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国强
西柏坡
2002年12月5日,河北西柏坡,大雪纷飞。刚刚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把他上任后第一次展露施政方 针的地点选在了这里。
在海内外纷纷询问“WhoisHu”(胡锦涛是谁)、揣度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施政风格之时,胡锦涛的西柏坡之行 无疑极具象征意义。
西柏坡,处在时空坐标的显赫位置。53年前,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从艰难困苦的“打江山”,历史性地转向 了同样不容易的“坐江山”。
毛泽东在西柏坡告诫全党同志,革命成功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后面的道路依然漫长,因此务必继续地保持谦 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饶有兴味的是,在1978年末吹响改革开放号角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的思绪也同样回到了西柏坡,而 到了1984年,邓小平则亲自为落成的西柏坡纪念馆题写馆名。
在那篇著名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报告中,邓小平讲到,“全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号召全 党重新学习”,但建国之后的20多年中,“应当承认学得不好”,“建设的本领没有学好,建设没有上去,政治也发生了严 重的曲折”,现在要集中精力搞现代化建设,“所以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
胡锦涛在西柏坡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同志,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面前 保持清醒的头脑。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主轴是放权让利、搞活市场的话,那么90年代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凯歌高奏的时 期,而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则远非经济发展所能涵盖。
就像只吃一种食物会导致营养不良一样,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也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经济繁荣能否与社会公正形成正 比?社会进步是否非要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面对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多发、腐败现象蔓延等严峻形势,是否要改变G DP至上的固有观念?
归根到底一句话,改革该如何走下去?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如同毛泽东当年在西柏坡所处的位置一样,正站在改革开放事业的关键转折点 上。
多难兴邦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这是一个让整个中国感到阵痛的时刻,烈度高达8级的汶川大地震突然爆 发,距四川数千公里的北京、上海都有明显震感。地震造成数10万人伤亡,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亿。
如果说汶川大地震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所遭遇的最重大灾难的话,那么在此前的5年中,各类难以 预料的突发性事件一直带给他们以及全体中国人严峻的考验。国民经济年均超过两位数的增长、胡温新政的清新之风以及奥运 会这个世界体育盛会的召开,都挡不住突发性事件一波波地袭来。
早在2003年,肆虐南北的SARS、震惊国人的孙志刚事件相继爆发。接下来的几年里,自然灾害、火灾、矿难 、空难事件、交通事故、恐怖攻击、公共卫生事件等等一直挥之不去。仅以今年来讲,南方雪灾、汶川大地震、三鹿奶粉事件 等等,几乎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
这一切都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了公共安全事故高发期、各类社会矛盾凸显期。如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讲到的,“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但是,这些挑战虽然气势汹汹而来,却并非不能克服,成功的关键就是无与伦比的镇定、信心和勇气。有了这些,就 能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将悲痛化作前进的巨大动力,就像温家宝总理在北川中学写下的一样——“多难兴邦”。
2007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面对许多有利或不利因素,党和政府自身的 执政能力至关重要,“关键看我们工作做得怎么样”。
胡锦涛指出,要清醒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总 结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带领人民继 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新世纪的改革开放事业,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渐次展开的。
改革新思路
2003年10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重庆市云阳县人和镇龙泉村走访。普通农妇熊德明反映的一个简单 问题,却引起了温家宝的注意。熊德明告诉总理,丈夫李建明一年前打工的工资,至今还未发放。
熊德明家的情况并不特殊,据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末全国进城务工人员被拖欠的工资高达惊人的1000亿元 ,全国1.5亿进城务工者中,只有6%的人能按月领取工资。
重庆农妇熊德明的耿直敢言,让温家宝深受震撼。全国范围的“清欠风暴”迅速掀起,国家以雷霆万钧之势保护农民 工的合法权益。
就在熊德明向温总理反映问题的10天前,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与此同时,和普通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如社保、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改革,正在艰难而又坚定地向前推进。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出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以解决人民 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和谐社会。中央高度重视和推进的“和谐社会”,是指一个民主法 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在刚刚结束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土地承包权流转成为未来改革的重头戏。而早在20 05年,以城乡统筹为主题的城乡综合配套试验区就陆续成立,并迅速投入试点。
与解决民生问题同时进行的,是持续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从2003年开始,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全面展开 ;2004年,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真正走上前台,国家也选择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首次试行绿色GDP;2005年,以股 权分置为核心内容的金融改革破冰启程;2006年,中国垄断性行业改革及国企改革持续深入;2007年,节能减排被提 上新高度;2008年,税收体制改革步伐加快……
政府和政治改革也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纵观胡温新政之下的诸多举措,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大部制改革、强化权 力监督与制约机制以及重拳惩治腐败等,无不有的放矢、直击要害。特别是今年3月份开始的大部制改革,按政府综合管理职 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体现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全新思路。
三十而立
“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2000多年前,满怀济世理 想的孟子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呐喊,呼唤圣君贤相的降临。那是一个战乱频仍的苦难年代。
把人民的疾苦当作切肤之痛,把人民的幸福看作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既是对国家领导人的崇高希望,也是最基本的要 求。
2008年,中国改革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30载,跨入“而立”之年。
从改革开放启动之时起,广大人民的利益就一直是改革开放大业的主要诉求。邓小平强调,为什么社会主义建设是最 大的政治,乃是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更以其亲民作风赢得世人尊重。执政之初,胡锦涛就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 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新三民主义”。
从2004年“郎顾之争”开始一直延续到中共十七大,全社会范围内掀起了又一轮关于改革的大争论,城乡差别、 两极分化、腐败成风、环境恶化,以及借改革之名寻租营私等诸多问题都成为争论的焦点。争论牵涉意识形态、利益纠葛以及 改革的技术层面等多个角度,显得异常激烈而复杂。
其实,有争论并不可怕,因为真理越辩越明,而且只有认真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从事开拓创新。
衡量改革开放是否成功、未来应该走向何方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广大人民群众从改革中是否受益。
改革开放的30年中,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并不能因为当前出现的问题, 就彻底否定改革的伟大成就。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只有通过更加深入的改革和更加良好的发展来解决。
正当“而立”之年的中国改革开放大业,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活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依然 在有条不紊地付诸实施。
改革,并未止步,它仍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