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1年9月,我以优异成绩考入泰安师范学校,成为一名光荣的师范生、未来的人民教师,开始了吃“大锅饭”的集体生活。
那时,考上了师范,就等于吃上了“国库粮”,实现了“农转非”,每月可享受12元钱的生活费和33斤粮票。上师范的三年中,我们都是吃“大锅饭”。所谓“大锅饭”,就是每个人的生活费和粮票,都是由国家划拨,学校统购统销,学生们的生活自然也就全校一个样。
记得那时我们每个班40个人,分成6个学习生活小组,每天一个值日小组,星期日则由6个小组轮流值班。一天三顿饭,都是由值日生到伙房打菜、打饭、打开水,然后逐个分发到每个同学。全校所有学生,都是一样的饭菜。早晨每人一个馒头、一碗粥、两根咸菜条;中午和晚上,每人两个馒头、一份菜。因为每人的33斤粮票中只有21斤是细粮,所以每个月还要吃一两次米饭、六七次玉米或地瓜面窝头。1982年下半年,由于全国小麦欠收,我们的细粮减少到10斤,这样一来,基本上是一天三顿饭,有两顿是窝头。对我们这些十八九岁的青年学生来说,每人每天一斤一两粮食,不饥也不饱。大多数男生不够吃的,就从家里带点煎饼什么的充饥,女同学有的吃不了,就主动让给男同学。说起来,吃菜也挺有意思的,年复一年,吃的最多的就是白菜、豆腐、土豆、冬瓜和粉皮。全校一锅菜,分盛在一个个大盆里,值日生抬回班里后再分盛到六个小菜盆里,每个小组的值日生再分盛到每个人的菜碗里。就这样,不是值日生的,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候值日生将饭、菜、水送到你的课桌(饭桌)上。尽管生活单一,但步调一致的集体生活,现在想起来,还别有一番滋味。
学校生活虽然单调,但比起上初中时的一周一包煎饼、一瓶咸菜的生活已经是天壤之别,我们都很满足,也很珍惜。和当时整个社会的状况比较起来,学校生活已经是很好的了。记得是1982年初冬,姐姐和姐夫从莱芜老家骑自行车赶来看我,顺便登登泰山。他们到泰安时,学校已经开过晚饭,我就陪着他们出去吃饭,拿着粮票找遍了岱北路也没有找到一家可以吃饭的餐馆,最后在青年路中段终于找到了一家小餐馆,姐姐、姐夫每人要了一小碗清汤面,这才略解饥饿之苦。
那时交通极不便利。就拿我们放假回家来说,每天来回的长途过路客车就一趟。当时,我们在泰师上学的莱芜寨里的老乡有五十多个,所以每当节假日放假或周末回家,坐车都不敢约同学老乡,都是自己静悄悄地赶早从学校步行到老汽车站乘车,有时上了车,两三个小时在车上挤得脚都不着地。有时干脆就坐不上车,也回不了家,只好再步行回到学校,第二天另作打算。
记得1984年2月,父亲的生日正好赶在星期日,在家吃完中午饭去赶长途车时,已经错过。为了不耽误学习,我只好从老家骑大金鹿自行车回学校,九十多里路程,用了不到一小时,当骑到城东省庄时,我想下来走走,可是一下自行车我就跪在了地上,走不动了。没办法,只好扶着自行车再爬上去,继续做着同一个机械动作,一直骑回学校。那一次长途骑车之旅,至今记忆犹新。
我们上学时住的是平房大集体宿舍,一个宿舍住20多个人,四五个宿舍合用一个自来水龙头,所以每逢早晚洗刷的时间都要排长龙。后来,为了减少排队时间,我们大都是在洗刷完后,顺便接下下次洗刷用水,这样一来,我们宿舍的床底下,始终都有两盆水,再加上人多地方小,有的人在门前窗下洗刷,有的人在宿舍里洗刷,这样一来,我们的宿舍就变成了一年四季不见干的潮湿地带……
亲历改革开放30年,沧桑巨变。当年校园里的“大锅饭”早已变成了“小炒”自由餐,山珍海味也不再稀罕。昔日“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奢望,现在看来已经是“老土”了。真可谓:弹指一挥三十年,人间旧貌换新颜;小康路上铸和谐,改革开放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