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2年:安徽起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4日15:33  新安晚报

  开头,便充满了象征意味。

  2月25日,安徽省委决定选派105名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分赴江苏、浙江、山东挂职学习。这三个省都是毗邻安徽的沿海发达省份,安徽此举,用心良苦:安徽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缘于县域经济的落差,选派县市党政“一把手”到这些地方挂职,意图不言而喻。

  “一把手”最终能够学到什么姑且不论,仅是这一举措本身,就像是一次“惊人的起跳”,富有高度的象征价值:安徽,开始发力追赶了!

  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一种被“逼”出来的选择。在中国的版图上,安徽区位独特,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人杰地灵,但就是这样一个“宝地”,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默默无闻”。在20世纪80年代,安徽一度“沾沾自喜”,因为在华东六省一市中,尚有福建、江西“垫底”。后来,福建将安徽远远甩到了身后,只剩下江西成为安徽“守住颜面”的最后一个堡垒。可是,江西步步紧逼,这个堡垒随时都有被攻破的可能。

  在与《国家的事》作者胡平的对谈中,安徽学者张道刚“一语道破天机”:2002年上半年,一则来自江西的消息让安徽的决策层焦虑不安。当年1—8月份,江西实际利用外资金额6.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倍。其中,南昌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同比增长22.5倍。而安徽同期利用外资仅1.88亿美元,只是江西的28%。再从GDP增速来看,当年上半年,江西是9.6%,而安徽仅为8%,比江西低了1.6个百分点。安徽再不发力,最终只能“垫底”。

  决策层意识到,落后的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观念的落后、体制的落后和机制的落后。正因为如此,“走出去”向先进地区学习,成为一种必要、一种必然。否则,永远只能陷于“夜郎自大”的藩篱之中。

  7个月后,省委书记王太华、省长许仲林亲自率领省党政代表团再度出击,到浙江的杭州、绍兴、宁波、台州、温州等地进行考察访问。省党政代表团返回合肥后的第二天,省委、省政府就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学习浙江经验,动员全省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加快开放步伐,扩大招商引资,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在这次会上,省里主要领导人明确指出,今后考察一个干部、一个班子,主要是看发展经济的能力,不会招商引资就是不懂经济!

  懂得“招商”,更要懂得“留商”。活跃的经济,离不开宽容的环境。

  这一年的10月,一个名叫祝义才的安徽人再次出现在“福布斯中国大陆百名富豪”排行榜上,位列第32名。按照惯例,由前安达信会计师、32岁的英国人胡润和他的助手们完成的这个排行榜附列了一个简单的上榜介绍:

  祝义才继续发展着他中国最大的冷冻肉加工企业之一,雨润集团去年的销售收入比前年增长了50%,达3.70亿美元(2000年2.40亿美元),纳税2400万美元,有12,000名员工。雨润集团目前正大力投资房地产项目,在全国各地的开发面积有100万平方米。祝义才今年在香港买壳上市。他的第一桶金来自于1989年的螃蟹生意,当年他净赚60万美元。

  看到最后一句话,许多人才隐约想起:这个祝义才莫不就是当年负气出走合肥的那个年轻人?

  来自安徽桐城的祝义才出身贫寒,半工半读一直到大学毕业。但也正是由于尝尽了贫穷的酸辛,1990年,工作不到一年的他毅然辞职,怀揣着200元钱做起了水产生意,凭着过人的市场意识和智慧,第一笔买卖就赚了10万元。一年下来,竟足足赚了480万元。

  1991年3月,满怀着创业的激情与梦想,祝义才投资450万元在合肥成立华润肉食品加工厂,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前景看好。然而,恶劣的外部环境却让祝义才苦不堪言:部分权势部门经常“吃拿卡要”,经营了大半年,华润的利润几乎为零。更可气的是,当地一些地痞流氓不断敲诈勒索,而收取了企业治安费的相关部门却不闻不问。

  被迫无奈之下,1992年12月,祝义才挥泪变卖机器设备,携资300万落户南京。35天之后,雨润肉食品公司正式投产。当祝义才再次被安徽人注意到的时候,他已成长为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之一。

  8年以后,合肥市委书记得知此事后,痛斥各职能部门的官僚违纪行为,立誓要整顿吏治,改善投资环境,还专程赶赴南京,请负气出走的祝义才回家共商投资大计。

  合肥与雨润的“失之交臂”,同样成为安徽人心头永远的痛。如今,营造与外商外资要求相适应的投资创业环境,更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关键之关键和前提之前提。

