业改革”的思路下,对五家企业进行试点改革。

  五家试点企业涵盖了四种类型:小型国有工业企业、小型国有商业企业、小型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

  始建于1970年的诸城市国营电机厂是试点改制的第一个企业。10月,改革试点工作组进驻国营电机厂,推出两套股份制改造方案供职工选择:一是个人股不超过20%,国家完全控股;二是将企业存量资产出售给职工,国家以土地入股。

  意外的是,这两套方案都遭到了职工的反对。国营电机厂的职工自己提出了一个方案:职工将企业资产全部买下,国有土地使用权不入股,由企业有偿使用。

  1992年12月24日,诸城市人民政府166号文件同意了这个建议:将国营电机厂“卖给”厂内职工。就这样,一场由诸城市主导,职工自己设计方案的国企改革开始了。

  不几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播出消息:山东省公开出售一家小型国有企业,他们用了“出售”的字样。陈光“卖光”国企的做法顿时成了全国最大的焦点。

  1992 年“姓资姓社”的帽子禁锢了许多官员改革的脚步,但陈光的步子却迈得异常大,那是因为他有一个莫大的“靠山”。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召开,江泽民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报告中提及,“国有小型企业,有些可以出租或出售给集体或个人经营。”这句话成就了陈光诸城改革的全部依据。

  1993年5月,在五个试点企业的基础上,陈光组织45个工作组进驻全市272家企业,开始全面改制。此时的陈光已由诸城市长升任市委书记,“陈卖光”也取代了陈光的真实姓名开始在全国流传。

  这个不靠港口码头,没有铁路、高速公路,也不靠近大城市,自然条件较差的县级市,在陈光改制后发生了巨变。据统计,1996年的诸城与1990年相比,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由17.3亿元增加到72亿元;财政收入由0.85亿元增加到3.2亿元。

  自陈光改革后,关于陈光的争论亦由此开始。有人骂他变卖国有资产,罪不可恕;有人对他极为推崇,认为陈光为中国国企闯出一条完美的路子。

  1996年2月,国家体改委副主任洪虎受朱镕基副总理委派,率中央九部委联合调查组赴诸城调查。他们在诸城进行了八天“背靠背”的调查,写出了长达73页的调查报告,结论是:诸城的改革,方向正确,措施有力,效果显著,群众满意。3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听取了调查组的汇报。

  最自豪是给职工建立社保

  1996年3月20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带领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国家体改委副主任洪虎、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等40多人到达诸城,开始了为期三天的考察。最后,对诸城市采取多种形式探索搞活小企业的做法表示肯定。

  高层的调查,对于陈光来说,是一种煎熬。陈光日后回忆自己的感受,“那时候我的人生就好像一枚半空中的硬币,连自己也不知道会翻到哪一面。”

  “有庙就有神,有神就 得有人来烧香。就得有人供着它,养着它。这些神不光 要吃要喝,还要管人家的人财物,管人家大大小小领导 的任命。”陈光言辞激烈地向 记者述说机构繁杂的弊病。

  任何改革必定有阻力,唯一的不同是阻力的大小程度。诸城的国企改革恰好是一场阻力较小的改革。这多半要归功于陈光的配套改革。陈光的配套改革共八个字:“解放思想,精简机构。”

  解放思想奠定了改革成功的基础,而精简机构则在技术层面给改革以保障。

  1993年,陈光撤消了诸城市5个工业主管局,并将经委改成一个拥有50人的“工业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管理诸城所有企业。

  5个工业主管局彻底被消灭了,而非简单地变更门面。陈光对这些被撤消局的领导和职工进行了全面安置,他的这一措施使得因裁撤导致的不满得到了有效安抚。

  “有庙就有神,有神就得有人来烧香。就得有人供着它,养着它。这些神不光要吃要喝,还要管人家的人财物,管人家大大小小领导的任命。”陈光言辞激烈地向记者述说机构繁杂的弊病。

  配套改革的顺利,不仅成就了陈光的诸城改革,更使得后陈光时代的改革深化一帆风顺。

  在2008年的诸城,陈光依旧被市民称颂。当记者向出租车司机王伟打听陈光的口碑时,他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诸城的许多东西都是他搞的。看,这路是陈光修的,当时大家都嫌修得宽了,八车道。现在看看,他真有眼光。”

  你得把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起来,企业改制以后虽然不找市长找市场,但你要看到市场是有风险的,出了问题怎么办呀,我不能再接过来再恢复国有吧?再把你抱起来吧?但是呢,我必须有个社会保障制度在这儿托着,让破产的下岗的失业的都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

  陈光诸城改制的“卖光”模式,还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陈光在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的同时,还对社会保障进行了精心研究。

  1992年底,诸城市西郊街3 号,“诸城市国营电机厂”正式更名为“山东诸城市开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这标志着陈光诸城改制的开始。作为改革主导者的陈光,在成立大会上宣布公司的章程、市政府的批复,颁发股权证。

  一摞一摞的股权证由陈光亲手颁发。接着董事长讲话,股东代表讲话,陈光讲话。陈光的讲话一如继往的激烈:“从现在开始,我们两者的关系彻底变了,你注册我登记,你挣钱我收税,你违法我查处,你破产我同情。同情归同情,没钱给你,你找市场不能再找市长。”

  话虽如此说,但改革到此并未完结。陈光是一名官员,不是企业老总,他清楚自己的职责与政府的职责。

  “改制不能一卖了之,一改了之。政府的职责是规划、监督、协调、服务,服务是很重要的一块。你得把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起来,企业改制以后虽然不找市长找市场,但你要看到市场是有风险的,而且市场竞争是你死我活的,是非常残酷的,企业有亏就有盈,有盈就有亏,破产亏损也是不可避免的,出了问题怎么办呀,我不能再接过来再恢复国有吧?再把你抱起来吧?但是呢,我必须有个社会保障制度在这托着,让破产的下岗的失业的都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

  在诸城改革开始时,陈光和班子成员便对社会保障进行了精心研究,同步建立了养老、失业、工伤、医疗和女工生育共五大类保险。

  健全社会保障,意味着企业成本的增加,同时也使得政府财政和税收减少。

  “我也希望多收税,但是你不建立社会保障,企业一旦出了问题,还是你政府的麻烦。我们宁愿政府少收点税,也要把社会保障建好,让企业遇到风险的时候有一条底线托着,不至于出现大的问题,让每一个职工都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当年这一做法是让我觉得最自豪的。”陈光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