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重温女排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4日11:33  新京报

  -新观察

  中国女排勇夺五连冠那几年,我正在读大学,亲身感受到因女排而带来的民族狂喜。

  1981年11月16日傍晚,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决赛开始,中国队的对手是东道主日本队。在主场球迷震耳欲聋的 喊声中,中国姑娘以3∶2艰难获胜。她们在球场上抱头痛哭,国内的人们则热血沸腾。许多人上街,表达情绪。

  第二天,《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推出女排夺冠的报道,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 。从此,“学习女排,振兴中华”的口号被喊得山响,“女排精神”也开始向各行各业蔓延。

  而在我看来,女排的夺冠和随后的三连冠、五连冠,其实也是排球知识的大普及。人们不仅记住了张蓉芳、孙晋芳、 郎平、周晓兰、陈招娣、侯玉珠、袁伟民等一长串陌生姓名,而且知道了“短平快”、“时间差”、“背飞”、“高举高打” 等基本战术用语。国人的看球水平大面积提高。

  现在想想,所谓的女排精神其实就是拼搏精神———顽强拼搏,奋勇拼搏。但这种精神为什么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却 是值得思考的。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国力贫弱,百废待兴,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大叙事中,国民与政府基本上是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那种落后就要挨打的焦虑充溢心头,那种大干快上的豪情也溢于言表。这时候,便急需要通过一种鲜明、生动 的形象去传达和固定那种豪情壮志,而女排精神则适逢其会地出现了。

  众所周知,那个年代还有陈景润精神,但陈景润毕竟不如女排姑娘年轻、鲜活、充满动感、富有朝气和人多势众。所 以,选择女排、女排姑娘形象和女排精神作为国家与国民集体意识精神的表达,可谓恰如其分。

  然而,当女排精神承载了太多的内容时,它也就变得不堪重负。郎平在自传中回忆:“我扣球的形象都上了邮票,女 排的集体照做在了日历上,还有纪念币、纪念章,像民族英雄一样。逼着你只能上不能下,打球已经完全不是我们自己个人的 事情、个人的行为,而是国家大事。”

  新华社的老排球记者曲北林回忆:“每逢重大比赛,整个国家都似乎停滞了下来———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全都守 在仅有的几台电视机前。”这种状况和局面若持续,对于一个体育项目,对于一个社会未必真的有益。

  五连冠之后,那些女排队员有的退役,有的出国,女排精神似乎逐渐被人淡忘,女排奇迹渐渐远去。

  在我看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回各家,各就各位,各行其是,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

  体育就是体育,政治就是政治,这种格局才是正常的。这就如同奥运就是奥运,绝对不要将奥运政治化。

  有人可能会说,没了女排精神,国人会忘了拼搏。我倒觉得这有点杞人忧天。就相当于女排的“三从一大”(从严、 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古人早已“悬梁刺股”,这自然也是拼搏,但他们未必看过女排打球。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经典。

  □赵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