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鞋的变迁(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3日15:00  大众网-齐鲁晚报
鞋的变迁(图)
鞋的变迁

  文/李建增

  改革开放30年沧桑巨变,使人们的衣食住行无忧。单说脚上穿的鞋,过去是自己做,“文革”前是凭票买,买了鞋先钉鞋掌,出了窟窿再补补丁……如今鞋已是人们追求时尚和浪漫的服饰之一。鞋的变迁,就足以证明由贫穷走向富裕的巨变。

  童年和中小学时代,我穿的布鞋都是母亲一针一线亲手做的。解放初期,济南市民穿的鞋都是自己做。在夏日的晴好天气,常见家家晒袼褙儿,这布袼褙儿是做鞋底和鞋帮的原材料。它是在案板上先糊一张报纸当底,再用面粉打的糨子把废旧布头一片一片地均匀糊上,铺平为一层,一般一张袼褙儿都是糊三四层布。一张袼褙儿干透后揭下来备用。那时候,家家主妇的筐子里,都有几双鞋样子,包括鞋底样子和鞋帮样子。做鞋时先比着鞋底样子,用袼褙儿像剪鞋垫一样把鞋底剪好,一般要用四五层袼褙儿,每层袼褙儿的边沿用斜剪的白布条糊好。这四五层摞起来,上下层都糊上踩布,就可纳鞋底了。纳鞋底是功夫活儿,纳鞋底用的麻线也是自己搓。春夏时光,树阴下或大门过道里,妇女们在一起搓麻线、纳鞋底是当时的一道景观。

  做布鞋的帮即鞋面一般用黑斜纹布、灯芯绒,高档一点儿的用黑礼服呢布。那时流行小圆口、方口和六个鞋眼的,女鞋方口也有襻带。这样做成的布鞋称为“千层底”鞋。鞋口两侧有黑色宽松紧带的松紧口鞋是后来才流行的,当时人称“懒汉鞋”。这种鞋吸汗养脚,但是怕水,鞋底也不耐磨。会过日子的人都是请修鞋的师傅钉上掌,把鞋底的前后分别用鞋钉子钉上废旧地排车外轮胎。

  当时很少有人买得起皮鞋。我上小学时,父亲给我买了一双上海产的黑色力士鞋,高兴得我当晚没睡着觉。母亲有双黑色胶质雨鞋,在下雨天穿用,令邻居同院都很羡慕。

  从前没见过塑料拖鞋、棉拖鞋这类商品,都是把穿出了窟窿的布鞋趿拉着当拖鞋。夏天,自己锯块木头板,刨光滑后用钉子钉上段旧腰带或帆布,就成了拖鞋。

  民用工业产品的短缺,在1960年至1963年最为严重。商店的布鞋是凭鞋票购买,生活的贫困,使人们不得不拿一年一双的鞋票去换粮票,好填饱肚子。那时一副鞋带还要收一寸布票呢。后来皮鞋是凭工业券购买,工业券是随工资多少发放,一般一家人只有一人工作,工资又低,所以买皮鞋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轻工业的发展,济南市场上有了浅古铜色的塑料鞋底,妇女们做鞋再也不用纳鞋底了。

  上世纪70年代初期,济南流行白色布帮胶底的网球鞋,小伙子们以穿白网球鞋为时尚,当时叫“小白鞋”。再后来,济南市场上出现了注塑布鞋,人们称为“白压边”。还有平绒襻带坡跟注塑女鞋,都是济南制鞋三厂产的。时髦的男青年则追求上海产的白色回力牌球鞋。商品的短缺依然存在,这些鞋在一般的县城里是买不到的。因那时我跑货物列车到兖州,兖州地方上的朋友经常托我在济南买“白压边”和回力鞋。而济南人则常托出差的或跑车的去青岛或上海捎皮鞋穿。

  改革开放初期,商品供应逐渐丰富,军工产品也转为民用。济南3520厂产的军用布鞋,是布帮布底上粘一层薄橡胶底,每双3.12元。因物美价廉,穿着舒适,成为百姓生活、工作穿着的首选。这期间,学生和青年人开始争相购买旅游鞋,大江南北的旅游鞋厂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从前,即使有双皮鞋也不敢穿,生怕别人说你有钱。现在上街、上班,人人都穿上了皮鞋,也不再怕别人说资产阶级思想了。皮鞋式样、颜色、品牌五花八门,女鞋式样的变化更是一浪接着一浪,高跟鞋的后跟从两三厘米发展到五六厘米甚至更高。今年新流行的一种女式塑料拖鞋,前面不露脚趾,形如鲇鱼头,鞋面有许多圆形或方形孔洞,并点缀彩色花朵,色彩艳丽,有媒体称之洞洞鞋,深得爱美人士的青睐。如今,贫困已成为历史,物质短缺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人们穿鞋不愁了,愁的却是商家忙促销,不知选啥才好了。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