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文鹏) 说起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小杨屯的变化,张国忠总结为"三大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小杨屯先后迈出了三大步,分别是寻找路子吃饱饭、多种经营大发展与市场经济是关键。"
尽管6年前曾见过聊城市茌平县小杨屯村党总支书记张国忠,但当9月底在小杨屯村再次见到已82岁高龄的他时,记者还是不禁吃了一惊,因为他还是像当年一样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说话依然是那么风趣幽默且透着朴实,声音也洪亮如往。
从1949年至今,张国忠当村支书60个年头,堪称“共和国之最”,如今,他在思想上依旧活跃如初。年逾八旬,他没有掉队。
三十年来三大步
张国忠说,伴随着小杨屯的变化,他用四句话来总结自己的一生:“少年生活靠要饭,青年创业拼命干,壮年事业有发展,老年拼搏没掉队。”
说起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小杨屯的变化,张国忠总结为“三大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小杨屯先后迈出了三大步,分别是寻找路子吃饱饭、多种经营大发展与市场经济是关键。”
小杨屯地处鲁西平原“十二连洼”的最低处,从历史上就是一个“地多不打粮,年年闹灾荒,辛苦干一年,一顿吃个光”的逃荒要饭村。“小杨屯地处‘十二连洼’的洼底,红土涝洼是穷根,不改变生产条件就拔不掉穷根,也不会过上好日子。”张国忠看清了之后,1961年冬天就带领着小杨屯的男女老少朝着红土洼地下了手,铁锨、镢头、钢钎都用上了。一个冬春,他们硬是在天寒地冻中挖出了一条长2500米、开口宽有5米、深有2.5米的干渠,为村里的大洼地开出了一条排水道。接着他们又对全村的1400亩红土洼地进行了土壤改良,1964年全村人均口粮500斤,上交公粮17万斤,成了当时聊城地区人均贡献最多的村子。
1977年,小杨屯粮食亩产1500斤,人均分配收入320元,是聊城地区当时农民人均收入的6倍,张国忠也因此当选了党的十一大代表。“我们苦干20年,挖了主干渠10条,修路几十公里,修桥大小50余座,打机井20多眼,我们把只收蛤蟆不收庄稼的涝洼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聚宝盆。”张国忠笑着说。
改革开放之初,小杨屯就不再为吃饭发愁了,可手中没有钱却成了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我们抓住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好机遇,大面积种棉,1984年,我们植棉900亩,亩产184斤,人均收入达到了1340元,村里人钱包立即就鼓起来了。”张国忠说,但后来国家下调植棉面积,农资价格上涨,棉花带来的收入又开始减少了。于是他们村支部一连几天开会商量找出路,最后决定“依靠科技向地要钱”。张国忠带着人进了省城来到省农科院,为小杨屯找到了立体种植的新路子。
在专家的指导下,张国忠带着小杨屯的农民们学会了农作物的立体种植。这样一年下来,小杨屯亩均收入增加了1000余元,他们“拔穷根,栽富苗”的愿望成了现实,张国忠形象地总结为“少数面积狠抓钱,多数面积搞粮棉,小田收入投大田,粮棉瓜菜都增产,农林牧副都发展”。1989年春,中科院的专家来到了小杨屯,称他们创造了“平原农业开发的新模式” ,这一年小杨屯人均收入达到了3000元,而全省农民的平均收入只有600元。同年张国忠被推选为全国劳动模范。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张国忠作为十四大代表深知此举意义重大,回到村里立即召集支部人员开会商量,如何把最新“理论”与小杨屯的“实践”结合起来。1993年,他们决定搞养鸭闯市场,为了积攒养殖经验,张国忠自己掏钱养了200 只,“赔了算我的,赚了都是集体的”。鸭厂搞起来了,可技术管理却跟不上,年近七十的张国忠带着鸭厂厂长跑到河北、北京等地走访学习,取了“真经”。
小杨屯的鸭厂现在已经发展成了集孵化、饲料、养殖、宰杀、冷藏、熟食、运输、销售等为一体的大型贸工农龙头企业——小杨屯鸭业集团总公司,并于1999年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2007年小杨屯村民人均收入已达到15000元,成了聊城的首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