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日下午,“改革开放30周年老照片实物展”闭幕。3天迎来近3万人参观,其中有老人、有孩子,还有很多专程赶来的军人、学生。光阴荏苒,改革开放已进入而立之年。面对这些曾给我们带来美好记忆的老照片,面对这些曾让我们特别怀念的老物件,我们究竟有多少感慨……
展览的“意外”
女儿领着孩子先"探 路";次日,姑媳二人硬把老人架出门,手术后一个月没出门的老太太进了展厅竟然笑了……
“让你来你还不来!”两个中年女子架着一位老太太,站在实物资料展台前,笑着向老人埋怨。
23日上午,一个特殊的家庭出现在展厅内,“这是我妈妈,75岁了。”老太太的女儿蒋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母亲一个月前刚动过手术,今天是老人家手术后第一次出家门。
“昨天,我刚领着孩子过来看了看,孩子很高兴,我就觉着老人家肯定也会喜欢。”蒋女士说,见自己孩子很喜欢这个展览,就忽然想起病愈后一直在家的母亲来。
“一开始还不来呢。”蒋女士告诉记者,老太太一开始并不愿意出来,是她们姑媳俩硬把老人架过来了,“结果我妈妈一看这些老东西,马上就乐了。”老太太的儿媳笑着说。
21日下午,济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的四个班级200多人,在该校学生科曲科长的带领下来到展馆。
“上午坐公交车路过省科技馆,看到外边挂的横幅,知道是晚报搞的老照片实物展,马上就决定下午组织学生过来参观学习。”曲科长说,学校正在对学生进行形势政治教育,其中一项就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内容,“正好看到晚报举办这个活动,对学生的教育效果肯定好,与其他老师一商量,就带学生们过来了。”
“心里真的很震撼,这30年来的变化,我们简直无法想象。我们要全部记录下来,回去写参观感想。”一位手持笔记本认真记录的女同学激动地说。
历史的缩影
一部手摇电话、 一台黑白电视机、 一部缝纫机、 两 辆自行车……几件破旧的家具布置出来的"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算得上是特别富裕的家庭了。
56岁的刘先生说,以前一般单位才有电话,个人家里基本上没有电话。那时候有什么急事,大家一般是发电报。
“你看这个收音机,外壳是塑料的,这在当时是比较高级的。”70多岁的李大爷说,20世纪70年代以前,每家都安着小喇叭,每天播放的内容几乎都是一样的。后来有了录音机,外壳都是木头的,“我记得有一段时间放的是《岳飞传》,我基本上天天听。”
电视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应该是最受欢迎的。69岁的刘先生以前家是农村的,1985年花了400多元钱买了台黑白电视机,每天天不黑,他家里就坐满了人。屋子里坐不下,连门槛上站的都是人。夏天的时候,他干脆把电视机搬到院子里,为此,他在村里的人缘很好。“那时候农民基本上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平时也就是听听收音机。电视机不但有声音,还有图像,当然更受欢迎。”
“当时,冰箱和洗衣机在农村是不可能有的,只有在城市里面有。自行车还有比这更老的,金鹿牌的,不需要闸,往后一倒就停。”刘先生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每一样“大件”在他眼里都是宝贝……
时空的对话
“爸,1987年有的肯德基啊。”10岁的小磊拿着肯德基汉堡,指着照片说。“我小时候从肯德基门口经过,只能咽咽口水。”小磊的爸爸告诉记者。
72岁的季大妈,坐在“家”里那张斑驳的木椅子上,拿起电话摇了两下:“喂,你好啊,我是老季,你现在还好吗?”老太太演得惟妙惟肖。当年,她老伴在山东省委组织部任职,60年代家里就有电话。所以,一看到老电话特别亲切,忍不住就想摇两下。季老太的孙子站在旁边,手里拿着一部翻盖的手机摆弄着……
玻璃罩里的四个老相机在灯光的照射下泛着老物件特有的光晕,它们享受着“儿孙辈”的闪光灯的刺激。一位学生说:“再过三十年,我们手里拿的相机是不是也可以摆出来展览了?”
一家老小三口人参观完之后,记者对他们进行了采访。聊了半个多小时,孩子累了,说:“走吧,回家。”孩子的爸爸说:“行了,说了不少了。”孩子的奶奶说:“等会儿,我还没说完……”
走出科技馆,马路上车流如织,泉城广场上,人们悠闲地散步,有的孩子穿着旱冰鞋在玩耍……(本版照片均由本报记者 张中 实习生 郭晨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