  正如学者宋宏所言,安徽作为中国东部近海沿江的省区,在迎接这个战略转移中固然具有“近水楼台”的天时和地利,然而,环顾周边各省乃至中西部地区,各地无一不把这次资本、产业的战略转移视为一大机遇,无一不在争先恐后地吸引来自国际和国内沿海地区的“外生变量”,从而爆发式地形成了招商引资的激烈竞争。不言而喻,投资创业环境的竞争已成为近期招商引资竞争中的突出特征。安徽能否在这种环境竞争中抢占先机,便成为决定着能否把吸引充分的“外生变量”的可能性变为现实的首要问题。

  在此大背景下,这一年,省委决定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优化环境、加快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提出要把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创新观念作为发展先导,在理清和完善发展思路、治理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实现突破。

  3月 4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专门会议,部署在全省集中开展整治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明确提出了“环境是发展的第一要素”的新理念,并决定把当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整治、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之上。

  据有关部门统计,到6月底,全省共办理投资者投诉629件,其中外来投资者投诉248件,个私企业179件,立案查处17件,处理23人,甚至还对一些重点案件进行了公开曝光。

  一切,只为“雨润尴尬”不再重演。

  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9月,在厦门第六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合肥市副市长盛志刚透露:全球财富500强之一的“联合利华”下属的“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决定将其家护用品生产“大本营”整体搬迁至合肥。

  两个月前,上海传出联合利华“计划告别”的风声,面对当地媒体的求证,这家公司的对外事务部工作人员矢口否认。事实上,先期进入东部沿海大城市的外资生产企业,许多当时都遇到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要素紧张、竞争力下降等问题。联合利华正是其中之一。

  据盛志刚说,在获知联合利华准备“转移阵地”的想法后,国内同时有7座城市展开了“夺宝大战”。2001年9月24日,联合利华经过慎重考察,最终向合肥市政府发出邀请函,希望合肥市领导在APEC会议期间与联合利华公司亚太业务集团总裁在上海晤面,联合利华表示:“有决心也有信心在中国发展,并成为扎根中国的跨国公司。联合利华也非常希望把在合肥的业务更进一步。”

  安徽方面更是高度重视。为了迎来这个“上门佳婿”,省委书记王太华、省长许仲林曾亲自访问联合利华英国伦敦总部。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车俊,市长郭万清也都多次作出指示并协调有关重大问题。

  而合肥的两个“细节努力”,更令联合利华相当满意:为了不影响联合利华的生产经营,一条规划中的道路选择了改道,一个规划中的加油站作出让步。联合利华赢得了外来投资企业前所未有的“贵宾待遇”,其生产基地移师合肥遂成定局。

  安徽之所以如此“志在必得”,除了这一项目本身非常重大之外,更看重的是其可能产生的带动效应。尽管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及起步阶段的重点建设任务的公告,要到第二年6月29日才正式发布,但其实此时在高层决策者的心中,一个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未来几年里,安徽将加快建设加工制造业基地、原材料能源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农产品加工等八大基地,在工业发展上寻求新突破。

  承接更多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的梯度转移,正是打造这八大基地的“重要引擎”。联合利华将在上海的6家工厂陆续搬迁到安徽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后,成本锐减,反过来威胁到联合利华在印尼、越南以及菲律宾的工厂。2005年11月,联合利华75年历史上首位全球独立CEO夏思可高调宣布,将把联合利华全球供应链逐步移到中国,合肥工厂将成为公司全球最大、成本最低的生产基地之一。

  正如安徽高层决策者所预料的那样,惊喜还不止于此。据安徽省商务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07年10月德国大陆集团敲定入驻安徽之后,进入安徽的世界500强企业总数已经达到38家,在中部六省中位居前列。这位安徽后来精心勾画“工业强省”蓝图埋下了重要伏笔。

  这一年,有一个声音值得铭记。省委书记王太华说:“不加快发展工业,安徽就没有出路!没有工业的强大,就不会有安徽经济的腾飞!”安徽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正在曲折与前进中“惊人起跳”,梦想更为辉煌的明天。

  而就在安徽热火朝天的“工业化浪潮”中,两位轻工业界的“元老级人物”告别征战多年的沙场,黯然谢幕。这一年的7月,美菱集团董事长张巨声和荣事达集团董事长陈荣珍几乎同时接到了合肥市委下达的退休通知。尽管事出突然,舆论一片哗然,但一切最终还是变成了现实。

  两位曾经呼啸声风的“安徽家电业巨头”渐行渐远,只留下落寞的背影。唏嘘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又开始了……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