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雪
2008年8月20日,中央正式下发了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精神。国务院随之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确立了 “7+1”的指导思路,改革将会涉及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住房保障、人力资源、文化市场、食品药品七个领域,再加一 个“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面对当前政府转型、行政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各地方政改已在酝酿,而上海已然抢跑出发。
9月27日,《上海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和《中共上海市委工作党委体制调整方案》同时推出,表明了上海的政府 机构改革将与党委体制调整同步进行。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表示,“这次改革不是简单地机构撤撤并并、人 员进进出出,关键是要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
克服全能型、经济建设型政府的弊病,打造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这在2005年国务院批准浦东进行综合配套改革 试点时,就已成为“中央赋予上海和浦东的新的战略使命”。
2006年,上海滩社保案震惊全国。上海市长韩正对此坦言,“社保资金案影响极其恶劣、危害极其巨大、教训极 其深刻,对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害,对上海的改革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暴露出我们在制度上有缺失、管理上 有漏洞、监督上有缺位。”
随后,苦苦的寻找重塑自身形象机会的上海,决定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突破口,杀出一条血路,为长三角、乃 至全国服务。
而以“浦东综改”作为途径的突围,不亚于一场高空走钢丝,浦东综改既要实现对全国改革具有推广意义和借鉴作用 ,又要给上海市的改革以推动力,同时对浦东破解自身发展难题起关键作用。突围不仅任务艰巨,还要求上海必须有更大的担 当胸怀。
之后,久违多年的干部流动重现上海政坛。2006年9月到2007年10月的13个月时间里,韩正、习近平、 俞正声先后担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这在作为中国经济中心之一的上海历史上绝无仅有。
2007年11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俞正声正式调任上海。当时的观察人士表示,习近平主政上海期间,长三角一体 化进程明显加速。来自长江流域重地湖北的俞正声履新之后,上海的另一口号“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将有望渐次展开。
这绝非凭空推测。俞正声主政期间的湖北启动了“武汉城市圈”建设和强县扩权、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等诸多改革举措 。这位观察人士根据经验的有力推断,在这一年的时间内正一步步地实现。
提倡民主作风的俞正声,在到任上海的感言中即鼓励在民主气氛中发表意见。他上任后,上海各系统、各研究机构都 收到通知,市委公开纳谏,“言论无禁区,只要有建设性即可”。不足两个月时间,官员们就发现新市委书记在讲成绩的同时 ,更多地是“找不足、思忧患、求奋进”,这无异于一场“再定位”。
2007年年末,上海社科界人士收到一份来自上海市委宣传部,名为《请专家为上海发展建言献策》的通知。这份 通知罗列了上海面临的四个关键问题: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党的建设和上海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战略机遇和 发展方向等。直言希望专家查找上述四大问题的“主要矛盾和制约因素,结合上海的实际,分析其中的难点、突破口,明确发 展方向,形成发展思路。”
俞正声上任后就一直在努力通过基层调研、民主多方纳言等各种方式,寻找上海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对于他多次公开场合提到的经济发展问题,专家认为症结集中在上海特有的强政府发展模式上。
“强势政府”曾是上海过去几十年发展的经验。虽然浦东开发开放之后,“小政府、大社会”成为上海市委市政府和 浦东新区各级政府着力努力的方向,但此间仍不难看出“强势政府”的痕迹。如洋山港的项目、上海的轨道交通建设等。但这 种以政府之手捏合资源的方式,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却显得乏力。政府转型和行政体制改革已呼之欲出。
2008年7月29日,俞正声在上海市委常委学习会上说,“上海发展到了关键时刻,创新决定着上海未来的前途 ,对上海生死攸关,无论如何不能落后”。用“生死攸关”来形容创新的重要性,这在上海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这次改革最大亮点是党委和政府两个轮子改革的同时启动,将政府机构的调整与党委的调整结合起来。上海市委副书 记殷一璀在九届五次全会上介绍,“调整的基本原则是根据需要调整党委设置,与市政府部门设置相对应,与归口挂靠单位相 关联,与行政机构改革相衔接。”
早在俞正声在湖北担任省委书记期间,随州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就具有了“大部制”的影子。随州在2000年升格 为地级市,在原来省管市的基础上组建机构。当时湖北省委领导强调升格以后不增加编制,保持一种高效的运行机制,时任省 委书记的俞正声有意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
到了上海,这种尝试更进一步被深化。
2008年初,上海市委确定了14项重大调研课题。经过半年努力,已初见成效。如已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上 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4个配套文件,就是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课题的成果。同时上半年,上海市政府取消和停止 征收14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占清理总数的28%,涉及30个政府部门。俞正声评价说,“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是上海深 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行政管理方式创新,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这些改革举措,都是为本次上海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相关的党委体制调整所作的准备。
“办事规范是上海干部的一大优点,但有时也会显得过于教条和呆板,要敢于冲破不合理的条条框框,根据新情况新 问题想对策、出实招。”俞正声曾说。“上海加快建设‘四个中心’、推进‘四个率先’,关键是看我们想不想率先、敢不敢 率先、能不能率先。”
正如其言,在他担任上海市委书记一年不到的时间里,他用言辞和行动表现出了一个改革创新者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