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杨天 上海报道
中国加入WTO后,涉外婚姻登记的收费标准也与世界接轨,每对仅收人民币9元。而此前为20元
赵秀英笑言自己是上海乃至全国涉外婚姻工作的“老资格”。当过兵,又是党员,“根红苗正”的赵秀英,在197 9年便被分到上海市民政局社会处,涉外婚姻工作,干了22年。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一段时间,中国的涉外婚姻可谓凤毛麟角,“文革”期间更是几近绝迹。
1977年,“文革”后第一例涉外婚姻在上海出现。留学复旦的法国姑娘奥迪尔与中国学生田力在田径场上相识相 恋,可到谈婚论嫁时却遭遇困难:向中国民政部门提出申请遭到拒绝,后来在邓小平的干预下才终成此事。
1977年9月27日,法新社记者从北京发出报道,“中国领导人今天批准法国留学生奥迪尔·皮尔坎同中国工农 兵学员田力结婚”,报道特意指明,“这个决定是文化大革命以来没有先例的”。
“我们现在不是关系(海外关系)太多而是太少,这是个好东西,可以打开各方面的关系。”1977年国庆节期间 ,邓小平在接见港澳同胞代表团时的这段讲话,给中国的涉外婚姻进一步“松了绑”。
“上海是中国涉外婚姻最繁荣的地区。”华东师范大学人口所所长丁金宏教授告诉《望东方周刊》。
本刊记者在上海市民政局婚姻管理处提供的1978~2008年涉外婚姻统计数据中看到:1978年,上海涉外 婚姻登记数为148对,此后逐年上升,到1994年以后,基本维持在每年3000对左右的水平。
登记,从一个月到一小时
在赵秀英的记忆中,早期的涉外婚姻数量很少,但他们的工作任务却很重。“主要是政审非常严格。”
公安局和外事办是她当年最常跑的两个地方。“申请结婚双方的所有材料都要经过这两个部门审核把关。而此前,这 些材料在民政局已经过层层审批。”赵秀英说,“一般申请人往往要三个星期到一个月才能领到结婚证”。
赵秀英每次从申请双方手中接过的材料都是厚厚一叠。“中方这边要提供户口本、身份证、县团级以上单位开具的婚 姻状况证明,涉外一方除提供护照外,还需要其所在国开具的婚姻状况证明及职业证明,所有这些证明都需通过中国大使馆的 认证。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文件就是指定医院出具的体检证明。如果有外国人被检出有严重传染病,会被立刻遣返回国。上海 也是全国第一个实行婚前体检的城市。”
材料审查在赵秀英手上就非常严格。“所有材料都有固定格式,手写的绝对不行,单位证明则必须加盖本单位公章, 保卫科、人事科等都不管用。对于中方申请人,我们往往还要找到其所在单位和居住地的居委会、街道了解本人的情况。”
让赵秀英至今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有一个长宁区的女青年,申请与一个比利时人结婚。而她 所在的居委会却反映她作风不正。于是,申请被拖了一个多月,批还是不批,局里讨论了很久。后来,经过深入了解,这个女 青年并没有太大问题,他们做了些工作,才让这一对领到了结婚证。
1983年,中国第一部涉外婚姻的专门法律---《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颁布,随后又陆 续颁布了华侨与国内公民、港澳台同胞与内地公民之间的婚姻管理等有关规定,取消了涉外婚姻的外办政审。
“李爽事件”也让涉外婚姻的限制进一步放宽。1979年,22岁的中国画家李爽与时任法国驻北京使馆文化处的 外交官白天详相恋并同居。这个在当时看来非常“出格”的女孩,被扣上了“向外国人出卖情报”及“有损国家尊严”的帽子 ,被判2年劳教,其法国情人则被驱逐出中国。此事震动了法国政界和媒体,在法国总统密特朗访华期间,特地向当时的中国 领导人请求释放李爽。邓小平亲自批示,1983年底,李爽终于同爱人在巴黎团聚。此事件后,涉外婚姻申请也取消了公安 机关的审查程序。
2001年,赵秀英转去其他部门工作。而不久后,上海的涉外婚姻登记也集中至位于漕宝路光大会展中心三楼的上 海市婚姻(收养)登记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说,现在的登记手续很简单,无须单位出具证明,体检也变成自愿的,而且当场就 可以颁发结婚证书,全过程仅需一个小时左右。
“中国加入WTO后,涉外婚姻登记的收费标准也与世界接轨,每对仅收人民币9元。而此前为20元。”上海市民 政局婚姻管理处处长周吉祥介绍说。
相差25岁属正常
