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管慧晓
在青岛有这样一家人,祖孙三代都开过火车,他们就是铁路济南西机务段的牛百川、牛玉光、牛春。祖孙三代见证了中国铁路几十年的变迁和发展。
牛百川:开过多种类型蒸汽机车
1952年,中国有了自己制造的蒸汽机车,从解放型到人民型,再到上游型,牛百川都曾开过。
今年89岁的牛百川老人早在1942年就从淄博到了青岛,在铁路上找到了一份工作。两年后,他正式成为蒸汽机车上的司炉。顾名思义,司炉就是专门负责给蒸汽机车上的炉子添煤的。当时的蒸汽机车全靠烧煤将水转化成蒸汽来带动。因此,一个炉膛底部面积约6.8平方米的大锅炉就成了机器的核心部位。锅炉烧得好坏决定了火车跑得快慢,因此,只要火车开着,牛百川便不得不一直埋头添煤,机车到达终点后,整个人总是一身煤灰。“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捡破烂的,仔细一看是机务段的。”便是当时流传甚广的一段话。而同样做过蒸汽机车司炉的牛玉光则这么形容到站后的司炉:“全身上下只剩眼珠是白的。”此外,由于蒸汽机车极为简陋,几乎没有什么消音措施,司机的听力受到极大的影响,牛百川和牛玉光的听力都比平常人要差。
解放后,牛百川在1950年10月被提升为司机。当时蒸汽机车的驾驶室前是8米长的车头,根本看不到前面的路况,司机只能从左侧的窗户向外瞭望,右侧的观察则由搭档副司机负责。夏天还好说,到了冬天,脸在窗外探一会儿就被冻僵了,再碰上大风天,烟囱冒出来的烟刚好扑到人脸上,司机连眼都睁不开。
1952年,中国有了自己制造生产的蒸汽机车,从解放型到人民型,再到上游型,牛百川都曾开过。
第二代牛玉光:
经历铁路变化最大的三十年
牛玉光开火车的30年恰好是中国铁路变化最大的30年,铁路六次大提速他都曾亲历。
受父亲的影响,牛玉光1975年便投身铁路去圆自己的火车梦。那时,铁路上使用的依然还是蒸汽机车,经过4年的司炉锻炼之后,牛玉光考取了副司机,并于1986年正式成为司机。而恰在此时,铁路已经全面更换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开始成为主要的车型。尽管拥有司机资格,但是却无法驾驶这崭新的内燃机车,牛玉光十分不甘心,便又开始了手捧专业书刻苦学习的时光。为了全力参加内燃机车司机考试,牛玉光还把当时仅有4岁多的孩子送到了烟台亲戚家,自己每天工作之余专心在家看书。1987年,牛玉光终于如愿开上了当年青岛铁路局的第一批内燃机车,结束了探出半截身子在窗外瞭望的日子,开始摆弄起油门和牵引杆。
“内燃机车可比蒸汽机车厉害多了,以前开蒸汽机车,从青岛到坊子169公里最少得开8个小时,路上还得换两次车头,加好几次水,不然车上的煤和水根本不够用。改成内燃机车以后,跑同样的路只用两个半小时,拉的货还多了好几倍。”牛玉光介绍,自己在30多年的铁路生涯中,先后开过国产的东风4号A、B、C型;东风5号以及东风8号B型内燃机车。不管开哪种型号的火车,牛玉光始终都保持着对车辆极大的热情,每次驾驶列车,在交接前都要进行复检,检查甚至严格到了需要查看螺丝有没有松动。此外,作为机车长的牛玉光还要求机车组成员每次出车后都要做到擦车、保养、点油步步到位。因此,尽管开的是货运车,但是每次他交给别人的总是光洁如新的车头。凭着扎实的技术和过硬的业务素养,牛玉光在30多年中未发生一起事故,由他率领的东风4-5001号机车曾成为山东省首个获得“先锋号”荣誉称号的机车。
牛玉光开火车的30年恰好是中国铁路变化最大的30年,铁路六次大提速他也都曾亲历。对于铁路的巨大变化,牛玉光深有感触,“我刚开始开火车的时候,从车站到火车都十分简陋,火车进站之前需要看车站的壁板信号,一根高高的竿子上面有三块铁板,可以表示进站、停车等四种信号,是否能够进站全靠这个壁板来告知司机。”
1985年,铁路开始更换色动信号,司机只要根据信号灯的颜色就可以知道应该如何操作。电话虽然已经在1985年出现在了火车上,但当时只是作为一种摆设,“你用电话呼叫车站,人家根本都不搭理你”。
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在进站前两公里用列车上的调度电话呼叫站内三次开始被列入相关规程,但是仅能实现司机与车站的通话,而到了2006年,调度电话已经可以实现调度员与司机之间的点对点通话,调度员可以直接指挥司机进站。
牛玉光这么总结30年的铁路变化:劳动减轻了,车型先进了,车速提高了。
第三代牛春:
梦想早日开上动车组
开电力机车只是牛春实现火车理想的第一步,而动车组正在招聘司机的消息更触动了他的心弦。
这个“铁路世家”的第三代出生在1982年的春节,也因此起名叫牛春。因为爷爷和父亲谈话的主题永远少不了火车,牛春从小便对火车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初中毕业后,牛春报考了济南铁路机械学校,2002年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地投身到机车司机这一行。2006年,经过4年见习之后,牛春终于成为一名司机。同父亲一样,每次开车之前,牛春都会对车辆的各处进行认真检查,以确保车辆安全运行。牛春说,自己驾驶中也曾经遇到过车辆突发故障开不了的情况,但是凭着过硬的专业技术,依然能迅速解决问题。
如同父亲当年刚当上司机就赶上全面更换内燃机车一样,牛春也面临着火车大变革的时期。不仅电力机车大量增加,2007年4月18日,时速250公里的动车组驶上胶济铁路,进入高速铁路时代。
这一消息极大地震动了牛春。他也同父亲当年一样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以期早日驾驶新型火车。今年11月6日,牛春参加了在济南举行的电车司机考试,如果顺利的话,牛春很快便能开上电力机车,从此告别柴油车。“电力机车比内燃机车环保、载重量还大,科技含量也高,当然想开电力机车。”牛春说。
开电力机车只是牛春实现火车理想的第一步,而动车组正在招聘司机的消息更触动了他的心弦。但由于动车组司机要求驾驶机车经验至少两年以上,还差半年才达标的牛春只能先把动车梦放在心底,继续努力学习专业技术、补充电脑以及外语知识。
牛家人的火车梦,还将继续在牛春的身上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