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瞭望东方周刊创刊5周年:五年与三十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8日11:35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创刊5周年:五年与三十年
瞭望东方周刊创刊5周年

  本刊编辑部

  一个杂志的生日感怀

  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科学发展观被首次提出。一个月后的18日,《瞭望东方周刊》问世。从创刊伊始,科学发展观即成指导“东方”报道的灵魂与主轴

  年光逝水,世故惊涛。转眼间,“东方”五岁了。

  五周岁,已是一个自足的生命,有其独特的况味,亦有其独特的风景,独特的命运。五年前,“东方”初创,第三期的封面文章是“岁末台湾”,封面图片上,是飞扬的陈水扁,而今陈氏再度风光于媒体,已然是待罪之身,阶下之囚。而一份政经类新闻周刊,所要专注面对与诚实记录的,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世界,一个个丰富而复杂的生命。

  朝向世界的多变与生命的复杂和丰富,5年里,我们手不停挥,脚不停奔,忠实记录,严肃思考。欣幸的是,5年劳作,留下的深深浅浅的足迹,都印在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这一阔大的时代坐标中,而5年中喜怒哀乐所系,无外国家的进步,民族的富强。这一切,赋予了这本杂志存在的全部意义与价值。

  2008年11月18日,没有生日的烛光摇曳,没有舞姿的曼妙动人,我们乐于做的,只是静静翻动这本杂志,回望这本杂志所努力揭示的时代与历史,在大时代的镜像中,寻找一个媒体安身立命的细节,于回望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书页沙沙响,除了收获的喜悦,我们的嘴边,有风暴的味道;我们的耳中,有惊雷的回响;而胸中,依然是希望的温暖与理想的热切。

  号角无声

  1978年开始启动的中国改革开放进程,行至2003年,已经25个春秋了。如果把30年改革开放比作一部宏伟的交响曲,到2003年,则开始了它华彩乐章的演出。

  该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科学发展观被首次提出。一个月后的18日,《望东方周刊》问世。从创刊伊始,科学发展观即成指导东方报道的灵魂与主轴。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被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所表达的思想与背后蕴涵的理念,对于单纯以效率优先的发展路径安排是一个纠偏,更是一个革命性的改变。在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前提下,它突破了将效率与公平置于二元对立的传统思维,意在以全新的执政理念与坚定的政治意志,为前25年里高速发展的中国所支付的社会成本与环境成本埋单,为民族福祉奠定长远基石。任何有现实感的人,都能体会到,科学发展观之于发展成就巨大而却存在失衡之弊的中国,来得多么及时,多么必要。

  于新生的《望东方周刊》而言,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无声的感召。尽管有海外舆论将这本新闻周刊的身世与中国高层政治做了令人发噱的附会,赋予她某种光环,但从精神气质与价值观层面观之,《望东方周刊》接科学发展观之踵而问世,并在创刊后的报道中始终将科学发展观奉为圭臬,以之为观察现实、衡量国情的价值尺度,则可谓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东方”始终认定,弘扬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报道工作,不但是职责所在,更是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应有的自觉,是一个清醒的中国人所应怀抱的一种态度,一种使命。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自鸦片战争爆发,步入“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之后,难得的黄金发展期。此前的中国,或因内乱,或受地缘政治影响,一再丧失发展良机,令人扼腕。因此,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亦避免跛足失衡的发展断送中华民族振兴的光明前景,是全体中国人的愿望,也是媒体责无旁贷的义务。有了此种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遂为新生东方的不渝追求。

  史载,鸦片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民族危机并未解除,健忘症已经弥漫于当时的中国社会上层。由林则徐辑录京中来信而编的《软尘私议》中,有这样描绘当时北京景象的文字:“议和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诗书偶语之禁。”麻痹与健忘,让中国的近代史写满了屈辱与血泪。

  民族的历史记忆不是失去了生命的断烂朝报,而是无声的号角,在吁请后人的警惕。如果我们在国难方殷之时尚且麻痹与健忘过,那么,在改革开放带来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之后,就尤其应该心怀警惕,以史为鉴,告别“麻痹与遗忘”,彻底告别治乱循环的悲剧,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去拥抱民族美好的未来。

  跃上激流

  2007年,一名调查记者离开了《望东方周刊》,他离开创刊起自己就参与的东方,主要原因,是他无法再忍受从事调查报道过程中目睹到的一些黑暗现象对自己良知的摧折。于是,在自己的一名“线人”在电话中向他惊恐地呼救,而几分钟后就被报复者带走之后,他下定决心告别了自己曾热爱的这份工作。

  我们为他惋惜,但并不责其脆弱。历史学家黄仁宇曾说,中华民族要实现现代化,实现民主富强,必须要穿越“历史的三峡”。这种穿越,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一个长期的希望与失望交替、成功与磨难并存的渐进过程。

  面对“历史的三峡”, 我们真切地体认到,向着民主法治、繁荣富强这一目标奋力奔跑的,注定是一个激流中国。作为一个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为复杂的转型的国家,她在艰难向前的过程中,必定会让自己的人民既领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壮美,也必将遭遇樯倾桅斜、晕眩摇晃的不适。按照一些学者专家的分析,中国的最终崛起,所需时间不会少于100年。因此我们应具备打持久战的准备,要有耐心建设,不期速成的实践智慧。

  “历史三峡”的启示还在于,科学发展观要在中国生根发芽,成为惠及全体中国人的实务,也必将是一个充满曲折与博弈的过程。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做韧性的努力。作为媒体,于此尤要具备理性的认知,要有于激流中辨识方向的清醒与理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相关专题 瞭望东方周刊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瞭望东方周刊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