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外省参展团尽‘主人’职责,组委会颇费了一番心思”
1991年,“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有了实质性突破。这一年,云南、贵州加盟成了主办方。
“此前两届,客商虽然多了,但是主办力量上则略显单薄,影响力就难以突破。”郑智说,当时省外很多地区都有各自的展会,有的县市也在办展,此外,广交会正处于上升期,以“福建省投资贸易洽谈会”的辐射力,要想影响其他省份组团参展,那只能是一个梦想。
为了扩大影响,组委会颇费了一番心思。当年,云南、贵州的客人一到,组委会马上就为其分配各种“主人”的职责,并且,把客商资源介绍给他们,让兄弟省份实实在在感受到“令其他省份眼红”的实惠。
就这样,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也主动要求参展,成为共同主办方。“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始以“滚雪球”般的速度发展,其国际知名度与日俱增,外商与会人数、签订及投资金额呈逐年递增态势。
“1997年,投洽会历史上划时代的年份,成为真正的9·8。”郑智回忆说,这一年,国家外经贸部经过“海选考察”后,正式将“福建省投资贸易洽谈会”升格为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外经贸部则作为投洽会的主办单位,从此,9·8投洽会进入迅猛发展状态。
这场“海选”早在1996年就开始了。郑智说,当时的国家外经贸部领导看到全国很多地方的招商引资都是在“打游击”,效果不明显,就决定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招商促进平台,这样可集中国家财力,减少浪费,提高效率,而且可以成为宣传国家政策、展示国家和地区形象的窗口。于是,部里决定“两手抓”,一手抓贸易,办好广交会,一手抓投资,选择一个全国性的投资洽谈会。当年,外经贸部专门派出一班人到全国各地“海选”,最终,有着十年基础,又有对台特色的“福建省投资贸易洽谈会”脱颖而出。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再次更名为“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梳理这段历史,郑智感慨道,9·8投洽会从一个区域性的招商活动,到数省联办的口岸洽谈会,再到国家级国际投资促进盛会的“三级跳”,这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更是厦门乃至整个福建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