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抗震救灾英模培训班的首批36名成员,于11月9日在省医院免费体检,这是我省首次对极重灾县省级以上抗震救灾英模开展集中体检(本报曾作报道)。昨(17)日,记者从省医院健康管理部了解到,首批体检的抗震救灾英模结果已经出来,41.66%的英模有焦虑情绪,33.3%的英模有抑郁情绪,其中部分既有焦虑情绪又有抑郁情绪。
■心理调查
75%的人感到焦虑
此次体检有一个特别为抗震救灾英模设定的心理测评,也就是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体检人员在自评量表中勾出答案,工作人员会根据这些答案给每一位体检人员打分,心理测评分数越高表示心理疾病越严重。
省医院健康管理部主任程幼夫表示,参加体检的36人中,41.66%的人有焦虑情绪,33.3%的人有抑郁情绪,其中部分既有焦虑情绪又有抑郁情绪。医院专门对焦虑和抑郁中的所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罗列出占据前几位的问题。焦虑自评中,31人选择“感觉浑身乏力、容易疲乏”,占全部人数的86%,是焦虑自评量表中选择人数最多的一个选项,27人选择“神经过敏,焦虑”,占全部人数的75%。抑郁自评量表中,26人选择“易生气、易激动”,25人选择“睡眠不好”。
抑郁自评中有一个问题是“对未来不抱希望”,有6人选择“大部分时间是这样”。程幼夫说,从这些检测结果来看,很多英模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
■个案解剖
他对未来不抱希望
从心理测评结果来看,有一位英模最让医生忧心。这位英模来自青川,是一位男性,“他的焦虑自评高达77.5分,抑郁自评高达76.25分,两个分数都是所有人中最高的。”从这位英模的回答来看,他绝大部分时间情绪低落、过去非常感兴趣的事现在怎么也提不起兴趣、人际交往明显减少、以前得心应手的事常常力不从心。他还经常睡眠不好,前半夜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又常从噩梦中惊醒,再也无法入睡。最重要的是,他对未来不抱希望!
体检当天,记者一直跟随青川三位英模,最让医生担心的英模令记者印象清晰。记者当时采访这位英模时,他比照片上要胖,他说是因为地震后缺少运动。“我现在负责村里1000多户、4000多人的永久性住房问题,选扯等细枝末节的事都得听村民的意见。村民那么多,意见和要求也很多,常把我弄得很累。早上6点上班,晚上最后一个找我的人走了,我才能下班。”他说,他的责任就是把工作做好,老百姓期望值很高,他想做得尽善尽美,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这个举世关注的震后重建,容不得一点马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他现在很少感到快乐,只有在一件复杂的事情被完美地做完后才会有一丝快感。
他说,父母和妻子在地震中去世了,他常会想起,可只要他一想到别人一样失去了亲人,心里就不会那么痛。体检的几个小时里,他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地震前,妻子会提醒我少抽烟,那时我每天只抽半包,可现在没人管了,一天至少要抽一包烟。”
■防患于未然
派专家对他心理干预
这个青川干部的心理测评表一直摆在程幼夫的办公桌上,他曾和体检中心主任刘玉萍一起研究过,得出“尽早心理干预”的结论。“这个结果是上周末出来的,我们想尽快与他联系,尽快让心理专家与他深入交流。”程幼夫说,医院目前只了解这位英模简单的资料,但缺失具体的家庭情况等重要细节方面的信息。“我们希望能与他面对面交流,然后制定一个详细的心理干预方案。”
省医院神经内科有一个专门的心理门诊,如果这位英模同意为他进行心理干预,医院将有可能携体检中心专家和神经内科心理专家共赴青川与他交流,“把可能发生的对他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找出来,尽可能帮助他。”程幼夫说。
早报记者 宋建琴 实习生 张聪
■医学解析·焦虑抑郁
我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原我之间,原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渡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