1979年底,一位18岁的上海女孩与一位50多岁的美国男士站在了赵秀英面前。这一对年龄差距悬殊的登记者 ,让赵秀英印象深刻。后来了解到,女孩是通过海外关系介绍与男方相识,而且本人及父母都没什么异议。“我们讨论了很久 ,还是给他们特批了。”
赵秀英在工作中很快发现,进入80年代,这种老少组合越来越常见。“我们内部后来总结出一句话---‘男女相 差25岁都属正常。’”
“这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的最初几年,上海经济发展还不是很快,一些人急于出国寻梦,而与外国人结婚是当时出国 最便捷的途径。”周吉祥对《望东方周刊》分析说。
80年代末,曾有一位20多岁的中国小伙子与一位60多岁的美国老太太前来进行婚姻登记。“我和她结婚就是为 了出国!”小伙子的坦白让赵秀英吃惊。
丁金宏教授和他的课题组得出结论:在外嫁婚姻中,外方男性的年龄峰段相当宽阔,从25岁到54岁都有较大数量 ;而与之婚配的上海女性则婚龄峰段相对比较狭窄,主要集中在20~39岁,峰值出现在25~29岁。“这说明,在涉外 婚姻中外方人员有较大的身份优势,可以吸引年轻的中方配偶,婚姻呈现不对等的状况。”
在进行涉外婚姻登记时,除审查资料外,赵秀英照例还会询问双方的认识经过、感情基础、对对方本人及家庭的了解 情况等。而在一份双方都要填写的《婚姻登记申请表》中,也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双方各自填写详细的认识经过。“这其 中往往就能发现问题,比如有些人讲认识经过互相矛盾,或者含糊不清。再比如看有些外国人的护照,第一次来中国,没几个 月就来申请结婚,而女方连英语也不怎么会说。”
遇到这种情况,本着对当事人负责的态度,赵秀英会找他们谈谈,或者在办理过程中故意拖延一段时间。“往往有些 人后来就不来领证了,每年都会有几十份无人认领的结婚证书。”
根据丁金宏的统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上海涉外婚姻的婚配模式都以上海女性外嫁为主,2002年就占到了 88.9%。
80年代末,来自日本的相亲团就曾瞄准了温柔能干的上海女人。此后,在上海地区的涉外婚姻中,中日婚姻占了很 大比重。“日方大多为居住在较偏远地区的大龄男士或离异男士,他们找的上海女子年龄也相对较大,有些是二次婚姻。”赵 秀英说。
丁金宏分析了2002年上海涉外婚姻中外方人员的来源地,发现日本人占到外方人员总量的39.6%。
“老少配的现象在90年代后期有了改变。来我们这登记的新华侨多了,在国内工作的外国人也多了。前来登记的双 方学历都比较高,年龄差距也比以前小了很多。”赵秀英说。
不再劝说了
改革开放之初,涉外婚姻在大众眼中还是件比较隐秘的事。赵秀英至今还记得,80年代中期,日本《朝日新闻》登 载了上海涉外婚姻的一组详细数据,让民政局感到紧张。
“那时,大家对涉外婚姻多少还抱有些偏见,认为好女孩一般不会找外国人,甚至还有人把涉外婚姻看作是对祖国的 背叛。”赵秀英坦言。
有段时间,赵秀英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对前来登记的中方人员进行劝说。
“中方当事人的单位往往是第一个做工作的。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与外国人结婚)就要多次找谈话。”赵秀英无数次 接过当事人单位打来的问讯电话。
婚姻登记部门的劝说工作也做得很扎实,他们有时还会把当事人的父母叫来征求意见。也会采取一些拖延战术,如指 出申请材料中的一些错误,让他们回去修改,给他们重新考虑的时间。
赵秀英也记不清从何时起,曾经颇费口舌的劝说,逐渐简化成了简单的询问。
90年代,上海的涉外婚姻进入高峰发展时期,前来赵秀英处登记的不乏各路名人,包括一些演艺明星。
上海市民政局婚姻管理处对1978年到2008年全市办理涉外婚姻登记的对数做了统计,从90年代中期至今, 这个数字再也没有大幅度的涨跌。“这说明人们对于涉外婚姻的态度渐趋理性。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涉外婚姻中的金钱 、国籍等非情感因素逐渐淡化,双方的年龄、学历等各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婚姻的感情基础也因此更加牢固。”丁金宏教授 分析说。
事实上,涉外婚姻中,以往那种“结婚后就出国”的模式正在悄然改变,越来越多的涉外婚姻当事人选择了在中国工 作和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