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相云:用相机定格记忆
眼下老人虽然已经80多岁高龄,但一谈起摄影来,立马就来了精神。他说,摄影是把瞬间变成永恒的事业,把生活的追求、欢乐和痛苦变为永恒,把时代的变迁永远的烙在人们的记忆中。
过去的几十年,是我国经历重大变革的几十年,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王相云也经历了时代变化。王相云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些变化,这些照片成了珍贵的记忆。
王相云,1924年出生于临沂一户贫苦农民家庭里。1940年,刚满16周岁的他带着满腔热情参加革命。曾参加过解放临沂的多次战斗和著名的四平战役,并参加过抗美援朝。1958年转业到苍山县工作,1975年调入临沂地区艺术馆负责摄影、布展和对外宣传。1985年离休,到河东区九曲街道的钟庄村社区居住。离休后和老伴一起经营起了自己的照相馆,是当地有名的摄影师,被人们尊称为“临沂摄影第一人”。
趴在床底冲胶卷
“这几十年变化真是太大了。”已经84岁的老人对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仍然记忆犹新。60多年的摄影生涯中他记录了时代的每一个变迁。
20世纪40年代,当年还是红小鬼的王相云便参了军。“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我迷恋上了摄影”。战斗间隙王相云千方百计找来摄影书籍阅读,行军途中,他向随军记者学习相机的使用。“首长见我痴迷摄影,便从战利品中拿出一架德国产的120相机给我使用。”谈起当年拥有相机的场景,老人现在还很激动。从那时起,他便一手端枪一手握相机,开始了摄影生涯。1958年,王相云转业到苍山县工作,在苍山县搞摄影。
1975年,由于工作突出,他被调入临沂地区艺术馆负责摄影、布展和对外宣传。“那时候条件艰苦,出去拍照片都是靠步行,而且一走就是几十里地。”当年艰苦的条件磨炼了他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老人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能骑着自行车出去拍照,那是非常奢侈的愿望,比现在坐高档轿车还高兴。
“我家的床底就是我的暗房。”老人说,那时候不像现在,数码相机拍完了往电脑里一输入就可以了。每次拍完照片都得快速冲洗出来,而且当时都得靠自己动手。“我趴到床底下,用被子把漏光的地方遮起来,然后在里边冲照片。”每次冲照片老人在床下一趴就是很长时间,出来的时候,腰都直不起来。
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王相云坚持进农村、 到厂矿,拍摄了很多反映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照片。它反映时代变迁的3000多篇作品先后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大众日报等几十家报纸刊发。人们对他作品的评价是平凡中洋溢着真善美,朴实中蕴含着艺术的高雅品位。
有电有灯还有放大机
“那时就隐约感到社会要变,可是怎么变心里实在是没谱。”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在神州大地,王相云也知道了一个新鲜短语“实现四个现代化”。“有人说,就是要在2000年,咱们国家要像美国那样富,还有人说,现代化的标准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老人说“那时候我觉得通了电,还有了放大机,就已经变化很大了。”
到了80年代,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单位里配备了一台放大机。摄影的器材也越变越好,这让他的工作干得得心应手。有一次为了制作和布展一个《弘扬沂蒙精神》的大型公益展览,一千张照片要等着制作。“那时候一夜最多能放大三十几张照片,我一干就是一个多月。”一个多月里王相云连家也没回,吃住在单位。展出时一幅幅洋溢着时代气息的大照片、生动的人物表情,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好评如潮。
跟随时代潮流买了数码相机
进入21世纪,不光是城市、乡村在发生巨变,王相云的生活也在随之而改变。说到自己身边的变化,老人还是习惯性地拿自己的摄影器材说事儿。
“以前我出门采风拍照得背一个大书包,大书包里带十几只电灯泡,等于现在的白炽灯,里面塞满锡纸,锡纸是镁,要拍一张照片,扔掉一只灯泡。”老人说以前的摄影器材十分笨重,简陋。但是现在发展非常迅速,几乎每隔几年就会有新的产品出现。
2000年,老人也跟随时代的潮流买了一台数码相机。”老人告诉记者,在他六十多年的摄影生涯中,从原来的双镜头,135、120的机器,到现在的数码照相机,他已经更换了二十多台相机。性能越来越先进的相机,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见证了时代的进步。(记者 马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