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木匠”行骗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8日06:34  郑州晚报

  

“王木匠”行骗记

  他叫王细牛,他忽悠得呼和浩特刚建4年的公安局大楼炸了建CBD

  实际上他连啥是CBD都不知道,他的行骗法则是抓住政府领导的弱点

  他还曾用6个名字开了6家公司娶了6个老婆

  2005年3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来了一位名叫“郑泽”的港商,自称香港金鹰国际集团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局主席,他带来了一个“神话”般的辉煌构想:在呼市商业繁华区盖“西北第一高楼”——金鹰国际CBD(中央商务区),从中诈骗了8.1亿多元。而他此前还以同样的骗术在宁夏骗取了近10亿元。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判,这个化名“郑泽”、原名叫做王细牛的人,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香港富豪小学文化人称“王木匠”

  2005年3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来了一位名叫“郑泽”的港商,自称香港金鹰国际集团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局主席,他带来了一个“神话”般的辉煌构想:在呼市商业繁华区盖“西北第一高楼”——金鹰国际CBD(中央商务区)。这一“大手笔”立即引起呼市政府重视,当年就被列为向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项目。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当地采取了一系列“非常动作”。2005年5月17日凌晨,一声闷响,刚建成四年的呼市公安局11层指挥大楼被炸掉了,目的是给“西北第一高楼”腾地方。这次定向爆破也被称作“西北第一爆”。接着,原市政府大楼、龙海商厦、第一人民医院保健楼、市公安局的三栋宿舍楼相继拆除,“郑泽”在呼市中山西路黄金地段得到了50多亩土地。

  尽管获得了种种不可思议的优惠政策,但“实力雄厚”的金鹰公司却无资注入,“西北第一高楼”很快成了烂摊子,甚至还非法集资,这引起了社会的质疑与警方的注意。随着警方调查的展开,“神话”破灭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骗局却浮出水面……

  “郑泽”原名王细牛,1958年生于湖北省黄梅县龙感湖农场,读了5年小学,13岁学木匠,1974年成为农场木工,当地人都叫他 “王木匠”。1984年他跳出农场闯荡世界,开过舞厅、旱冰场,办过招待所,经营过酒店,均一事无成,还官司缠身。2000年,“王木匠”往河北省石家庄市迁了假户口,改名“郑泽”,年龄缩小11岁。警方发现,“王木匠”有6个名字:王细牛、王亚伟、王世伟、舒兵、王伟、郑泽。每个名字都注册了一家公司,娶了一个“老婆”,其中有4个“老婆”给他生了孩子。

  [ 吸金骗术 ] “空手套白狼”

  香港金鹰公司其实是一家1万元港币注册的“三无”公司,无办公场所,无资金,无工作人员。2001年2月,王细牛得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想改造宁夏宾馆,于是与区政府办公厅签订了引资合同。同年7月21日,双方又签订协议成立中外合资企业。金鹰公司没钱投入,“王木匠”就“空手套白狼”,展开了一系列诈骗行动,骗了32家投标单位投标保证金2075万元;骗取中国工商银行宁夏分行银川东城区支行以及中国农业银行宁夏分行银川新市区支行贷款179笔约1.09亿元;骗取149家企业的工程款和材料款共计约3.8亿元;非法向银川市民集资约3.18亿元。钱到手了,“王木匠”却无心盖房。“宁夏国际村”资金链断裂后,“王木匠”的目光又盯上了呼和浩特。他在呼市的骗术几乎是宁夏的翻版,合计诈骗了8.1亿多元。他还开始在南宁、乌鲁木齐等地活动,企图以相同的骗术来弥补呼和浩特与银川市的断裂资金链。

  警方调查表明,王细牛在宁夏、呼和浩特骗了17.58亿元。2001年9月至2007年1月,他把骗来的9400余万元汇至北京个人账户,还买了高档轿车,戴上了名牌手表,购置了房产。

  [ 威逼利诱 ] “抱大领导打大旗号发大财”

