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文物回流应有长期规划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6日11:06  新京报

  -新观察

  市场经济真的是有魔力的,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虽然有政府的管制和文化界发出愤怒的谴责,但是大量文物仍然 合法非法地出境,原因无他,海外价格更高而已。

  二十年后风水轮流转,国内的文物价格甚至比国外还高,拍卖场上“天价”不断。文物的流向也随之逆转。

  追踪历史的轨迹,可以看到二十世纪初随着中国政局几经变换,一方面是外国藏家、博览会大肆搜求而去众多文物, 另一方面富有收藏的华人家族流落海外,也带出去很多书画、瓷器器物。形成对比的,是上世纪50年代以后的三十多年,内 地少数人虽然也知道古董、艺术品可以交易,可以换钱、救急,但是并没有一个成规模的市场出现。80年代以后,香港和台 湾先后沾染此风,开始成规模地收藏,也因为这个时间差,所以在80年代、90年代初狂收中国古董和民国早期油画,等到 现在再高价出手,收获真金白银。直到90年代,内地人在拍卖公司、古玩商乃至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才真正形成收藏和拍卖 的一波波热潮,连赝品行业也因此空前兴盛。

  中国内地的富人们张开欲望的大口欢迎文物艺术品进入他们巨大的公寓、别墅和私人仓库,这里面包含所谓的“回流 文物”,其实,这种回流有不同的三个层面:首先是崛起的港台买家和内地买家通过拍卖市场买了不少早期海外华人藏家的藏 品;其次是日本、法国、德国等国藏家的作品开始回流内地和港台;第三,港台藏家的藏品也部分地回流内地。

  就大的方面说,“回流”当然和中国国力增强、国民日渐富裕程度以及“爱国心”有关,但平心而论,“爱国心”虽 然有作品,但没有市场经济这般大的拉动力和持续性。最近十多年,艺术品收藏逐渐从趣味导向变为投资导向,成为一项大买 卖,似乎是整个世界的潮流。无论海外还是内地,所谓文人收藏家、书香世家的收藏已经越来越珍稀了,现在是商人的世界, 这些崛起的新富们买进艺术品,有投资的需求,也有艺术审美的追求,心态复杂,但也无可厚非。

  当前的问题在于,现在很多人包括收藏家、拍卖行、批评家都在议论“天价”的市场效应、经济收益,而没有更长期 的规划。其实政府和文化机构应该顺势而为,鼓励“有限共享”的文化氛围和制度环境,比如鼓励收藏家建立私人博览馆对外 展出,国家文化机构设立勋章表彰文物捐赠者等等,让更多的藏家把自己珍藏的文物展示或者捐赠。

  另外一方面,也要看到“回流”的同时,非法的“出土”和“外流”仍然存在,走私盗掘现象时有所闻,“假拍”“ 拍假”也相当猖獗,这也是“文物天价”带来的效应之一,这就要看政府如何加强管制和行业内如何自律了。□周文翰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