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路桥人办起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小商品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7日13:33  都市快报
路桥人办起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小商品市场
上世纪80年代的路桥市场。

路桥人办起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小商品市场
现在的路桥市场。

  浙江的十个全国第一

  改革开放30年特别报道⑦

  记者 蔡坚瑞 文/摄

  路桥人刘炎歧一直保存着一组旧得发白却十分珍贵的老照片,它记载了26年前中国商品经济时代大幕初开,一群普通台州农民办起改革开放后第一家小商品市场时的历史影像。

  尽管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现今的地位已无法和义乌小商品城相提并论,但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这里曾是中国民间商品贸易的心脏。

  老街集市

  刘炎歧关于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回忆是从1982年开始的。那时路桥还只是台州地区黄岩县的一个乡镇,镇政府、供销社都集中在镇上惟一的石板路上,这条路当时叫路南街。

  那一天恰逢农历三、八集市日,上点年纪的路桥人都知道集市日老街的场景,“天还没亮,总共才六米来宽的老街就被卖菜刀、草籽、箩筐的小商贩堵得水泄不通。”刘炎歧说,商贩把镇政府门口都占了。

  刘炎歧当时在路桥镇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简称打办)工作,整治个私经济就是打办的一项重要工作,当时的说法是“割资本主义尾巴”。

  不过,刘炎歧十分明白工作责任和现实情况的矛盾,路桥的民间小五金加工行业自清朝以来就远近闻名,即使在文革时期,路桥民间的手工艺人依然顶着风险四处打游击,打办的人来了,他们就跑,白天查得严,就晚上悄悄干。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浙江温台地区无数的手工业者,平时在家种地,打点小五金,每逢农历三、八,挑到集市上卖。

  市场雏形

  既要整治老街杂乱无章的现状,又不能封杀当地的手工业,怎么办?干脆把商贩们聚到一块场地集中起来做生意,也方便管理。

  刘炎歧把商贩们引到距离老街不远的一处晒谷场,这里起初只是一个露天市场,交易日期也沿袭了农历三、八日的传统习惯,赶上集市日下雨,这里就脏乱不堪。

  最初的老街集市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把地摊摆到老街两旁居民家门口的商贩都需要向这户人家缴纳几角钱的占地费用。这个规矩于是也被顺理成章地带进了晒谷场,场地费由晒谷场所在的永跃村村委会统一收取,收费也有一个相对的标准,根据所占场地面积和位置从每摊位几角钱到几块钱不等。村里用收上来的钱盖了大棚,棚顶铺上能挡雨的油毛毡,又用黄砖在大棚两边砌了石礅,铺上空心板当台面。这一方面让进场交易的商贩避免风吹雨淋,另一方面也使收费更加公道,一米长的石板台面即算作一个摊位。

  永跃村办起市场的做法得到了当地手工业者的认可,消息传开后,从台州各县远道而来赶集设摊的商贩数量一增再增,村里又填平了附近的水沟、河塘,市场容量一扩再扩,1982年底,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从原来的晒谷场扩大到四五个篮球场大小,能容纳五六百个摊位,商品成交额以百万元计。

  规模大增

  1984年,刘炎歧从原先的岗位调到了小商品批发市场管理部工作,路桥镇集市贸易服务站也派了专管员黄银娣进驻永跃村为市场服务。

  刘炎歧回忆,“永跃村的小商品市场,用的土地是村里自己填平的河塘、稻田,盖起来的房子属于违章建筑,后来把镇上的灯光球场也拿来设摊位,没有一件事情在当时看起来是合法的。村里不止一次给镇上打申请报告,但没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哪个领导都不敢批。”

  “镇委书记没有点头同意,也没有明确表示反对,市场就办在离镇政府不远的地方,镇委书记后来干脆上下班都绕道走,只当不知道这回事。其实我们心里都清楚,镇里是支持我们办市场的。”刘炎歧说。

  1984年,全国小商品市场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关于兴办小商品市场的政策终于出现了肯定的明确信号,当黄岩县工商局副局长将政策依据捎回台州时,路桥人其实已经闷声不响地整整办了两年市场,摊位数量也已扩至1400个。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