  一个木匠是怎么把两个地区的政府给蒙骗了?王细牛对此颇有心得。他供述:“阿基米德说过,如果给他一个支点,他能撬动地球。我的定律是抓住一个政府领导的弱点,我就能搅动一座城市。”“王木匠”的骗术就是:投其所好。

  有人爱“攀富结贵”,王细牛就进行奢华表演。到呼市“投资”时,他坐加长凯迪拉克轿车、随身跟8名保镖、每天8万元包住五星级宾馆、嘴上叼着古巴雪茄……

  有人喜好“大手笔”,王细牛就在“大”字上做文章。一张嘴就是“大投资”,做的项目更是不厌其大,“第一高”“CBD”都是他的招牌。“这叫抱大领导打大旗号发大财。”王木匠供称。警方与“王木匠”有一段经典对话,警方问:“啥叫CBD项目?”王细牛答:“我也不知道,这是外国名,我的秘书知道啥意思。”

  有人喜欢商业名人,“王木匠”就给自己罩了一身光环。“中国房地产领先企业”“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中国建筑行业信用AAA级单位”“全球100位华商品牌人物”……他买了70余道光环戴在头上。

  “王木匠”一面大肆行骗,一面还以“郑泽公益救助基金会”之名向四川省仪陇县捐助扶贫款100万元,又以“金鹰国际投资公司总裁郑泽”之名向四川省巴中市捐赠100万元。

  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是用钱买不到的。尽管他在宁夏坑骗了政府、银行、建筑企业和数千集资群众,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仍在2005年5月召开的“中国诚信企业高峰论坛上”向金鹰公司颁发了“中国诚信示范单位”荣誉证书。宁夏的CBD烂尾楼工程居然获得了原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颁发的“中国优秀工程”奖牌。中国城市标志楼盘年度金榜活动组委会还授予宁夏CBD烂尾楼“2004中国西部国际CBD标志性商务中心特别金奖”。

  “利诱”只是骗术的一面,另一面则是“威逼”。他总是先以“大项目”吸引人上钩,再以“大破坏”把对方绑上一条战船,不由你不听他差遣。面对多方压力,2007年1月,呼市想解除合作协议,但王细牛索要至少3000万元的“补偿”,否则决不退出。

  [ 最终结局 ]

  “王木匠”栽了

  不过,精于算计的王细牛,咋也没算到警方下手这么快,更没想到公安部直接介入案件侦办。

  早在2006年12月31日,内蒙古警方在公安部的直接指挥下,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其正式立案,并向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发出了预警通报。

  王细牛意识到罪行即将败露,秘密与境外企业协商转让金鹰公司股权,并紧急办理全家移民加拿大手续,企图套取资金后逃往国外。

  同时,为掩盖犯罪事实,他一边转移、隐匿、销毁公司财会账目、文件资料、电脑硬盘等,一边将公司大额资金由呼市转往北京的个人账户。

  “种种迹象显示‘王木匠’准备逃匿。”公安部办案人员说,“恰在此时,呼市政府要给金鹰公司拨3000万元补偿金。为了防止国有资产进一步流失,我们决定提前抓捕主要犯罪嫌疑人。”

  由于警方出手及时,王细牛从深圳订做的准备在呼市进行非法集资的3万张贵宾卡被缴获。据介绍,这些贵宾卡一旦售出,老百姓的17亿元血汗钱将被王细牛收入囊中。

  即便如此,不包括施工企业、材料商和政府的被骗资金,以及拖欠数百名农民工一年的工资,仍有百余名呼和浩特市民的8000多万元资金被王细牛非法吸收。

  而在宁夏,王细牛向5000余名自然人非法募集资金达3.24亿元。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判,王细牛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骗子是落网了,然而人们却不由得深思: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漏洞百出的骗子,为何能在数年内“呼风唤雨”,导演了这起“天方夜谭”般的诈骗大案?

  文图均据新华社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